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本刊編輯部
長江清潔能源走廊指日可待
◎ 文 | 本刊編輯部
“金生麗水,玉出昆崗”,這是我們自童年時代就熟悉的話。麗水,乃金沙江古稱。由于流域內礦藏豐富,河床陡峻,流水侵蝕力強,河底沉淀了大量金沙。故從宋代起,大量淘金客不避山重水復來此逐夢,他們帶走了金燦燦的黃金,也給沉寂的金沙江兩岸留下了諸多拓荒者的勵志故事。進入新世紀,金沙江上英雄拓荒的故事不斷上演,一個個世界級難題在這里攻克,一座座百萬千瓦級、千萬千瓦級的電站在這里橫空出世。眼下,歷經十多年科研、勘測、設計和三年多精心籌備,又一座千萬千瓦級的電站——白鶴灘水電站又將閃亮登場。
白鶴灘水電站是目前世界在建的第一大水電站,位于四川省寧南縣和云南省巧家縣交界的金沙江下游干流河段,是金沙江下游干流河段梯級開發的第二個梯級電站,具有以發電為主,兼有防洪、攔沙、改善庫區航運條件和發展庫區通航等綜合效益。裝機容量1600萬千瓦,多年平均發電量624.43億千瓦時,是我國實施“西電東送”戰略的骨干電源,是西部大開發的重點工程,也是國家 “十三五”期間的重大標志性工程。電站建成后,將成為僅次于三峽電站的世界第二大水電站。
白鶴灘水電站規模巨大、技術復雜,亮點多多:地下洞室群規模世界第一、單機容量100萬千瓦世界第一、300米級高壩抗震參數世界第一、圓筒式尾水調壓井規模世界第一、無壓泄洪洞規模世界第一、300米級高壩全壩使用低熱水泥混凝土世界第一,裝機容量1600萬千瓦世界第二、拱壩總水推力1650萬噸世界第二,拱壩壩高289米世界第三、樞紐泄洪功率世界第三、工程綜合技術難度名列世界前茅。這眾多世界級難題的解決無疑將使中國水電人在地下工程、壩工技術、裝備制造等方面引領世界、笑傲江湖。
而尤為令人稱道者,還在于工程自設計始就貫徹“助推節能減排,還天空以藍色;修復陸生生態,還大地以綠色;修復水生生態,還魚類以家園;防治水土流失,還大地以根基”的環保理念和工程籌建階段建設者們心系庫區、扶困濟貧、關愛移民的社會責任與民生情懷。在這里,我們看到了時代的進步。
毫無疑問,白鶴灘工程是我們三峽集團在金沙江下游水電開發的收官之作,白鶴灘水電站建成后,長江清潔能源走廊也就此形成。展望未來,我們喜不自禁,回望過去,我們豪情滿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