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萬忠
摘要:閱讀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對他們今后的發展至關重要。《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該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維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144-01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為我們的教學提出了以學生發展為本,關注個性,關注終身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在閱讀教學中實施個性化閱讀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各層次學生的閱讀能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增強語文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在學生個性得到健康發展的同時為其終身閱讀和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1.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隨著現代教學論的發展,人們越來越注重學習過程中學生學習行為的主觀情意因素。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是進行學習方法指導的先決條件。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的時候沒有愉悅的心理,就不可能產生學習的興趣,教學課堂的聽講就成了紀律約束下無可奈何的被動接受,其結果必然導致學生對學習消極厭棄。學習過程中的心理愉悅因素,有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直接影響,也有學生對任課老師親切良好的印象。實踐證明,課堂氛圍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師生在教學活動中的積極性和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激發學生學習的自覺性、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產生自信心、需要感、愉快感和自覺性,讓學生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只有這樣,教學效率才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可以針對他們的閱讀興趣采取恰當、相應的培養方法。特別是對毫無閱讀興趣的學生而言,首要任務就是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教師可以設置引讀性的疑問,促進學生產生閱讀動機,點燃思維火花,促使學生進行理性思考。
2.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
葉圣陶多次指出:"語文教學的成功,在于學生自能讀書,自能作文,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可見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直接關系到學生的語文能力的高低及語文教學的成敗。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增強閱讀能力,提高閱讀效率,讓學生通過課外閱讀在短時間內拓展視野、擴展知識面、促進智力發展,通過大量的閱讀潛移默化地在發生著文化的積淀,使學生形成一種穩定的審美傾向和價值判斷,有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良好的閱讀習慣一般包括多思考勤動筆的習慣、使用工具書的習慣、閱讀衛生習慣等方面,為了幫助學生養成這些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閱讀過程中,要訓練學生善于發現問題,并通過深入思考和認真分析,自己解決問題。讓學生在預習、自學的過程中,養成隨手查閱工具書的習慣。除此之外,應引導學生在閱讀時注意光線、位置、姿勢。當然,在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以促進良好閱讀習慣養成的情況時,我們除了可以發揮教材優勢,增加一些課內外的閱讀競賽。教師在平時教學以及競賽中要注意發現、培養閱讀能力強的苗子,鼓勵并公開表揚他們,讓他們經常在班上朗讀,推薦他們參加學校組織的詩歌朗誦會、演講會及征文比賽等,使他們成為同學們學習的榜樣,并努力營造氛圍。此外,教師還可以在平時有意識地積極營造一種濃厚的讀書氛圍,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
3.培養學生閱讀的自主性
首先可以在閱讀教學中通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來實現學生的自主性閱讀。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時,就會自己要學,主動去學,當學生自己想讀、要讀、去讀,就能實現學生閱讀的自主性。而要想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得自己先產生興趣,在閱讀時透過語言結合自己的體驗和感悟讀出自己的審美情趣、獨特見解、深刻反思,讀出作者巧妙的謀篇布局,精巧的語言表達,豐富的情感抒發,別致的材料選擇等,來感染學生。筆者在與學生共同閱讀史鐵生的《合歡樹》一文時,我結合作家的另一部作品《我與地壇》談了自己對于史鐵生母子之情的理解,又結合自己的經歷談了對親情的體驗;而臨近尾聲,在談到合歡樹的象征意義時,我又發出了"亦母亦子合歡樹,一枝一葉總關情"的感慨,此時我明顯感覺到學生們的躍躍欲試。大家紛紛發表意見,多數同學認為這并不是一顆平常的樹,它牽系著史鐵生母子之間的深情。而有位學生的發言得到了我的嘉獎:"作者以合歡樹為題應該就是為了借'合歡'來寄托他們母子之間無法實現的遺憾吧,讀完了課文再領會題意,讓人不禁為作者感到遺憾,而我們在座的都應該要慶幸自己的幸運,我們要及時感謝和回報我們的父母啊。"能這樣說證明這位學生已經能結合自己的體驗來感悟作品了,并且這樣的話從學生口中說出來的影響力可是遠勝于教師的說教啊。果然,在隨筆中有許多同學自發閱讀了史鐵生的《我與地壇》,在再一次深深感悟作者對于母親的那份愛和那份深深的歉疚、遺憾的情感的同時,也表達了對自己擁有的親情的那份珍視,紛紛談出了自己的個性化體驗,而這一點正是平常被大家所忽略的。
其次,教師可以利用多種手段,調動學生語文學習尤其是閱讀的積極性,激發起他們閱讀的自主性。比如通過影視作品、音樂、話劇等輔助手段的應用都可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在豐富多采的形式中找到自己閱讀的出發點,養成自主性閱讀,實現個性化的閱讀。
此外,要想讓學生的閱讀自主性得以長久保持,教師還應多采用鼓勵的語言,讓學生相信自己能夠成功,對自我負責,從而與他人合作,完成自主閱讀;同時也要及時引導,使學生能不斷反思自己,認識到自己與他人的個性差異,及時根據目標調整學習計劃,有效管理自己的閱讀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