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易
摘 要: 隨著經濟的全球化發展,文化不斷滲入全球化浪潮中,各民族和各個國家文化的相互交流與碰撞,形成多元化的文化。目前我國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在多元文化發展的影響下,面臨一系列問題,導致大學生對文化缺乏一定的認知,嚴重影響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價值取向。這就需要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剖析各種社會文化,讓學生具備多元文化視野,增長見識、開啟智慧,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多元文化的有機融合。
關鍵詞: 多元文化視野 大學思想政治教育 策略探討
多元文化的結合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的重要形態,我國大學生的思想意識形態在多元文化價值觀的影響下發生一定的變化。在多元文化視野下,高校要積極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學生了解思想政治意識形態的堅定化和主流化,讓學生自覺抵制不良思想的誘惑,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實現學生個人的良好發展。因此在多元文化思潮下進一步研究和探索大學思想政治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一、多元文化視野下大學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
多元文化視野下大學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首先,主流意識形態方面。在網絡時代背景下,網絡文化的傳播限制了一元文化的發展,中西文化、現代文化和傳統文化等的融合成為重要的發展趨勢。在意識形態環境下,西方思想的滲透對我國文化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降低文化創建模式,不利于主流文化價值的充分體現,導致有些學生的思想認知出現偏差,否認我國文化自身的發展[1]。目前大學生在多元文化視野下體現促進多樣性發展的特征,不能實現積極的價值取向和意識形態,不利于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
其次,思想教育權威性方面。在多元文化視野下,社會文化獲得繁榮發展,而網絡復雜性是文化繁榮的重要推動力,在社會文化的多元化發展中發揮著一定的作用。大學生作為網絡的主要使用群體之一,無時無刻不在接收豐富和復雜的網絡信息,而良莠不齊的信息文化會對學生的健康成長造成不利的影響。同時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會形成自身獨特的思想和鮮明的個性,多元文化會導致學生思想動態和價值取向方面的混亂,從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受到挑戰。
最后,思想教育主動性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教育活動進行黨的方針政策、社會主義政治和思想等教育,并將其轉化為受教者個體的思想,進而指導其在實踐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主動話語權,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社會文化傳播方式日益豐富,在一定程度上嚴重沖擊思想政治教育原有的教育方式及知識經驗[2]。同時新興傳媒傳播的文化信息不同,部分腐朽落后文化對思想政治教育主動權加以腐蝕,影響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導性,進而產生誤導性。
二、多元文化視野下的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一)加強文化工作的自覺性
文化工作自覺性的實現是以自身文化生活發展為基礎的,如文化行為的發展特點、形成條件、歷史發展等。在多元文化視野下,大學生自覺性的形成是以主體的創新精神和意識發展為依據的,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大學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教師要發揮學生的自覺性,充分挖掘理論教學中相關的文化內容,保證教學內容的科學性與豐富性;同時教師在自身發展過程中要提高文化水平和基本素質,通過自身的發展作用實現教學模式。此外,高校在實際教育教學活動中應該創造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將文化的學術性和思想性加以體現,從而實現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學科教學的發展,進一步推動校園文化的可持續發展。
(二)以網絡為載體實施思政教育
隨著信息網絡時代的到來,網絡成為社會發展的重要媒體,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被應用于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網絡成為多元文化的發展媒介及主要繼承工具,深受大學生的青睞。高校開展基于網絡媒介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僅可以迎合學生的喜好,培養學生的網絡道德理性,還可以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順利實施提供良好平臺[3]。同時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施過程中,也可以采用網絡教育模式,重新贏得話語主動權,樹立思想政治教育的權威性,將其引導作用充分發揮,這樣才能讓學生準確辨別網絡信息,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實現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
(三)加強文化德育工作
隨著多元文化的發展,文化中隱含的教育作用逐漸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只有將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融合,才能展現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和文化的先進性。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需要創設健康和諧的特色校園文化,積極開展素質教育,結合學生關注的社會文化焦點和文化熱點來進行宣傳教育,進而提高學生的精神品質和文化素質,深化多元文化視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達到教育的目的。
(四)創新教育理念
由于多元文化具有典型的現實性,因此在大學思想政治教育中應積極創新教育理念,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實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從而滿足學生的實際發展需要,實現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當然高校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適當滲透人文情懷,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使其自覺主動地接受社會主流價值觀的指引,積極抵制不良思潮的影響[4]。除此之外,高校應該善于接納先進性與開放性的教育理念,以學生健康成長和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為依據,盡可能吸納多元文化思潮中的優秀思想,將其納入思政課教育內容中,促進學生自由全面發展。
綜上所述,多元文化的發展對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一定的挑戰,如對主流意識形態、思想政治教育的權威性和主動性等方面的挑戰,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效果。因此,高校在多元文化視野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時,要從學生發展需求和教育教學需要出發,增強文化工作的自覺性,以網絡為載體實施思政教育,加強文化德育工作,創新教育理念,從而充分彰顯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提高教育的實效性和針對性。
參考文獻:
[1]華梅.多元文化視野下的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5,10:67-68.
[2]江文.多元文化視野下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機制建設問題思考[J].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01:64-67.
[3]姚素文.大學文化視野下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有效途徑[J].文化學刊,2012,03:52-55.
[4]盧霖.基于多元文化下的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1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