文/重慶交通大學 王成平
一景一世界
——基于公路交通與旅游融合發展的視角探析公路景觀品質提升路徑
文/重慶交通大學 王成平
公路景觀品質是公路交通品質的重要體現。全方位提升公路景觀品質,既是積極營造高質量、高品位公路景觀的客觀需要,也是提高公路交通品質的內在要求。為了適應公路交通與旅游融合發展的時代要求,尤其應重視提升公路景觀品質,增強公路景觀的重要功能。
從本體論的角度來看,景觀是由某些元素所營造的、直觀展示特定屬性狀態的生動形象和情景。公路景觀與一般景觀既有相關性,又有不同的特性。公路景觀是對路域歷史文化、民族文化、生態文化、科技文化以及公路建設文化等重要元素的有機融合而生成的形象和情景,是多視角直觀展示公路交通文化旅游資源的重要載體。公路景觀的深刻內涵表明,公路景觀并不是一個簡單性、抽象性的概念,而是一個具有構成元素多維性、多層性的集成概念。
公路景觀的豐厚內涵和公路景觀營造的特殊性,決定了公路景觀品質具有以下五個重要表現特征:具有不妨礙公路交通安全需要的重要特征,能夠確保公路交通駕乘人員和路道行人的安全;具有彰顯公路交通人文底蘊的重要特征,能夠充分展示公路沿線的豐厚人文資源特色和價值;具有不損害生態環境的重要特征,能夠與自然生態形成和諧相伴的協調關系;具有展現公路交通進步歷程的重要特征,能夠充分展示公路交通文明進步發展的建設成就;具有增強公路交通精神愉悅感的重要特征,能夠給人以積極健康、陶冶性情的審美感受。公路景觀品質的重要特征充分表明,公路景觀具有與一般景觀不同的特點和功能。具有較高品質的公路景觀,不僅有利于生動展示公路交通沿線的歷史文化資源、民族民俗風情、自然生態風光和公路建設發展成就,而且有利于積極促進公路交通與旅游的融合發展。
目前,無論是在驛站、車站、收費站、加油加氣站、服務區等公路交通設施中,還是在橋梁、隧道、立交、廊道、觀景臺、標識等公路交通設施中,人們都可以看到不同體量、不同形態的景觀。然而,某些公路景觀還存在品質不高、甚至品質低劣的問題,其主要表現如下:認識膚淺化,沒有深刻把握公路景觀的重要特質,模糊或混淆了公路景觀與一般景觀的區別;設計碎片化,沒有系統地把握公路景觀的整體性,導致公路景觀的零散支離;建造劣質化,如在公路景觀建造材料上假冒偽劣,在公路景觀施工上粗制濫造。
為何如此?其中主要原因是:在公路景觀的觀念上有誤區,把公路景觀等同于一般景觀,沒有深刻認識到公路景觀的重要屬性,因而缺乏對公路景觀重要特質的正確認知;在公路景觀的設計上,沒有系統地考慮構成公路景觀多種元素的地位功能及互動關系,因而缺乏對其公路景觀全局性和協調性的規劃設計;在公路景觀的建造中,不能適宜選擇施工材料、施工節點、施工工藝,因而公路景觀效果欠佳;在公路景觀的監管中,具體明確的規則尚不健全,缺乏行之有效的監督與檢測,因而在一些公路景觀建造中偷工減料、粗制濫造的現象還較為嚴重。
公路交通與旅游的融合發展是大勢所趨,因而提升公路景觀品質是適應公路交通與旅游融合發展的時代要求。當然,全面提升公路景觀品質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更新觀念、精心組織、綜合施策、持續推進,通過扎實工作努力打造公路景觀升級版。筆者認為,尤其應當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抓出成效:
只有正確認識公路景觀的特質,才能深刻把握公路景觀與一般景觀的聯系和區別。在一般景觀的營造上,都要講求景觀的生動形象性,公路景觀營造同樣講求生動形象性。然而,公路景觀與一般景觀有一個最大的區別,就是公路景觀不能妨礙公路交通安全需要。因此,無論什么樣的公路景觀,都必須不影響公路交通安全。尤其是在公路交通與旅游融合發展的巨大推動下,公路旅游方式日益個性化、公路旅游設施日益多樣化且公路旅游人數日益劇增的態勢明顯,在公路景觀營造中增強交通安全意識至關重要。因此,公路景觀營造既應當體現生動形象性,更應當確保交通安全性。
公路景觀營造是系統性工程,既涉及公路沿線的歷史文化、民族文化、生態文化以及公路建設文化等元素,也涉及公路沿線的經濟社會發展狀態。因此,必須對公路景觀營造進行系統規劃設計,才能消除公路景觀零散支離的狀況。在對公路景觀營造進行系統規劃設計中,尤其要處理好歷史文化與時尚文化、傳統文化與外來文化、人文科技文化與自然生態文化的辯證統一關系,充分體現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同時,還要統籌考慮公路景觀與公路交通設施形態、沿線城鎮鄉村景物、居民生活習俗等的有機聯系,從而極大地增強公路景觀的審美功能協調性,保持其較長時期的景觀良好效果。
不同的施工材料、施工節點、施工工藝,會對景觀建造品質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因此,在公路景觀施工中應當高度重視選擇適宜的施工材料、施工節點、施工工藝。在施工材料的選擇上,首先要確保真材實料,然后根據公路景觀的不同類型、不同形態而選擇適宜的木材、石材、金屬材料以及仿真材料等。在施工節點的選擇上,千萬不可一哄而起、急于求成,而要根據施工實際需要,有準備、有步驟地組織有序施工。在施工工藝的選擇上,要根據公路景觀的特色選擇適宜的傳統制作工藝、現代生產工藝,將二者有機結合運用于公路景觀建造,不可偏廢。
有力加強制度建設,是杜絕公路景觀建造中偷工減料、粗制濫造現象的重要舉措,對于提升公路景觀品質具有重要作用。要結合營造公路景觀的現實情況和發展需要,遵循交通運輸部下發的《關于深化改革加快推進道路客運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和交通運輸部、國家旅游局等六部門聯合下發的《關于促進交通運輸與旅游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所提出加強交通旅游制度建設的精神要求,抓緊編制具有科學指導性的公路景觀規劃設計導則或指南。同時,要切實制定或完善公路景觀建造的相關技術規范,制定和完善公路景觀建造質量監管的守則或細則,并且切實加強履行工作職責的監督和獎懲,為提升公路景觀品質提供有力保障。
公路交通與旅游融合發展是一個有步驟、有項目、有階段的不斷推進過程,而其中的公路景觀項目的建造過程和成效狀況如何,需要進行正確評價才能確定。因此,應當科學地制定評估指標參量,從公路景觀建造的工作責任、工作方式、工作目標所體現的職守態度、價值取向、展示效果等層面,確定公路景觀建造狀態的評價指標基元,科學建構“社會反映—行業考評—專家評議—區域對比—追蹤測評”多維考量、綜合分析的公路景觀建造評價體系,并且及時發現和不斷跟進公路旅游的新變化而不斷充實、完善其評價體系,形成具有較強針對性和具有可操作性的評價機制,為正確評價公路景觀項目的建造過程、成效狀況提供可靠依據。
【本文系云南省交通運輸廳《云南省交通運輸業對旅游業的支撐作用及發展對策》科技項目階段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