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靜
各國法官的身份保障
文/周靜

法官的身份保障,即法官為正常率性審判職能所必備的任職條件,包括法官的待遇、地位、任免等應得到充分保障,法官免受來自其他權力的不當控制,亦即依法保障法官一經任命便享有較高的待遇、地位,非經法定程序不得隨意罷免。法官的身份保障的目的是保障法官依法獨立公正地行使審判權,可謂是現代司法獨立的基礎。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在憲法中規定司法權獨立行使,并對法官執行職務規定了一系列保障,如執法的保障、職務的保障、人身的保障、薪金待遇的保障等。 在有關司法獨立的國際公約中對此也均有要求,如1985年的《關于司法獨立的基本原則》等,內容主要包括對法官的職務行為、物質生活的特殊保障,職務行為的豁免權以及特定的彈劾及懲戒程序等。
法官的任職期限受法律保護,除因法定事由,不得將其免職、調任或以其他形式解除其職務;只有按照法定條件才能予以彈劾、撤職、調離或者令其提前退休。
1.法官的任期
世界各國法官的任期基本上分為兩種,一是終身或常任制,一是任期制。也有兼用這兩種制度的。終身制是指除非有法定事由,可持續擔任法官職務直至退休,不能任意辭退、調離、罷免。終身制的意義可有效保證法官審判的獨立性。再有法官的培養成本較高,法官的資歷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對于社會本身法官是珍貴的。多數國家采用這種制度,但都規定有退休制度。法官除法律規定的情形外,不得被免職,終身任職的法官達到退休年齡應當退休。如德國、法國、比利時、葡萄牙、希臘、印度、泰國、土耳其、菲律賓、馬來西亞、巴西、阿根廷、墨西哥、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任期制指有任職期限的規定,到期后需離職或需經過再次任命程序。采用這種制度的國家較少,如朝鮮。兼用終身制和任期制的國家如美國,其聯邦系統法院和少數州法院的法官由任命產生,實行終身制;多數州法院的法官由選舉產生,實行任期制。
同時,各國都實行法官退休制度,所規定的法官退休年齡一般比其他公職人員高,有的規定全薪退休。美國早先并未規定退休年齡,有很多法官耄耋之年仍堅守在崗位上,其歷史上法官任期30年以上的并不罕見,死在任上的大法官占半數以上。現行法規定聯邦法院法官的退休年齡是70歲,退休后還可在除聯邦最高法院以外的聯邦法院繼續任職,其他公職人員是62歲退休。日本法官的退休年齡是70歲,其他公職人員中,男性60歲退休,女性55歲退休。德國聯邦最高法院法官退休年齡為68歲,其他法官為65歲,其他公職人員一般為男65歲,女60歲。
2.法定事由的界定
法定事由一般是指有重大瀆職行為或者由于身心故障,長期不能履行職務;或者喪失國籍和行為能力等,其內容必須嚴格界定。
如果法官有重大瀆職行為,如嚴重玩忽職守,而予以罷免時,必須經過嚴格的法定程序。如英國,對法院院長和高等法院法官的免職需由上下議院共同提出。自1701年王位繼承法頒布以來,這種情況從未發生過。但巡回法院法官和其他司法人員的情況有所不同,根據法律規定,若由于他們不能勝任或瀆職等原因,大法官有權免除他們的職務。這種情況歷史上只發生過兩次。盡管罷免權的使用次數微乎其微,但大法官還是不得不時常考慮使用這項權利。某些情況下,要在公眾要求罷免不稱職法官的意愿和讓他繼續留任之間做好平衡是極為不易的。在美國,聯邦法官只有根據彈劾程序,經參、眾兩院通過,才能被剝奪其法官資格。自聯邦法院建院200年以來,至1999年,聯邦法官遭到彈劾的只有13人,其中只有7人被定罪。根據日本憲法和法官彈劾法的規定,法官由于瀆職、玩忽職守或犯有嚴重損害法官威望的過錯的,應對其彈劾。在一般情況下,法官的判決不妥,是不能成為被罷免的理由的。如果僅以法官審判某案不妥為由對其加以彈劾,在日本將被認為是對法官獨立審判權的侵犯。
只有對法官獨立進行強有力的保障,才有可能保證法官不受非法律因素的影響。對此問題我國尚需要進一步改革法官獨立地位的保障制度,通過制定明確有力的規定來激勵法官公正裁判。目前,我國法律并沒有規定法官的終身制,對法官的撤職、開除、辭退等的規定寬泛,做出處罰的機關和程序也未明確,法官的身份得不到有力的保障。建議建立法官終身任職制度,將各級法院中的首席法官和資深法官的職位確定為終身職位;確立法官任職期間非經法官紀律法庭裁決不得解除其職務的原則等。還可以考慮建立全國性的法官協會、法官道德委員會等法官自律組織,建立法官監督與彈劾制度。
法官物質生活的保障即法官的經濟保障,包括法官的高薪制、工資收入不得減少制、優厚的退休金制。
1.高薪制
高薪養廉,使法官生活安定富足,保持法官應有的尊嚴。“饑餓的人不能很好地為國家服務,餓了不能工作;吃得太多的人容易懶惰,也不是最好的公仆,適度的饑餓者是最好的人民公仆。中等或稍高一點的法官工資收入最好。”西方國家普遍實行法官的高薪制。世界各國法官的工資,一般規定有專門的工資系列,與普通公務員相比,法官的工資一般定得較高,其他待遇也比較優厚。法官的工資待遇,一般有專門的立法或規定,有的國家則規定在憲法中,如印度。 美國聯邦法院系統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的年薪超過62,500美元,與副總統相當;巡回上訴法院法官的年薪約為42,500美元;初審法院法官的年薪約為40,000美元;州法官的收入僅略低于聯邦法官。日本最高法院院長與內閣總理相同,月工資達230萬日元;法官的平均月收入要在100萬日元以上。德國法官的薪水雖不足以使他成為富翁,但可以保障他有很好的生活。一個正式任命五六年的法官,月薪為8000馬克(相當于人民幣36000元左右)。
2.工資收入不得減少制
大多數國家規定法官在任職期間工資不得減少。如《美國憲法》第3條:“法官如行為端正,得繼續任職,并應在規定期間得到他們的報酬(不得拖欠),該項報酬在他們繼續任職期間不得減少。”即便是遇到經濟危機、通貨膨脹等情況,也不能減少。在東南亞金融危機中,韓國減少了公務員的工資,但未減少法官的工資。《世界司法獨立宣言》也規定:“法官的薪金和退休金應得到充分的保障,與他的地位、尊嚴和職務責任相適應,同時還應隨物價的增長而加以適當的調整。”
3.優厚的退休金制
法官實行任期終身制,故其退休年齡都較大,而且退休后可以領到優厚的退休金,保證其生活無憂。美國聯邦法院法官年滿65歲,任法官15年,或者年滿70歲,任法官10年,可以帶全薪退休。巴西規定法官退休后享受退休時的原薪。 而在中國,法官不屬于高薪階層。
職務行為的豁免權是指法官在依法履行職務期間的職務行為免受法律追訴,免除法律責任的特權。包括法官在依法審判過程中實施的行為和發表的言論享有不受法律追究的權利,即司法豁免權;同時法官對于其在執行審判職能方面的有關事務,享有免負出庭作證義務的特權。這一規定在于避免對法官行為的不當追究,免除法官的后顧之憂,以保證法官獨立審判。“法官應獨立地并且對后果無所畏懼地自由行使他們的職權。”當然,如果法官在審判中行為不端,仍可能負法律責任,但必須經法定的彈劾懲戒程序處理。
來源:中國法院網
book=62,ebook=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