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艷華
中圖分類號:G623.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324-01
傳統的音樂課只是單純地講解歌曲的背景和理論知識的介紹,這種枯燥的教學讓學生矢去了學習熱情和興趣,隨著新課標的改革,音樂課也應與時俱進,創造新的教學方式,讓教學活動變得生動活潑起來,因此,探討音樂教學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合作學習是音樂教育的強音。通過音樂合作學習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反應迅速,思維敏捷;通過音樂合作學習教學法,可以使學生了解合作中個體服從群體的關系,同時在合作中體驗著同一情感共鳴,從而培養學生團結友愛的集體觀念和互幫互助的高尚情操,也可激發他們積極向上不甘落后的競爭意識;通過合作學習,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彌補教學難以面向眾多有差異的學生的不足,從而真正實現使每一個小學學生都得到發展的目標。
1.當前音樂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1.1音樂課堂教學互動模式單一。傳統上,我國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教學方式主要靠教師提問,即教師通過提問引導學生分析,再由學生進行回答,最后教師點評的流程,這種單一的模式往往導致學生矢去學習音樂的興趣,不能夠積極的參與到音樂課堂教學活動中去,使得學行的音樂課堂教學效率底。
1.2音樂課堂教學缺乏情感交流。音樂學科是一門注重感情的學科,這是它區別于其他音樂課堂教學時,要加強與學生間的情感交流,通過教師與學生與心的溝通中,讓學生體會、感悟音樂,加深音樂的了解。
1.3音樂教材編制不合理。目前音樂課堂教學還存在的一個問題是已有部分教師注重課堂教學的合作學習,有意識的在音樂課堂教學中進行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但是當前的音樂教材統制的局限性使得音樂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內容中無法展開合作學習教學,導致不能夠深入進行合作教學,從而降低了音樂課堂教學內效率。
2.推進音樂課堂合作學習教學法的有效融合
合作學習一般采用異質分組的形式較好。小組內各成員間形成性別、性格、脾氣以及能力等方面的差異,所以要讓學生懂得,每一個人都有長處和不足,人的智能、個性、才干是多樣的,只有即善待自我,又欣賞別人,即知己又知人,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團隊學習成效。正是因為每個組內都是異質的,所以就連帶產生了全班各小組間的同性,這就是合作學習的分組原則——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為小組成員內部互相幫助提供了可能,而組間同質又為全班各小組間的公平競爭打下基礎。音樂課不同于其它課,在音樂課上師生要運用良好的呼吸方法歌唱,要做律動,要表演等。音樂教室還應注意美化與布置,強調創設良好的藝術氛圍。如四周墻壁可掛些音樂家畫像、名言,音樂掛圖等,還可開辟音樂專欄,介紹音樂小知識等等。理想的音樂教室,應避免過強回音,但要保持適度的混響,內壁有隔音設備,最好掛上窗簾,左右兩側多設窗戶,使光線充足,空氣流通。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創造良好的合作學習的氣氛,用各種形式給學生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勵,把學生當作朋友,多一些理解、寬容,這樣學生的思維就更加活躍,探索熱情就會更高漲,合作的欲望就會更強,課堂就會更加生機勃勃。在合作學習的時候,我們還應該預先安排一下合作學習的時間,即保證學生主動參與的時間,使學生擁有充足、寬裕的發言、補充、更正、辯論與表現的時間,讓各種不同程度學生的智慧都得到盡情地發揮,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加出色地完成學習任務,最終產生一種成就感、自豪感。
2.1激發學生的興趣。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此可見,無論做什么事情,無論學習哪一科目的內容,都需要有濃厚的興趣。興趣是學習的源動力,這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基礎。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在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時,應當結合學生的年齡性格特點,有針對性和有目的性地進行激發,改變音樂教學的枯燥乏味,增加生動形象的教學。
2.2創設合作學習的情景。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創設情景,激發師生間的合作學習、可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
2.3注重環節的合作學習。新的〈〈音樂課程標準〉〉形成了新的教材體系,進而又開拓了新的教學領域。在新的教學領域中,各個教學環節必須有新的學習方式與之適應,這就要求教學中的各個環節真正進入合作學習中去。
3.結語
通過師生間的合作學習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和興趣,提高學生音樂課堂教學的效率,教師在音樂課堂教學當中,要留給學生體驗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真正走進作品中,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師生共同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進而體現"合作學習"教學法為音樂課堂所帶來的最佳教學效果及有效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