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昶,陳國民,范彬,熊志宏,殷赳,尹旭妮
(湖南城市學院機電工程學院,湖南益陽413000)
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材料成型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研究
陳昶,陳國民,范彬,熊志宏,殷赳,尹旭妮
(湖南城市學院機電工程學院,湖南益陽413000)
在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的時代背景以及教育部《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的政策要求下,在優化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手段、完善考核方法以及建設實踐基地等方面對《材料成型基礎》課程的教學改革進行探索與研究,促進機械類專業的應用型人才培養。
應用型人才;培養;材料成型基礎;教學改革
《材料成型基礎》是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學生的重要基礎課,在機械類專業人才的培養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1]。根據我校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培養計劃,《材料成型基礎》課程開設于第三學年第一學期,該門課程在金工實習的基礎上進一步的講述了毛坯成型及機械工程材料加工工藝的知識[2]。通過學習,學生可以掌握鑄造、鍛壓、焊接、膠接、粉末成型、塑料成型以及機械零件表面處理等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工藝特點,獲得機械設計與制造的初步能力,為學習后繼的《機械制造工藝學》和《模具設計與制造》等課程打下基礎[3]。此前,學生已通過《機械工程材料》的學習,了解并掌握工程材料學的相關知識,因此,本課程也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傳統培養模式為以各門專業課的課堂+實驗教學和期末考試考核方法為主,以安排在學業中后期的生產實習和畢業實習為輔。該模式下培養出來的學生具備相當的理論知識,但由于理論與應用的相對不統一,其實踐能力較為欠缺,往往需要通過就業后的長時間鍛煉積累才能得以補強,這無疑增加了用人單位的培養成本,不利于推動行業又好又快的發展,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弊端。并且在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的時代背景以及教育部《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的政策要求下,傳統的培養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代機械行業對于人才培養的要求,因此,培養理論與應用俱全的高級復合型的機械行業人才是必然趨勢[4]。在這種環境下,本項目擬以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關鍵課程——《材料成型基礎》為典型,將理論和應用以課程為基本單位緊密結合起來,在優化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手段、完善考核方法以及建設實踐基地等方面對該門課程的教學改革進行探索與研究。
重新審視《材料成型基礎》的課程教學目的,通過一系列的措施對課程教學進行調整,改變理論與應用脫節的現狀,將實踐性教學全方位引入課程,達到“教”、“學”、“用”相統一的目的。并在取得一定成果后將其移植應用于其他專業課程。
在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材料成型基礎》的教學中,采取以下措施:
(1)優化教學內容
1)將符合中國制造2025、工業4.0背景的先進成型技術如3D打印、快速成型等內容在課程中的比重提高,促進學生對于前沿科技認識,激發學生的科研潛力。
2)加強“雙師型”教師建設,選派教師進入企業進行鍛煉,從教師層面開始,提高實踐能力,拓展知識面,了解社會需求,從而對于教學側重點能做到有的放矢。
3)通過對于學生的觀察以及了解,將對于該門課程興趣特別濃厚的學生邀請加入教師的科研項目團隊,并引導他們選擇與該課程相關的畢業設計,充分發揮學生的特長及創新能力。
(2)豐富教學手段
1)加強校企合作,采用立體教學模式,于課余時間帶領學生進入相關工廠進行實地參觀學習,并且聘請企業人員作為學生的兼職教師。
2)采用案例式教學法,選取若干實際工程生產項目,交由學生進行圖紙、加工方法、工藝路線及參數的設計,并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對學生的設計進行實際加工驗證,鍛煉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使教學與應用相統一。
3)充分利用現代教學資源,通過多媒體教學將各類材料成型加工過程的圖片和視頻生動形象地呈現到學生的眼前,提升課堂活躍度,并且能使學生對于課程具有更深刻,更具體的認識。
4)與其他高校展開合作,邀請知名教授赴校進行講座或者向高水平兄弟院校開展教學研討,不僅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對于更高層次科研的向往,同時還能豐富本校教師的教學經驗。
(3)完善考核方法
1)對案例式教學過程中學生所獲得的設計方案進行評價,并作為平時成績納入課程考核。
2)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實踐,對于在寒暑假期有過相關企業實踐經歷的學生給與適當加分。
3)課堂提問計入平時成績,以此來激發學生的
課堂積極性。
(4)建設實踐基地
積極聯系與課程相關的地方企業,開展廣泛合作,互為依托,加強教學實踐基地建設。教學基地的建設,不但為學生提升應用能力提供了絕佳的平臺,還是教師展開課題研究的良好機會,有利于打造高素質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首先在湖南城市學院機電工程學院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專業的《材料成型基礎》課程教學實踐中開始實施“小范圍、大幅度”工程教育改革試點,不斷進行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逐步推廣到了該專業的其他專業能力課程。項目的研究成果對全學院乃至全校工科專業課程教學,都有一定的推動和借鑒作用。
以湖南城市學院機電工程學院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學生實施為主,同時可供其他學院專業課程教學參考,受益學生數大約200人/年。
[1]孫方紅,徐萃萍.改革工程材料與成型工藝課程教學培養應用創新型人才[J].中國冶金教育,2011(3):23-24.
[2]李英,楊莉,郭國林等.面向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工程材料及成型技術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6(32):28-30.
[3]李勝,謝春曉,鐘守炎.《工程材料及成型技術》課程的課堂教學方法改革的探索[J].裝備制造技術,2014(1):203-204.
[4]寇發榮,郭衛,張傳偉等.新時期機械類特色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J].科教導刊,2016(21):29-30.
The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Course of Material Forming Foundation Based on the Cultivation of Applied Talents
CHEN Chang,CHEN Guo-min,FAN Bin,XIONG Zhi-hong,YIN Jiu,YIN Xu-ni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Hunan City University,Yiyang Hunan 413000,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dustry 4.0 and Made in China 2025,and under the policy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the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course of material forming foundation have been proposed from four aspects of optimizing teaching content,enriching teaching means,perfecting examination method and constructing practice base,promoted the cultivation of applied talents in mechanical specialty.
applied talents;cultivation;material forming foundation;teaching reform
G420
A
1672-545X(2017)03-0253-02
2016-12-11
湖南城市學院校級教研教改項目(編號:2016XJ07)
陳昶(1990-),男,湖南益陽人,助教,碩士,主要從事機械工程材料精密成型加工方面的教學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