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煜琳
【摘要】言語幽默是一種別具一格的語言交際藝術,是一種重要的幽默形式。本文以美國情景喜劇《生活大爆炸》為實例,從合作原則視角下言語幽默的四個基本準則入手,深刻分析雙方會話過程中因違反量的準則、質的準則、關系準則以及方式準則而產生的幽默效果,因而更為全面、系統的對幽默言語的語用認知進行探究。
【關鍵詞】合作原則 言語幽默 《生活大爆炸》
一、《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簡介
《生活大爆炸》是一部由Sheldon,Penny,Leonard,Howard,Raj等主演的以“科學天才”為背景的情景喜劇,劇中主人公的家庭背景、知識水平、性格特征以及感情經歷大不相同。《生活大爆炸》用幽默是方式和詼諧的語言講了四個科學怪人和一個美女鄰居之間的故事,在這部情景劇中,大多數人的會話通過違反合作原則以達到幽默的功效,這種喜劇效果大大吸引了觀眾的眼球。
二、合作原則視角下《生活大爆炸》中的言語幽默
1967年,美國著名語言學家格萊斯提出了“合作原則”,認為人們為保證在交談過程中順利進行會話,雙方會根據說話的目的或方向遵循一定的原則和標準。這些必要的因素是會話明晰條理的前提,即合作原則,但在實際應用中,人們往往逆原則而行,違反原則本身的會話含義,由此產生了幽默。格萊斯提出的合作原則包括四個基本準則:量的準則(The Maximof Quantity)、質的準則(The Maxim of Quality)、關系準則(The Maxim of Relation)、方式準則(The Maxim of Manner)。
1.違反量的準則而產生的幽默。為滿足交談的需要,對話雙方總是遵循一定的交際原則,當信息量不足或超出對話所需的信息量時,會阻礙雙方的交流,傾聽一方試圖找尋信息的言外之意,結果往往產生因猜測導致的幽默。例如:Leonard與Sheldon吃面包土司時,Leonard只是想跟Sheldon分享一個關于黃芥末的有趣段子,還沒等Leonard開口,Sheldon超出信息量專業卻無趣的回答讓觀眾忍俊不禁,一口氣大肆介紹了黃芥末的味道來源以及生長作用,將氣氛搞的很感概,這種超出信息量的對話和Sheldon一板一眼的行為舉止為此刻的情景制造了意想不到的幽默。
2.違反質的準則而產生的幽默。人際交流以雙方互相信任、相互坦誠為前提,格萊斯合作原則中要求會話雙方遵循一定的原則,既不能提供虛假信息誤導對方,也不能說話不完整缺少證據,最終導致因違反質的原則而產生的幽默。例如:Leonard因不參加強制性的室友協議大會與Sheldon鬧別扭,Sheldon認為Lenoard不參加這個室友協議季度大會是以巴特·辛普森為榜樣養育下一代的惡果,這里指的是《辛普森一家》中的叛逆兒子,事實上,Sheldon自己也特別喜歡看《辛普森一家》,但他有意提供虛假的信息,間接表明自己對Leonard不參加大會的不滿,Leonard無奈的轉身離去,讓觀眾對情商低的Sheldon所產生的幽默捧腹大笑。
3.違反關系準則而產生的幽默。會話雙方在交流中要緊扣話題,不能答非所問,不知所云。所說的話前后應有關聯,避免傾聽者猜測、主觀臆斷,只有雙方共同遵循關系準則,才能使談話順暢自如,暢通無阻,從而實現會話的目的。事實上,人們往往有悖原則,使會話出現隱喻,產生幽默。例如:Penny沒有把結婚的事情告訴她的父母,Amy催促她應該告訴雙方父母,畢竟結婚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Amy認為把父母蒙在鼓里是一件很過分的事,Penny在Amy的慫恿下打算打電話給父母,突然意識到Amy也沒有把她和Sheldon分手的事告訴她媽,受到質疑的Amy感到很尷尬,故意裝作聽不懂的樣子,說自己失血過多,頭好暈來轉移話題,答非所問,這種對話風牛馬不相及,違反了關系準則而產生了幽默。
4.違反方式準則而產生的幽默。會話參與雙方所提供的信息應條理清晰,簡潔明了,直截了當,避免晦澀有歧義,語序混亂,給雙方會話帶來交流障礙,導致語言失效。方式準則不同于格萊斯合作原則的前三個準則,它意在規范會話中雙方“怎么說”,要清楚雙方表達什么內容,否則會產生幽默。例如:Sheldon嫉妒其他男子與Amy約會,因此急于與Amy確定戀愛關系,說道:“以肢體接觸及其他方面都不做改變為前提,我將不再回避,不再稱你為‘非女友。”他用了一個四重否定句,說話方式晦澀難懂,佶屈聱牙,違反了方式原則中的避免晦澀這一條,同時他的神經質讓人忍俊不禁。
三、結語
幽默是言語表達中常見的形式,作為詼諧言語的一部分,其后隱藏著人類語言發展、文化情感等多維度因素,就語言方面而言,幽默又是一種積極的交際藝術和修辭方式,在交流過程中,雙方有意或無意地違反合作原則來達到幽默的效果。美國情景喜劇《生活大爆炸》向我們展示了不同情景下的會話幽默,這對于我們了解和學習美國文化及其語言幽默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程雨民.格賴斯的“會話含義”與有關的討論[J].當代語言學,1983(01):19-25.
[2]何兆熊.新編語用學概要[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