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小列
走進余杭夢想小鎮
文/馬小列
順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浪潮“互聯網+”的發展機遇,2014年8月,浙江省市明確在未來科技城規劃3平方公里啟動建設夢想小鎮,將其打造為眾創空間的新樣板、特色小鎮的新范式和信息經濟的新增長點,成為世界級的互聯網創業高地。夢想小鎮堅持“有核無邊”的空間布局和“資智融合”的發展路徑,重點發展互聯網創業和天使基金兩大產業門類,積極推動文化、旅游和產業功能的有機疊加。李克強總理曾表示,夢想,源于對未來的憧憬;小鎮,是故鄉凝結成的意象。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大學生是重要力量,要為他們實現夢想和自身價值“鋪路搭橋”。

夢想小鎮位于杭州余杭區,規劃面積3平方公里,是浙江省首批特色小鎮創建對象,也是10個省級示范特色小鎮之一。小鎮定位信息產業,主攻互聯網創新創業,努力成為眾創空間的新榜樣、信息經濟的新增點。
夢想小鎮依托浙大、阿里、浙商優勢,順應“互聯網+”的發展浪潮,抓住“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機遇,鎖定人才和資本兩大關鍵創新要素,確定了“資智融合”的發展路徑,加快互聯網創業和天使投資互促發展。小鎮啟動建設以來,已經累計完成投資31億元,完成“萬兆進區域、千兆進樓宇、百兆到桌面、WIFI全覆蓋”的網絡基礎設施建設;與浙大合作,共享浙大實驗室和技術平臺,共建健康醫療公共技術平臺;引進科技文獻查詢系統和世界專利信息服務平臺,購買阿里云服務,向小鎮創客免費開放;建成互聯網村、天使村和創業集市三個先導區塊,完善居住、商業、社交配套功能;集聚金融機構420家,集聚管理資本1100多億元,基本建成了一個低成本、全要素、開放式、便利化的創業社區。至今,夢想小鎮已經吸引了來自全國乃至全世界的7000多名年輕人在創新創業,他們已創立了740多個項目,正在將各種奇思妙想付諸實踐,把創意變成產品,把智慧變成財富。

“夢想小鎮”的迅速崛起,可以說還未“出世”便已出彩,這背后與整個未來科技城強有力的人才支撐、產業支撐、環境支撐、配套支撐息息相關。同時,也與倉前這個有著800余年歷史的古鎮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倉前,原名靈源,自古就是著名的稻米之鄉,糧源豐富;京杭大運河的支流余杭塘河橫貫其中,運輸十分便利,離杭州又較近,南宋朝廷看中其得天獨厚的優勢,于是就在靈源街之北建造了糧倉,稱之“臨安便民倉”。糧倉于南宋紹興二年(公元1132年)建成,有敖倉60間,倉廳18間,四周圍墻250丈,頗具規模。古以南為前,靈源街位于糧倉前面,于是百姓就習慣地將靈源街稱之為倉前,久而久之,其靈源地名就改成了“倉前”,這就是現在倉前地名的由來。
隨著歷史變遷,臨安便民倉早已不復存在,現在的倉前糧倉坐落于倉前老街最東端的余杭塘河邊,坐北朝南,由四棟單體建筑的糧倉組成,其中兩棟老倉建于清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距今已有近200年的歷史;兩棟新倉分別建于1957年和1963年,為余杭縣第一批磚瓦結構瀝青地坪的新式糧倉。1955年,倉前糧庫的17座糧倉全部達到“四無”(無蟲、無霉、無鼠、無雀)標準,被中央糧食部評為全國糧食先進單位。從此,倉前的“四無糧倉”成了全國學習的榜樣。
2006年,余杭第一個中心糧庫——倉前中心糧庫建成并投入使用,糧庫占地65畝,包括12座高大平房倉和器材庫、辦公樓等,共有倉容2.4萬噸,倉前的歷史上第一次有了現代化的高標準糧倉,為確保糧食儲藏安全提供了更可靠的保障。
而今,這個高標準的糧倉又承擔起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重任,在設計者的“再創造”下,12個糧倉已變身為上下分層、連廊貫通的創新創業的“種子倉”,糧倉一下子就充滿了時代感與節奏感。今后,一撥撥創新創業的追夢人將從四面八方匯集于此,在這里開啟他們夢想的新舞臺。
倉前這個有著800余年歷史的古鎮,在第一時間就成為了浙江省市區政府確定要打造的“夢想小鎮”的選址區塊,可以說,在這里做互聯網創業集聚區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和條件。比如,夢想小鎮在空間上要有相對完整的小鎮形態,而現在這3平方公里地方在空間上滿足了這個要求,可以進行疏密有度的空間布局;其次,夢想小鎮一定得有文化依托,倉前這里正好有很多文化元素可以與夢想小鎮互融互通,像章太炎國學文化、運河文化、蠶桑稻作文化等,在這里都有很厚實的積淀。像先導區規劃建設所依托的余杭塘河,就是古運河最南端的一個支流。再則,這里還有和睦水鄉、余杭塘河、西溪濕地、閑林港等良好的生態環境基礎,同時又毗鄰未來科技城、阿里巴巴淘寶城,產業環境得天獨厚,交通配套也非常便捷。小鎮還鄰近浙大、杭師大、小和山高教園區等,未來科技城本身就有強大的人才資源庫,可以說,倉前具備了其他地方難以企及的、方方面面的優勢。
作為浙江100個特色小鎮首批試驗田之一,小鎮吸引著全國甚至全球創業青年向這里集聚,為余杭產業發展注入了新鮮的、智慧化的血液和力量,把創意夢想孵化成商業項目,已成為智慧產業化的生力軍、新常態下經濟發展的新平臺。
具有5000年歷史的良渚文化城,也以驚人的速度與現代接軌,良渚高新技術產業園、良渚大學生汽車產業園等6個科創園區展現出良渚新城的獨特魅力。“工業設計、智能設計和商業設計是良渚主打的產業”,良渚新城相關負責人說,以“工業設計”為主打產業的特色小鎮——夢棲小鎮以創新設計推動科技創新,構筑“一核多點、有核無邊”的空間格局,成為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的重要功能平臺,詮釋著“夢想棲息之地”的特有風情。
習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強調,“企業持續發展之基、市場制勝之道在于創新。”夢想小鎮以互聯網創業和天使投資融合發展為特色,目前互聯網村和天使村兩個功能區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在創業服務大廳,夢想小鎮不僅為創客提供“拎包入住”的辦公環境,還配套“萬兆進區域、千兆進樓宇、百兆到桌面、WiFi全覆蓋”的免費網絡,并專門購買服務器和開發軟件,為創業者搭建云服務平臺。工商、稅務、法務、財務、知識產權等政府部門和中介服務機構的工作人員在這里集中辦公,為創客提供快捷的服務。人才、資本和創業服務的結合,帶來了無限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