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亞軍
【摘要】現階段,隨著素質教育的大力倡導和日益推進,藝術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關鍵構成部分,越來越受到廣大教育者的關注和重視,并取得不錯的發展。不過在高中教育活動中應試教育理念根深蒂固,在教育實踐中存在著部分主觀與客觀障礙,影響藝術教育的順利開展。本文通過對高中藝術教育如何開展進行認真淺析和研究,同時列舉出一系列恰當的途徑。
【關鍵詞】高中藝術教學 開展途徑
當前各級教育部門與高中學校領導對藝術教育的重要性、地位和功能產生更加全面的認識,熟悉且可以積極實施藝術教育相關的法規和政策,在藝術教育對學生美好人生和全面發展等功能上達成共識。為此,在高中教育階段應正確對待藝術教育活動的開展,特別是藝術教師需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和教學水平,把學生培養成符合新時代需求的綜合型人才。
一、加快考試制度改革步伐,真正重視藝術教育
在高中教育階段開展藝術教育首先應加快考試制度改革步伐,在教學理念上真正重視藝術教育,做好藝術教育工作需從主要問題和基礎抓起,制定一套完善的措施和目的性較強的制度,真正解決高中藝術教育中存在的障礙和問題。為更好的開展高中藝術教育,只有基于素質教育理念角度出發,在教學考核內容與形式上真正展現出來,藝術教育在學校中才可以扎根壯大、站穩腳步;只有解決文化課考試分數唯一論和一考定終身的傳統理念,才能夠是藝術教育不斷得以發展和推進。所以,從教育政策層面來說,國家與教育部門要起到帶頭作用對考試制度進行合理改革,站在多元智能理論高度出發,評價學校的整體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發展水平,在考察學生時從德、智、體、美、勞等多個方面切入,重視藝術教育的開展和實施。同時,應把藝術教育的成績融入到績效考核和教育效果的整體指標中去,只有這樣才能夠在評價方式、評價標準和評價主體等方面進行適當的改變,推動藝術教育的改革發展。高中學校重視藝術教育,自然能夠引起教師和學生的共同重視,在學校內形成良好的藝術教育氛圍,促進藝術教育的開展。
二、加強藝術教師隊伍建設,鞏固藝術教育基礎
高中藝術教育活動的開展離不開雄厚師資力量的支持,這也是藝術教師的硬件基礎和實施,而且教師還是藝術知識的傳遞者,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質量。因此,在高中學校層面,應大力加強對藝術教師隊伍的建設力度,通過提高師資力量和教學水平來改善藝術教育質量。一方面是提升高中藝術教師的理論知識水平與教學實踐能力,雖然學力無法代表教師的真正能力,不過在通常情況下課現實出他的理論知識水平,所以說教師應加強對理論知識的學習,使其真正掌握高中生藝術教育中各個方面的美學、教育學、心理學等理論與知識。另一方面更為緊迫的事情是提升高中藝術教師的教學實踐能力,要求他們及時更新藝術教育方面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思路,由關注知識技巧的講授變化成注重學生人格素質的綜合發展與全面提升,追求在有趣生動的藝術教育活動中促使學生樹立審美意識、提升審美能力、掌握審美技巧。另外,由于藝術教師的專業和特長不同,學校需倡導教師跨校交流和學習,相互學習對方的長處和優點。而為有效彌補藝術教師數量的不足,學校則可邀請或聘請專業藝術教師代課,真正扎實好高中藝術教育根基。
三、營造良好藝術教育氛圍,推動藝術教育開展
高中藝術教育能夠幫助學生形成健康個性與健全人格,高中生正值青少年階段,是推動社會發展的人才基礎和后備力量,他們的整體素質高低影響到將來的社會發展。要想促進高中藝術教育的順利開展和有效實施,應在校園內營造良好的藝術教育氛圍,讓學生在適宜的環境中學習藝術知識和接受藝術教育。在校園內,學校可張貼一些宣傳藝術教育的標語或橫幅,在走廊或亭子上設計藝術性美術作品,課間時間可利用廣播站播放一些古典音樂,渲染藝術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學校和教師也可舉辦藝術比賽,提倡學生廣泛參與,在他人面前展現個人藝術特長和優勢,形成競爭氛圍。同時,在高中藝術課堂上,教師需積極采用新穎性與個性化的教學手段,尋求更多的切入點和空間,將藝術知識和人文知識進行有機整合,把攝影、雕塑、舞蹈、戲劇、美術和音樂等多種藝術形式構成互利、互補的良好生態關系。如此,在高中藝術課堂教學中,各個教學環節和教學內容將會融匯貫通、相比補充與強化,引領學生對藝術知識進行綜合性學習,全面發展他們的藝術能力與人文素養,最終使其形成多元的藝術與視角思維能力。
四、總結
在高中藝術教育實踐中,學校應在辦學理念層面上給予高度重視和格外關注,引起教師和學生的認真對待,通過加快考試制度改革步伐、加強藝術教師隊伍建設、營造良好藝術教育氛圍等多個途徑開展藝術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文偉.對加強高中藝術教育的思考[J].華人時刊(校長), 2014,06:48-49.
[2]孫嘉穎,支曉霞.淺談中學藝術教育[J].學周刊,2016,02:228.
[3]鄺宇 芷茗.解讀高中音樂藝術教育 塑造中學生藝術人生[J].音樂時空(理論版),2015,07: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