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雪飛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221-02
在減負口號越喊越響的今天,教師課堂教學的時間和學生學習的時間都在縮短。若想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就必須實現課堂教學效益最大化,即課堂的高效教學。下面筆者結合個人教學實踐,談一下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一些策略。
1.首先,弄清楚什么是"高效課堂"
教師之間在談論"高效課堂"的時候,有的認為:"高效課堂"就是教師在課堂上相對較短的時間內,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與能力,同時獲得更為豐富的學習經驗;也有的認為:"高效課堂是在有效的時間里,采取恰當的方式、適當的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能夠自主參與到教學過程中,獲取有效的知識與能力"等等。而我的理解是:"教師在課堂上有限的時間有限的空間里,運用合理的教學手段,實現教學目標最大化和最優化。"也就是將新課程標準中的"知識與技能,方法與過程,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最大化,最優化。
2.高效課堂首先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人人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數學產生了興趣,才能變被動為主動,主動全身心投人到學習中去。倘若學生沒有了興趣,對學習索然無味,很容易就放棄學習。很顯然興趣是學好數學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關鍵是要想辦法引導學生,以激發他們主動學習數學的熱情和興趣。我們從心理學上可知:直接推動學生學習活動的心理因素是學習興趣,興趣是激發學生求知欲、探索欲的必要前提和主動學習的前導動力。
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我們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嘗試采用多種教學手段,給學生打造出生動、直觀、形象有趣的課堂環境,從而引導學生自主參與,鼓勵學生積極探討課堂問題。讓課堂上的每一個教學環節都能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學習步步為營的踏實感,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學習有所進步的喜悅心情,從而慢慢樹立學習的信心,大大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動力。在備課的各個環節中,例如在情境創設中,應通過做游戲,講故事,設疑問,進行操作實踐活動等多種形式導入,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和主動參與的欲望,使學生迅速沉浸于自主探究、欲罷不能的境地;在檢測訓練上上,應注重基礎練習,使得學生通過訓練能夠感受到學習漸入佳境的喜悅,在題目的設計上要多注意各個難度梯度的選擇,讓每個學生都能通過訓練真正領悟到快樂的學習境界,從而樹立起自主學習的信心。例如,就有理數乘方這一內容,我先準備五顏六色大小不同的紙張發給學生,讓每個學生都動手做成一個正方體的小盒子,讓他們得出正方體的體積,在有趣中說出結論,并找出規律,總結有數乘方的意義。
3.高效課堂需要充分的課前準備 ,即導學案的擬定
3.1教學內容的擬定。"不打無準備之仗",課堂要高效,教師就要認真備課,精心設計教學環節,要根據教學內容、學生情況,設計出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前置性作業。知識目標的定位要難易適中,還要充分考慮到三維目標的統一,也要兼顧好、中、差三個層次。
3.2教學對象擬定。課前備課必須充分,特別是"備學生"要落實到位。這節課你雖然設計得很精彩,但是必須符合你這個班學生的認知水平,如果不符合,就必須修改,因為這是關系到我們所講的這節課是否能引起大部分學生興趣的一個關鍵之所在,而學生的學習興趣正是我們提高課堂效率的一個重要因素。
3.3學生課堂的擬定。高效課堂需要活躍的課堂狀態,教師要善于根據具體教學情況,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發現和培養創新人才,成為學生創造潛能的開發者,精心設計調動學生課堂學習主動性的方法。作為課堂的組織者、參與者、合作者,教師要重視課堂民主平等氛圍的營造,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獨立思考、自由表達、愉快合作,讓學生在心理上處于興奮和抑制的最佳狀態,讓學生充滿求知的愉悅感,調動起學生的良好情緒,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主題意識和主題精神,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
4.努力構建高效數學課堂
4.1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要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合作學習,還學生的主動權,拓展學生的發展空間,引導學生挖掘自己的創造潛能,開發自己的創造力。例如,在教學前,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需要進行教室布置,也可以利用多媒體再現一些生活場景,或組織學生進項一些有趣的制作。在校園內模擬商場、游樂場,也可以讓學生走向街區,進行調查走訪,獲取所要的數學信息。這些措施都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另外,我們也可以采用豐富多彩的學習形式,如討論交流式、小組合作式、自主學習式……還可以組織學生有計劃地搞一些小發明、小創作之類的活動,以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體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能獲得必要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4.2注意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意識。在教學中,我們要注重學生探究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所以,我們要改變以往教師提出問題,教師講解思路,最后教師得出結論的傳統教學模式,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解決問題、自己得出結論。
例如,有一道習題是這樣的:小明和小紅兩家相距500米。小紅每分鐘走20米。小明每分鐘走30米,兩人同時出發,相向而行。同時,小明帶的小狗以每分鐘80米的速度奔向小紅,遇到小紅后立即回頭奔向小明。遇到小明后又立即奔向小紅。如此往返,直至兩人相遇。問:小狗一共跑了多遠。
我和學生研究這道題目的時候,并沒有急于告訴他們做法,而是讓學生自己探討。學生的傳統做法是把小狗所走的各段路程加起來。這樣,好幾個量都是變化的,學生覺得無從下手。各個面露難色。這時,我引導學生,找一找哪些量是不變的,我們能不能從不變量入手呢?在我的引導下,學生繼續探討。他們發現:小狗所用的時間和小紅小明相遇的時間是相等的,那么小狗所走的路程就很容易算出了。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既鍛煉了思維,又體驗到了探究的樂趣,從而提高了學習數學的興趣。
4.3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促進高效課堂。初中生正處于青春發育期,情緒受感性支配。對一個老師的情感,往往決定了他對這門課的興趣。所謂:"親其師而信其道。"所以,作為教師,我們要以自己良好的人格魅力和高超的教學技藝贏得學生的信賴。教師在生活上對學生以朋友待之,在課堂上積極營造民主和諧的氣氛,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提高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從中獲得學習的快樂,從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只有學生樂學、愛學了,才能達到課堂教學的高效。
4.4精心設計練習,促進課堂教學的高效性。新課標要求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讓每一個學生都獲得最大程度的發展。因此,我們要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課程學習特點,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題。這些練習題要力求做到形式多樣、覆蓋面廣,以便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思考、創造、表現以及成功的機會,讓他們品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達到課堂教學的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