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昊
摘要: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恰當的運用教具,能夠加強教學的直觀性,提高課堂效益,增大知識密度,突破難點,突出重點,減輕學生記憶理解負擔,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等,因而教具在小學英語教學活動中是一種重要的學習資源,并能起到重要的教學輔助作用。本文從教具的概念、教具的種類、教具運用原則及教具運用應注意的幾個問題四方面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教具運用;教學輔助作用
中圖分類號:G623.3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176-01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恰當的運用教具,能夠加強教學的直觀性,提高課堂效益,增大知識密度,突破難點,突出重點,減輕學生記憶理解負擔,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等,因而教具在小學英語教學活動中是一種重要的學習資源,并能起到重要的教學輔助作用。
1.教具的概念
《現代漢語詞典》對"教具"一詞是這樣定義的"教學時用來講解說明某事某物的模型、實物、圖表和幻燈等的總稱。"
2.教具的種類
常見教具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由國家教學儀器裝備司統一安排生產和調撥的正規教具;另一類是由教師根據教學實際需要,自行設計制作的簡易教具。這兩類教具各有其特點,相互依存,相形益彰。正規教具設計精密,構造復雜,工藝精湛,性能可靠,主要解決教學的重點,突破教學的難點,如錄音機、磁帶、幻燈機、投影儀、計算機、掛圖、單詞卡等。簡易教具是"因人制宜""因地制宜"自行設計制作的,不僅用來解決教學中的關鍵問題和強化某些知識點,還主要用來調動學生的智力因素,從而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能力,達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
3.教具運用原則
3.1科學簡潔的原則。教具有幫助學生理解教學的重難點,構建知識框架的功能,因而教具必須準確科學的呈現知識,不能犯知識性的錯誤,也不能為追求趣味性而違背真實性原則。教具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進行設計。小學低年級學生偏重形象思維,因此教具要簡潔生動;小學高年級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增強,因此教具應科學益智。例一:在教學《牛津小學英語》5A Unit 9 Shapes時,我用火柴棒或小棒代替磁性小棒,讓學生在小組活動中擺形狀、拼圖拼單詞,既解決了班級沒有磁性黑板的問題又讓每一個學生都能試一試、想一想、拼一拼,充分發揮了教具的教學輔助作用。
3.2和諧審美的原則。教具應追求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統一,圖文、形狀及色彩的和諧,能使教具產生豐富的表現力和感染力,給學生以美的享受,使其在享受中學習知識。
3.2.1書寫美單詞卡、句型卡及課件上的字母、單詞、句型、文章要清晰、工整、醒目,讓學生受到美的陶冶,對學生的書寫起到示范作用,從而提高學生的英文書寫水平。
3.2.2 形狀美 圖卡、面具等教具的制作應做到大小適宜、線條流暢、富有吸引力。
3.2.3色彩美掛圖、課件等教具應以其色彩鮮明增強視覺效果,加強學生對所學內容的印象。例二:在拿到《牛津小學英語》后,我掃描了一套人物頭像-黑白色,學生很不感興趣,紛紛說:"太丑了!"課后,我進行了著色并在以后的教學中不斷的賦予他們個性:在教學服裝時,給他們配上不同的服飾;在教學運動類單詞時,給他們裝上手腳……漸漸的學生們真正的和這些頭飾成了英語課堂上的學習伙伴。
3.3新穎靈活的原則。千篇一律的教具勢必回令學生厭倦,因此,教具的形式應求新、求活、求變。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英語學科的特點,教學目標和要求,學習內容與題材等進行選擇、調整與組合,設計新穎靈活的教具。例三box是我常用的教具之一,在學生對游戲What is in the box?習以為常時,我會把大盒子搖身一變,貼上彩紙、畫上圖成為漂亮可愛的小盒子,玩Where is the little box?學習介詞。
3.4適時適用的原則。教師應把握出示教具的實機,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1)離散時機:上課的鈴聲剛剛響過,學生安靜下來了,可是心情還處于觀望、等待的離散狀態,此時教師可把握時機出示教具,利用教具展開懸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2)渴求時機:在學生求知欲望達到高峰時,教師應提出既帶有啟發性而又有一定難度的問題。在演示教具過程中,要提醒學生注意觀察、思考、得出結果。(3)疑難時機:教學的重點、難點和關鍵,是大多數學生感到難學的內容恰到好處地使用教具能夠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決教學的關鍵。(4)疲沓時機:小學生要保持旺盛的有意注意力也不過十分鐘,當他們一旦獲得了問題的表層結論或學完某個教學環節時,他們就會松懈疲沓下來,此時運用教具可以克服學生心理上的障礙,刺激學生的大腦,使其再次興奮起來,激發起繼續學習的興趣。
4.教具運用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4.1忌忽視實用效果。現在的公開課中,教師為體現課堂教學的現代化,同時為能在課堂中吸引學生興趣,想方設法選擇一些新奇教具。至于教具運用的合理性,學生能否接受,都一概不考慮。學生在課堂中的注意力和興趣僅僅在各式各樣的教具本身,使得教具在輔助教學方面失去了它的真正的含義。為了使過多的教具都有機會派上用場,而不管課堂教學是否需要,是否實用,是否有效,統統都搬進課堂。例四:在市青年教師優質課評比中,我執教的《牛津小學英語》 Unit 4 Lesson 1 What animals do you like ?中,將絨毛動物作為教具,又制作了大量的動物面具及動物圖片、課件等一一展示,其后果是過多地占用課堂時間,轉移學生的注意力,使課堂教學偏離主題,教具原本應有的輔助作用沒有發揮出來,反而喧賓奪主,影響了教學目標的達成。
4.2忌忽視常規教具。課件有其他媒體無法比擬的優越性,但其他常規媒體的許多特色功能也不容忽視,如投影儀的放大演示功能,展示臺的實物靜態展示功能,教學模型的空間結構功能等,都是感性、直觀而簡單易行的。例如在課堂上看到班內書寫工整漂亮的學生作業時,我們則要用投影儀來發揮他們的榜樣力量,激起全班同學共同進步的熱情;英語課上教學時間等操作性較強的學習內容時則要用上鬧鐘,讓學生通過動一動手、開一開口,輕松來學習;掛圖、圖片等用來做聽音理解、排序標號、說句子、編故事等應用英語方面的技能操練,有用、有效;教學各種動物、學習用品、水果食物等生活中處處可見的詞語時,我們還要用上各種實物,讓大家在摸一摸、猜一猜中習得英語。所以,我們應根據教學需要選擇合適的教具。
4.3忌忽視學生的作用。教師的精力有限,教具的準備耗時耗力,可以發揮學生的作用。例五:在教學《牛津小學英語》5A Unit 1、Unit 2時,我請學生當設計師,設計自己未來的校園、設計夢中的家;Unit 7我請學生當繪畫家,把他們可愛的實習老師、親愛的爸爸媽媽繪畫成卡通形象,做成面具;Unit 9我請學生魔術師,用幾何圖形拼制生動的圖畫等。課前進行收集,將優秀的作品作為教具在課堂上展示,既吸引了學生的眼球、激發了興趣,又增強了學生的成就感。
5.結束語
英語教學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我們通常會用多種形式來達到這一效果,而教具的運用是最普遍也是較為有效的一種方法。教具形象、直觀又易操作,師生容易接受。教師在運用教具時一定要圍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重點訓練項目,抓住其在小學英語教學活動中的輔助作用,從而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創造能力和交往能力。
參考文獻:
[1]國家教育委員會師范教育司.1996.教具制作與使用. 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
[2]章兼中.1996.小學英語教育學.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
[3]倪旭紅.談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常見誤區及其對策.英語輔導報.小學教師版 2003-2004學年度第32期
[4]吳曉梅.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具運用過多、過濫現象之分析. 英語輔導報.小學教師版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