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英
摘 要: 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小學正是兩者的起步階段,如何在小學閱讀教學中有效地做到“讀寫結合”,指導學生在個性化閱讀的同時提高寫作水平顯得意義重大。文章結合課文《一路花香》的教學設計對此進行探討,以期對小學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教學實施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 個性閱讀 讀寫結合 播撒花種
課文《一路花香》是一則印度寓言故事,講了一只有裂縫的水罐在完好的水罐面前感到慚愧,挑水工卻告訴它說,從它的裂縫漏出的水澆灌出了美麗的鮮花。這一課教學要讓學生感悟到:世上任何一件東西一個人,都有其自身存在的價值,我們既不要驕傲自大,又不要妄自菲薄,只要恰到好處地利用其本身的特點,就能充分發揮作用。這樣的主題學生是可接受的,也是基本可以理解的,但對于四年級學生,要讓他們感悟其蘊涵的人生哲理并體會其中的思想感情,有一定的難度。在教學中應引導他們認識人生的差異,肯定人生的價值。
一、個性閱讀——姹紫嫣紅恥效顰
在對教材的解讀中,我發現了“驕傲”這個詞語。在整篇文章中,這個詞語不是最重要的,但是很重要,它直接關系到對文章中心的把握。翻開詞典,“驕傲”一詞一般有兩種解釋:一種是“自以為了不起,看不起別人”,也就是自滿自大,另一種解釋是“自豪”。到底選哪種解釋,要聯系課文內容理解。原文內容是這樣的:“那只完好的水罐不禁為自己的成就感到驕傲,而那只有裂縫的水罐卻感到十分慚愧。”有些學生在閱讀中認為,這里的“驕傲”是驕傲自滿,是好水罐在沾沾自喜,而有些學生則提出不同的意見,“驕傲”只是一種完成使命的自豪,與得意無關。聯系上文我們可以知道,那只完好的水罐所做的“成就”,就是在過去的兩年中,它總能把水滿滿地運到主人家里,對這樣的成就,好水罐難道不應當感到自豪嗎?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該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和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要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評等環節,拓展思想空間,提高閱讀質量。”閱讀教學中應當把自主閱讀的權利還給學生,積極鼓勵和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不能用慣性的思維局限學生的世界。
二、讀寫結合——可愛深紅映淺紅
閱讀是吸收,從外到內;寫作是表達,從內到外。讀寫結合是語文學習的基本規律。丁有寬老師在《讀寫結合,教材教法》中指出:“讀和寫是一對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辯證的關系。讀是一個多方面吸收的過程,讀是寫的基礎,寫從讀中吸取養分。寫是表達的一種手段,是為了交流思想感情。寫的過程,事實上也就是對于所學知識進行消化和運用的過程。以寫促讀,使學生在從感性到理性再回到感性的訓練活動中受益,發展學生的分析思維能力和創造思維能力。”讀與寫就像紅花和綠葉,相互依存才是美的體現。語文課堂的“讀”是理解、是吸收;“寫”是表達、是運用。讀寫結合,凸顯了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教學的核心任務是提高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這是語文教學的根本。“讀寫結合”體現了語文課程的實踐性,將閱讀與寫作實現有效鏈接,為學生創設語文實踐的機會,搭建語言實踐的平臺,降低語言實踐難度。
小學語文階段,中年級側重樂于用書面語言表達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寫出條理清楚的片段,指導重在寫具體,寫出真情實感;高年級側重能寫簡單的紀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做到中心明確、條理清楚、內容具體、感受真實,指導重在訓練學生多角度構思,嘗試開放作文。這是一個由段到篇的過渡過程,結合《一路花香》課文的特點,也為了與高年級的習作教學恰當地銜接,我想可以設計這樣幾個“讀寫結合”的訓練點。
1.填補空白,探尋花香。
如果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既能引導學生讀懂文章語言表達的形式,又能想象文章隱藏著的意蘊,并進行獨特的創作,那么,“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課文呈現于學生的才會是充滿清新生命氣息的世界。
在教學課文第二段時,可以讓學生想象:“完好的水罐會對有裂縫的水罐說什么?有裂縫的水罐當時又會怎么說?”引導學生通過抓住“驕傲”、“十分慚愧”、“盡了自己的全力”、“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等關鍵詞句的理解,體會完好水罐的驕傲、破水罐的慚愧自卑,然后寫一寫,從而內化課文的語言。
在教學第三段時,可以引導學生想象“這美好的景象”會是怎樣一幅畫面?先說一說,再寫一寫,寫后交流,使學生在寫作中會體會到有裂縫的水罐給大家帶來的芳香。
2.暢所欲言,收獲花香。
在教學完全文后,通過品讀,文中的詞句已經不知不覺地儲存在學生的腦海中,因此可以設計下面的教學環節:
我想對完好的水罐說:?搖 ?搖
我想對破損的水罐說:?搖 ?搖
我想對挑水工說:?搖 ?搖
我想對自己說:?搖 ?搖
在說話中,珍視學生在尊重文本價值前提下富有個性的、獨特的見解,引導學生感悟課文所講的道理,說話中學生的思維得到放飛,然后讓學生寫下來,一吐為快,讓學生在寫作中收獲花香。
3.續編故事,花香四溢。
可以讓學生續編故事:“接下來故事又會怎樣呢?”鼓勵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寫出“萬紫千紅”的文章,讓自己的寫作與眾不同,花香四溢。
4.寫讀后感,永駐花香。
還可以讓學生寫一寫讀后感,可以向學生提供以下幾個讀后感題目:《欣賞別人,悅納自己》、《我為自己喝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當我面對嘲笑時》……
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定會有感而發,花香定會永駐學生心間。這樣的讀寫結合教學,學生的寫作怎能不“一路花香”?讀寫結合,和諧共生。在“讀”的熱鬧之后,“寫”讓課堂靜下來,讓思維活起來,讓想象飛起來。從意識到行動,如果我們都能落實,長此以往,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一定能得到有效的發展。
三、播撒花種——且教桃李鬧春風
《一路花香》中誰最香呢?挑水工。是他,化腐朽為神奇,結合破裂水罐的特點澆灌出一路花香,是他,讓自卑的破水罐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從這個角度說,教學時一定不能忽視挑水工,他才是這篇文章重的主角。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什么呢?我們應該人盡其責,物盡其用,往大處說,就是一個使用和管理人才的問題。這個升華,我覺得可以抓課文的最后一句話“如果沒有你,主人哪能每天欣賞到美麗的花朵呢?”這個你是誰?從全文看,它不僅僅是破水罐,而是挑水工。
在充分朗讀課文,表達感受之后,我設計這樣一個環節: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身的長處和弱點,但有的人卻為此很自卑,那是因為他們沒有充分發現并發揚優點,現在讓我們每個人都來做一回“挑水工”,透過你的慧眼,你發現了哪些平時默默無聞、不太起眼的同學也給別人帶來了“一路花香”呢?
這個說話環節對學生的要求較高,需要他們平時仔細觀察身邊默默無聞的同學,敏銳地感知同伴的關懷。這對心智還不是很成熟的四年級學生來說,是有一些難度的,但我相信,那些真正心懷感恩、真誠與同學相處的孩子是能夠像挑水工一樣嗅到班級里的幽幽花香的。
如果我們能啟發孩子在心中撒播信任與愛的花種,并且細心呵護他們的成長,花香一定能在我們的心間永駐。學生通過自由感悟,真正有所得有收益,逐漸增強語文學習的自信心,語文課堂定能一路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