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素花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224-01
"閱讀是對學生進行智育培養的重要手段之一,借助閱讀可以發展學生的智力。"由讀而生疑,為疑而說,因說而現思,由此可見,閱讀其實就是思考與理解,就是收獲。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正確引領學生進行有效閱讀,讓閱讀成為學生學習的生長點、發展點。我們教師應廣泛開發數學閱讀材料,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加強閱讀的指導,把閱讀真正滲透到每個教學環節之中,形成"讀、疑、說、思"有機結合,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讓閱讀成為學生不斷學習新知的催化劑,成為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石。下面 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簡略談談。
1.“目標”引“讀”,培養思維的目標性
可以說簡明扼要而有價值的閱讀目標提綱,是數學課堂有效"閱讀"的前提,也是思維指引的風向標。根據閱讀內容和閱讀任務的區別,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我們可以擬定相應不同的閱讀要求和有效的閱讀方法。這樣一來可以使學生在進行閱讀的前提下,清楚了解讀什么,該怎么讀。能讓學生帶著數學問題去進行閱讀,并在數學閱讀中認真理解、用心思考,使數學閱讀更有效,落實思維的目的性。
2.“以動”細“讀”,培養思維的抽象性
以"動"帶讀換言之就是讓學生一邊閱讀一邊找指、勾畫、繪圖、寫算。尤其是在解決實際問題的教學活動中,通過"動"來帶動"讀",對于提高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培養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
3.“激說”廣“讀”,培養思維的創新性
在"讀"中"說",又在"說"中"讀"。我習慣于讓學生在小組的互動交流閱讀中發現問題,組織學生反復讀、議、說,加強對知識的建構過程。從多個不同的層面,從眾多不同的角度開展思考、討論,再通過相互協同來解決問題,分享不同的創新成果。這樣可以更好地內化知識、深化認知,從而培養學生思維的多樣性和創造性。
4.“置疑”深“讀”,培養思維的深刻性
在數學閱讀中帶著問題而讀,這樣能夠更好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既利于加強對教學內容的領悟,又能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
具體指導閱讀時,閱讀設疑要有針對性、層次性和啟發性,一定要接地氣;更要教會學生去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養成愛讀、好說、會問的意識和好習慣;要讓學生在反復咀嚼與準確理解把控中,帶著問題去品讀教材,將其真正內化為自己的東西,進而熟練、靈活地運用。這樣會有利于對學生進行思維的深度訓練。
總之,"閱讀是對學生進行智育培養的重要手段之一,借助閱讀可以發展學生的智力。"如果我們能堅持閱讀數學,使數學閱讀成為他們的習慣和能力,從"要我讀"到"我要讀", 只有認 真讀,才能讀出要點,讀出字里行間所蘊藏的數學思想方法, 讀出問題和自己的獨到體會及創新見解。數學閱讀不僅能開闊學生的視野, 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更能使學生在快樂的學習中找到思 維的切入點,促進學生思維的目標性、抽象性、深刻性和創造性發展,啟迪學生智慧,發展學生智力,為學生的人生發展奠基。讓數學閱讀成為他們開啟數學大門的金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