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耀華
2016年12月9日下午,三林鎮五屆人大一次會議剛剛閉幕,一個喜訊在全鎮20個群眾文體協會微信群里不脛而走,引來一串串點贊:2017年,鎮政府將投資150萬元,在長清路健身廣場、云臺路綠地廣場、永泰社區小廣場建造3個大型遮陽棚,方便各個協會就近排練節目,更便于附近居民風雨無阻開展文體活動。
說起“3個遮陽篷”的故事,鎮人大主席團成員、鎮文化服務中心黨支部書記沈海英代表記憶猶新。2016年10月9日下午,她參加20個群眾文體協會座談會時,三林武術協會會長吳琳的短短幾句話,激起了全場共鳴:“我沒啥請求,只希望有一個遮風擋雨的固定排練場,否則,每次快要打比賽了,還在到處找場地。”“對呀,都呼吁10多年了,群眾參加越來越多,排練節目沒個固定地方怎么行?真該好好解決!”三林合唱協會會長姜美娟、時裝協會會長盧紅妹、排舞協會會長顧愛琴等迅速呼應。鎮文化中心主任王建軍進一步表示:20個協會下面有350多支文體團隊,每年承辦文體活動127人次,參與各級各類比賽100多次,牽涉大量活動場地和幾萬人次的訓練、排練場所,需求和場地矛盾實在太突出了!
不久,鎮黨委書記王曉杰獲悉情況,非常關心,多次過問,希望盡快解決好這類民生問題,真正讓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周韶華結合謀劃2017年實事,以問題為導向,迅速組織職能部門調研,深入第一線征求百姓意見,帶領鎮政府班子成員反復研究民生項目。鎮人大主席周奇偉3次向鎮文化中心了解實情,指示鎮人大辦通過6大社區摸底,用1個月時間梳理了14個項目,及時提交鎮政府,內容包括建造遮陽篷、增加社區菜場、更換污水管道、完善健身步道、增設小區安全護欄等,樁樁攸關群眾福祉。
經過民意征詢、遴選比對、多方斟酌,投入財政資金達15898萬元的10項實事工程,在鎮五屆人大一次會議上獲得125名鎮人大代表一致贊同。中小河道環境整治、三林新村社會福利事業中心(裝修)工程、標準化菜市場建設……一個個項目讓臨江村、永泰六居黨支部書記徐慧強代表、世博南二居黨支部書記蔡慧琴代表直翹大拇指:“真是想到伲心里去了!”
代表小組討論時,投資200萬元的“三林鎮長者照護之家”實事工程,引起了熱議。有的代表追問:“長者照護之家”是什么?這個機構和養老院有啥區別?好處在哪里?難度在哪兒?與會的相關負責人便主動回應,細致作答,場面生動熱烈。
據了解,“長者照護之家”和養老院的區別,不僅在于規模和地理位置,更在于它必須把機構的服務資源最大程度地向社區推送。但是,在城市化快速發展和老齡化程度越來越高的三林鎮,實施這個項目,挑戰和難度還真不小,特別是在場地安排、床位設置、消防安全等方面,相關標準“嚴苛”,甚至讓人望而卻步。
“落實民生實事,再難也要上,不給自己留退路。”鎮政府有關負責人表示:把這項實事排入項目過程中,一度也有“是否要留一點余地”的考慮,可是,看到了老百姓的殷殷期盼,看到了老齡化帶來的各種問題,最終還是下定決心,迎難而上,“逼”自己想方設法,辦好為民利民的實事。
來自永泰四居的胥家鬢代表認真審議,埋頭記錄,生怕遺漏了重要語句,讓她深受觸動的是,在鎮政府報告里,不留退路、“攻堅”為民的內容比比皆是,特別是立下了一系列“軍令狀”:2017年,要推進超過10平方公里地塊前期開發,涉及動遷居民超過8000戶;加大中小河道整治力度,年內基本消除黑臭;打好外環外區域生態環境綜合整治的“沖刺戰”,積極推進中環內區域環境整治,2017年6月底之前,基本完成上述區域129萬平方違法建筑的整治任務,2017年底,全面完成兩年430萬平方米違法建筑整治任務,實現基本消除三林區域成片違法建筑的總體目標。“這么實實在在的‘硬任務,既給了我們信心,更給了我們力量!”小胥話音不高,底氣很足。
“讓三林人民共享‘經濟強鎮、文化名鎮、都市重鎮建設成果,才能更好地改善民生、凝聚民心,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積極因素,增進社會和諧,支撐‘三鎮建設實現嶄新跨越!”鎮黨委書記王曉杰語氣鏗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