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只要用心經營,措施得當,“讀書匯”對于學生講演能力的提升,就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措施是創新形式,讓學生愿意說;創設氛圍,讓學生大膽說;訓練方法,讓學生學會說。
【關鍵詞】讀書匯;講演能力;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讀書匯”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讀書綜合實踐活動。其活動設計,以“多維的、綜合的探究性閱讀”為理念,強調教材與生活、閱讀與表達、課內與課外的有效整合,讓學生在教師搭建的平臺上自編、自導、自演,以此來培養學生多維探究和創新實踐的能力,使學生的“聽說讀寫”綜合素質得以長足發展。在此,筆者僅結合個人的教學實踐,談談如何在“讀書匯”的分享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講演能力。
一、創新形式,讓學生愿意說
在學生不大愿意開口說的情況下,只有精心安排、創新形式才能取得第一步的成功。因此,教學中的每一個活動的設計,一定要關注活動的內容和方式是否能激起學生參與的興趣,特別要注重從喚醒學生自我責任感這個角度來設計教學活動。如在“讀書匯”的活動中,筆者主要通過兩種形式來點燃學生講演的興趣,激發學生的責任意識。
(一)模仿賽制
“讀書匯”活動要求全班每一位同學各研讀一部作品,然后從作品中選擇一個角度進行展示。活動的設計采用了晉級的方式以及大眾投票等措施,模仿學生們熟悉的“我是歌手”賽制并有所改進,層層角逐,最后評出冠亞季軍。這樣具有層次性和遞進性的賽制既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學生對新鮮事物的嘗試心理,極大激起了學生參與的熱情,又培養了學生的規則意識。
(二)小組合作制
為了讓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充分發揮,“讀書匯”活動采取了自由組合,自選組長、自由安排上場順序、自由選擇書目等形式,還采用了小組累積分數制。這種設計充分利用了小組合作的優勢,創設了一種只有小組成功,小組成員才能達到個人目標的情境。有了小組同學的幫忙,有了積極開口的同學的帶動,有了這層為本組負責甚至爭分的責任感,一些不大愿意開口的學生也開口了,開口正是鍛煉學生講演能力的第一步。
熟悉又新鮮的賽制,“組內合作”“組際競爭”的關系,將傳統教學與師生之間單向或雙向交流改變為師生、生生之間的多向交流,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對學習的自我控制,也促進了學生養成愿意開口的好習慣。
二、創設氛圍,讓學生大膽說
在演講的內容、形式以及評論方面,教師都要極力創設寬松的氛圍,允許出錯,給學生充分展示才華的空間。
(一)互相尊重讓學生大膽說
初中生有自尊心強、渴望受到鼓勵的心理特點,所以學生演講后的評價不可忽視。講評時要以鼓勵為主,既可以使講演的學生受到鼓舞,又可以使聽講的學生深受啟發,在以后的講演中把這些閃光點發揚光大。若學生在點評時有過激的言辭、評價過低的情況,老師應視實際情況作適當的引導和補充,使講演的學生獲得一定的成就感,從而激發和維護學生講演的興趣。
“讀書匯”中,每次講演完,筆者會讓組員、組長來點評,學生們彼此了解,彼此寬容,從而形成一種團結和諧的氣氛。
這時孩子們的點評:“第一次讀書匯比預想中出色,同學們各有各的特點。不過有幾個問題:有些同學只是在讀PPT而不是講出來,有些同學聲音較小;站姿和臺風也要練習,不能夠邊講邊笑。第一次難免有些小緊張,這是很棒的鍛煉機會,加油!”如此點評既有贊美和鼓勵,也有善意的提醒,這不僅不會挫傷講演者的積極性,還會讓講演者期待在下次的講演中將更好的一面展現給同學們看。
(二)強化紀律讓學生能夠說
高效課堂,一定有嚴格的課堂紀律,“讀書匯”活動也不例外。要讓學生在眾人面前順利地展示自己的所思所想,就必須要有良好的課堂紀律來保證。如果講演者第一次上場就感到無助、尷尬,甚至難堪,這讓學生怎么還好再開口呢?因此,營造一個寬松、安靜的氛圍,對鍛煉學生講演的膽量很重要。
三、訓練方法,讓學生學會說
在學生愿意說、敢大膽說的大前提下,要力爭讓學生說得更有質量。教會學生“會說”更能促進學生愿意說和敢大膽說,更能形成一種良性的循環,讓學生的講演能力一步一步提升。
(一)訓練準備過程
為了讓“讀書匯”活動能夠順利進行,教師得先與學生交流一些演講技巧和注意事項。比如,首先得思考自己想對同學表達什么,接著看看自己的長處是什么,是擅長講故事還是擅長分析人物或主題等。然后進一步去了解聽眾,如同學們對什么感興趣,自己與同學們有什么能夠共鳴等。做好以上分析后,就可以明確主題和收集資料了。在資料收集過程中,逐步加深自己對主題的認識。組織演講稿則需要考慮到自己所提出的觀點的順序和對每個觀點的強調程度將會影響到聽眾的理解和接受。
(二)訓練語音、語態
有興趣多說話、有膽量敢說話的學生,未必都能說得好。如有的學生發音不正確,口齒不清楚,說話不流利,語調呆板。這就要求教師要教會學生說話的基本技巧。比如訓練學生的語音和語調,引導學生注意訓練語氣和語速等以及適當地配合體態語等等。
(三)訓練思路
訓練思路,是對學生說話邏輯能力的培養。如要求學生凡事先想清楚以后再說,對于較復雜的問題一定得分出主次前后,言之有序。這一方面的訓練應遵循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
總之,只要用心經營,措施得當,“讀書匯”對于學生講演能力的提升,就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姚佩瑯.校辦讀書節的閱讀理念[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版),2016(7).
附注:廣東教育學會教育科研規劃2015年課題《“讀書匯”提升學生語文能力的實踐與研究》,立項編號:GDXKT5584,主持人:蘇丹丹。
作者簡介:蘇丹丹,女,1985年生,廣東汕頭人,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語文教學。
(編輯: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