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編辦、交通運輸部關于地方交通運輸行業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改革試點有關問題的意見
一、要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嚴格按照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中辦發〔2016〕19號)的精神推進改革,狠抓已出臺改革政策的落實,確保改革取得實效。各級機構編制部門和交通運輸部門要共同推進交通運輸行業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的改革試點,按照中央的改革精神督促指導,同時支持地方黨委政府履行主體責任,保證落實文件精神不走樣。
二、根據中辦發〔2016〕19號文件精神,交通運輸行業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改革,要堅持政事分開、事企分開的原則,在全面清理職能基礎上,將行政決策、行政許可、行政裁決等職責劃歸政府職能部門。通過改革,做到行政職能由行政機構承擔,執法職能由綜合行政執法機構承擔,公益服務職能由事業單位承擔,市場經營業務由企業承擔。
三、改革試點地區交通運輸行業所有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都要納入改革實施范圍。要將事業單位承擔的路政管理、道路運輸管理、港航海事管理等職能中有關行政許可、行政裁決等行政職權,劃歸交通運輸主管部門。
四、行政職能劃歸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后,要盡可能整合現有內設機構的職能,綜合設置內設機構。確需單獨設置內設機構的,要相應減少事業單位數量,確保增減相抵后同一級別的機構數量不增加,力爭有所減少。
原則上不得設立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直屬的獨立行政管理機構。省一級如設置為部門管理機構,要按中央規定納入省級政府機構限額統一管理。市縣兩級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地方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的意見》(中發〔2013〕9號)文件精神,不得設立部門管理機構。
五、要根據劃轉行政職能的工作量,結合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的職能整合,從嚴核增行政編制,并按要求相應核銷財政補助事業編制。
六、要按照中辦發〔2016〕19號文件精神,整合行政執法機構和職責,統籌執法力量,組建統一的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機構,推進行政執法機構綜合設置。有關交通運輸行業綜合執法改革的指導意見由交通運輸部、中央編辦聯合印發。
七、剝離行政職能后保留的公益服務職能,要實行優化組合,綜合設置相應機構,確保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所屬事業單位數量有所減少。整合后的公益類事業單位,要明確公益服務職能,不得承擔行政職能,不得開展市場經營業務。要規范機構名稱,不得再使用“委、辦、局”等稱謂,機構名稱中不應包含“管理”字樣。
八、交通運輸行業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行政職能劃歸主管部門后,其存在的市場經營業務要逐步剝離,以企業為主體參與市場競爭。各地可結合實際,積極推進公路、航道等領域的管養分離、事企分開。
九、對率先開展試點工作的市縣,省級機構編制部門和交通運輸部門可先期研究省一級交通運輸行業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改革的意見,做好改革銜接,在推進市縣改革試點時,不得要求機構上下對口,同時妥善處理好經費撥付、項目管理等方面可能出現的問題。省及省以下各級交通運輸行業主管部門不得以會議、文件、領導講話、項目經費、評比達標等形式,千預下級的機構設置和名稱,直接或變相要求對口設立相關機構。違反規定的,要按照《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機構設置和編制管理條例》追究責任。
十、要按照《中央編辦關于開展地方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改革試點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中央編辦發〔2016〕19號)要求,妥善做好人員安置工作。涉及調整在編人員崗位的,繼續保留其原有職級、工資、社保等待遇。超編人員或超職數配備領導千部的,制定逐步過渡消化的具體措施,并在2020年年底前消化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