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云
【摘要】高職商務英語專業人才的培養必須適應社會與經濟發展的變化,以崗位需求為導向,以職業能力培養為目標,以提升職業素養為基礎,以相融通的課程為載體。基于這一理念,廣州科技貿易職業學院商務英語專業建立了“課崗證賽考”融通的實踐教學體系,以實現其高技能復合型商務英語人才的培養目標。
【關鍵詞】高職商務英語專業 “課崗證賽考”融通 實踐教學體系
一、引言
職業性和實踐性是職業教育的兩大顯著特點,高等職業教育主要是使求學者獲得某一特定崗位或崗位群所需的實際能力。實踐教學無論對以就業為導向的指導思想和以能力為本位的教學思想,還是對提高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和培養學生的職業崗位能力都具有積極重要的意義。因此,研究出適合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發展的實踐教學體系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構建“課崗證賽考”融通的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必要性
1.職業教育特點的要求。培養目標的職業定向性是職業教育一個明顯特征之一。職業教育家黃炎培先生曾經說過,職業教育是“使無業者有業,有業者樂業”、“為己謀生,為群服務”。職業性是職業教育的一個重要屬性,注重專業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的對接,要求將職業標準融入課程內容的設計和實施中。
教育教學的實踐性是職業教育的另一重要特征。《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規定,公共基礎課和專業課都要加強實踐性教學,實踐性教學課時原則上要占總課時數一半以上。要積極推行認識實習、跟崗實習、頂崗實習等多種實習形式,強化以育人為目標的實習實訓考核評價。
此外,畢業生“雙證型”也是職業教育的突出特色之一。為實現復合型人才培養的目標,全國高職院校都實行了“學歷證書+職業資格證書”的雙證畢業制度,要求學生獲得高等學歷證書的同時參加職業資格考試,獲得國家技術等級證書,增強就業競爭能力。
2.崗位技能的需求。2016年4月至6月,廣州科技貿易職業學院《基于崗位需求“課崗證賽考深度對接”的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研究與實踐》課題組成員通過訪談、問卷、研討等形式,對企業、行業協會等進行調研,對商務英語人才需求現狀及崗位職業能力進行了分析。調研結果顯示,對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需求量最大的崗位主要是:一般外貿專業人才(如跟單員、外貿業務員、單證員等)占最大比例(43.3%),翻譯次之(24.6),涉外秘書占19.6%,其他占12.5%。這些崗位要求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學生需具備的基本知識、技能和素質主要有:(1)扎實的英語知識和商務知識;(2)嫻熟的英語語言技能(包括聽、說、讀、寫、譯技能)和國際商務技能(包括國際貿易、商務文秘、商務翻譯等);(3)較高的文化素質(包括文學藝術修養和人文科學素養)、職業素質(包括職業道德、團隊精神和敬業精神等)和涉外素質(如商務禮儀等)。
可見,社會的發展對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培養提出了更高、更深層次的要求。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培養的必須是“雙重知識”+“雙重技能”的復合型人才。這種不同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復合,必然導致教學過程實施的復合:即“教學”與“培訓”的復合。雙重知識與技能的融合決定了高職商務英語專業的教學模式需融合“教、學、做”于一體。
三、廣州科技貿易職業學院商英專業“課崗證賽考”融通的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以崗位能力需求為導向,結合學生畢業后崗位、職業資格證書、專業技能競賽及考試技能技巧的要求,依托外經貿企業、行業,校企行協同,廣州科技貿易職業學院商務英語專業(以下簡稱廣州科貿商英專業)將實踐教學課程體系與內容、職業資格考證能力、崗位能力、專業技能競賽能力及考試技能技巧的訓練緊密融合,探討了“課崗證賽考”融通的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并在教學中進行了實踐。具體實施如下:
1.課崗融通。實踐課程的定位以崗位知識、技能和素質的要求為指導,實踐課程的教學內容對接職業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依據實踐課程的定位、目標和內容,確定實踐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考核辦法,實現課堂、實習實訓場所及企業環境的有機結合。廣州科貿商英專業主要開設了四類集中性的實踐課程:第一,英語語言類,如英語語音、聽說及外貿函電寫作實訓,這類課程要求內容必須貼近專業和崗位要求,重在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第二,商務類,如外貿單證制作、國際市場營銷、商務談判及商務綜合技能實訓,這類課程主要通過營造仿真的工作環境,使學生將所學的專業知識應用到實踐,強化學生的專業技能。第三,證書培訓類,如CET4考證、CET6考證、職業英語考證及商務英語翻譯考證實訓。此類課程將資格證書與職業崗位的具體要求緊密結合,將證書考試的指定教材作為課程的主要教材,以學分替代等方式鼓勵學生提高持證率。第四,跟班實習和頂崗實習類,如國際展會實訓、海外項目實訓、酒店實訓及頂崗實習。此類課程以校外實踐活動為載體,讓學生了解行業企業精神及管理理念,提高其專業綜合實踐能力及素養,為畢業后的零距離上崗打下堅實的基礎。
2.課證融通。廣州科貿商英專業重視學生證書的考取,學生考取的證書不僅有純語言類的英語等級證如CET4、CET6,也有語商融合類的職業資格證書如:TOEIC Bridge?(托業橋)、ETTB(全國商務英語翻譯證)、BEC(劍橋商務英語證書)等,力求通過英語等級證書及職業英語資格證書的考取,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能力。在考證實訓項目的教學過程中,實訓指導老師將職業資格證書考試內容與實踐課程教學內容有機結合,將職業資格標準所要求的知識、技能、素質分解到課程中,在教材選用、教學內容及教學進度上盡量與職業能力鑒定統一,實現實踐教學課程和職業資格證書考取的深度對接。
3.課賽融通。廣州科貿商英專業重視學生競賽的指導,從舉辦校內競賽、到參加市賽、省賽,乃至國賽,通過組織和參加競賽的途徑,達到“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目的。學生參加的競賽類型主要有兩類:語言技能類及語商技能綜合類,如英語演講比賽、科普英語演講大賽、英語口語比賽、職業英語大賽、英語寫作比賽、英語電視大賽、“希望之星”英語風采大賽、翻譯大賽、高職院校技能大賽等。在實施實踐教學的過程中,將學生主要參加的技能競賽要求及標準融入到授課計劃中,力求實現實踐課程與專業技能競賽的深度對接,使學生在掌握課程內容的同時掌握競賽技能技巧,提高其綜合能力。
4.課考融通。教學中融入考試技能技巧的訓練,通過學習和競賽,最終參加相關英語語言能力考試和職業資格考試,獲得英語語言能力考試證書和職業崗位證書,為畢業后的工作培養崗位意識和崗位能力。
通過“課、崗、證、賽、考”的相互融通,以比賽與考試為手段、以證書為導向、以崗位為目標,不僅可以讓枯燥乏味的學習過程變得生動有趣,使學生產生學習動力、學習興趣,還可以加強學生課后學習的主動性,增強學生學習和運用知識的自信心,提高其崗位適應能力。
四、廣州科技貿易職業學院商英專業“課崗證賽考”融通的實踐教學體系實施保障
為了使“課崗證賽考”融通的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達到預期效果,廣州科貿商英專業采取了以下保障措施:
1.依托外經貿行業企業,校企行協同推進實踐教學。緊密結合社會與地方經濟發展的需求,廣州科貿商英專業將教學與復合型人才的培養緊密結合,依托外經貿企業、行業,校企行協同推進產學結合、工學結合的實踐教學模式,實現企業、學生、學校及地方經濟四方共贏的局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2.打造專兼結合的高水平雙師型專業教學團隊。通過“內培、外引”的方式,廣州科貿商英專業采取有計劃地派出專職教師“頂崗實踐”與有目標地聘請兼職教師進行課程“項目教學和指導”相結合的方式,建立一支專兼有機結合“雙師”結構的教師團隊,擴大和加強實踐教學師資的實力,保證實現實踐教學的預期目標。同時加強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建設,提高教師的學歷學位層次,改善教師隊伍的學緣結構。通過參加國內進修與培訓,擴大交流,提高教師隊伍的教學和研究能力。通過組織教學觀摩與競賽,促進專業教師不斷提高實踐能力,造就一支具有過硬實踐本領的教學隊伍。
3.推進校內外實訓實習基地的建設,優化實踐基地的管理。通過“建設、引進、共享”的途徑,廣州科貿商英專業積極推進校內外實訓實習基地的建設。一方面,完善校內模擬實訓室配套教學系統和實訓平臺的建設,并與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共享國際貿易實務實訓室及商務英語談判實訓室,使教學環境與實際運做逼真,商檢、海關、貨運一應俱全;更新多媒體教學語音室、引進新的教學軟件、建立基于校內局域網的電子商務實訓室。另一方面,加強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與管理。努力尋求能建立合作關系的單位,擴大學生校外實踐的規模,拓寬思路,發展多元化實踐項目。鼓勵專業教師利用個人社會關系,尋找如會展接待、導游助理等機會讓學生與社會保持密切接觸,與其他學校聯系,建立校際之間的實訓資源共享機制。同時加強校外實踐基地的管理,學生實習過程中,指派專業教師擔任指導工作,加強實習監督,在保證學生學有所獲的同時保障企業正常運行不受影響,達到校企“雙贏”。
4.構建多元化的評價方法。其一,考核形式多元化。商務英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包含了眾多環節,每一環節又涉及了不同的內容和方式,其評價方法也應該是多元化的。在充分認識科學、合理的考核方式對于“教”和“學”具有重要促進意義的基礎上,廣州科貿商英專業力圖改變以往通過一次考試定成績的做法,對不同的實踐課程提出不同的考核要求,采取不同的考核和計分方式和多元化的考核形式,如書面考核、上機考核、口頭考核、實踐作業評價、小組考核、綜合評定等。考核過程中,有些課程采取百分之百的形成性考核方式,而有些課程則采取形成性和終結性考核相結合的方式。通過考核形式及方式的改革,突出課程教學所要達到的目標,以達到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的最終目的。
其二,評價主體多元化。校內實訓評價的主體為教師及實訓小組負責人,校外實習評價的主體為企業導師及實習小組負責人。多元化的評價主體有助于提供多角度、多層面的信息,能更客觀地反映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實踐教學更貼近企業行業崗位需求。
五、結語
商務英語專業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專業,其實踐教學水平的高低對該專業的生存和發展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也是該專業能否辦出特色的關鍵因素。各高職院校需準確定位其實踐教學目標,明確企業行業崗位技能需求,加強校企合作,走工學結合之路,致力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實現培養既懂英語又通商務的應用復合型人才目標,為社會與經濟的發展貢獻應有的力量。
參考文獻:
[1]何文明.教學如何對接職業標準[N].中國教育報,2013-10-08 (05).
[2]張曉鴿.職業教育實踐性課時要占一半以上[N].京華時報, 2015-8-25(C07).
[3]蔣景東.商務英語教學論[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 205.
項目來源:本文系廣州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5年度課題《基于崗位需求“課崗證賽考深度對接”的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研究與實踐》(立項編號:1201533198)、廣州科技貿易職業學院2015年高職教育教學改革項目《基于企業需求的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實用型人才培養創新模式研究與實踐》及廣州科技貿易職業學院2014年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項目《基于職業能力導向的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改革研究與實踐》(課題編號:JG201409) 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