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媚娜
摘 要: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基礎,這是黨在新的歷史時期做出的科學論斷。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必須深刻認識黨內政治生活的必要性和緊迫性,遵循其基本原則,著力把握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關鍵環節,從而達到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斗性的目的。
關鍵詞:黨內政治生活;從嚴治黨;黨內政治生態
中圖分類號:D26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2-2589(2016)12-0134-02
從廣義角度講,自政黨誕生以來,任何一個政黨都有黨內生活。毫無疑問,注重黨內政治生活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一大特點,也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指出:“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基礎。”[1]這一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對于治黨治國、全面凈化黨內政治生態的重要作用,這就要求我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進一步深刻認識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牢牢把握黨內政治生活的原則性,不斷提高黨內政治生活的質量,從而達到從嚴治黨、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保證黨的內在統一的目的。
一、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必要性
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十分注重黨內政治生活,通過開展黨內政治生活來抵制各種錯誤思想和處理黨內矛盾分歧,極大地加強和改進了黨的自身建設。同時,中國共產黨在不懈探索和推進黨的建設的過程中,也逐步形成了黨內政治生活的理論、原則和方法。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加強黨的自身建設與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同生同長,不可分割,黨的建設發展需要黨內政治生活的強力推進。因此,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是從嚴治黨的必然要求,對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一)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是進一步加強黨的建設的必然之舉
黨內政治生活是黨的建設的一個重要領域,而且是核心領域,是黨的建設的基本載體。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黨內政治生活是黨組織教育管理黨員和黨員進行黨性鍛煉的主要平臺。”[2]可見黨內政治生活是黨組織教育黨員、管理黨員和錘煉黨員黨性修養的一系列政治活動。很顯然,黨內政治生活體現了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和制度建設,五大建設落實到每一名黨員就是黨內政治生活的開展。因此,可以說黨內政治生活是檢驗黨的建設的一把標尺。離開了黨內政治生活,黨的建設就無從談起,黨內政治生活不健全、不健康,黨的建設就必然受到影響。所以,新時期加強黨的建設必須要嚴肅黨內政治生活,“黨要管黨,首先要從黨內政治生活管起;從嚴治黨,首先要從黨內政治生活嚴起。”[1]
(二)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內在要求
“先進性和純潔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屬性,我們加強黨的建設,就是要同一切弱化先進性、損害純潔性的問題做斗爭,祛病療傷,激濁揚清。”[1]當前,一些不符合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錯誤思想侵蝕了部分黨員干部,一些黨員忽視理論學習,理想信念淡薄,宗旨意識弱化,脫離群眾、脫離實際,先鋒模范作用不強;一些領導干部缺乏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意識,不講原則,不負責任,這些現象都是與先進性、純潔性背道而馳的。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嚴格黨內政治生活,充分發揮黨內政治生活的教育、管理、監督功能,積極抵制和消除各種錯誤思想的影響,及時清洗思想和行為上的灰塵,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帶動和促進黨的各項規章制度的執行和完善,不斷增強黨的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二、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則
(一)民主平等原則
黨員是黨內政治生活的主體,黨內政治生活能否有效開展、形成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關鍵就在于參與主體——黨員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而激發黨員積極性的前提是黨內民主、黨員地位平等。馬克思、恩格斯在闡述馬克思主義政黨時就曾說:“組織本身是完全民主的”[3]236,“所有盟員都一律平等”[4]419。中國共產黨在加強自身建設的過程中,總結歷史經驗教訓,逐步認識到黨員平等的重要性,黨內民主的觀念進一步增強。因此,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就必須遵循民主平等的原則,努力營造“黨內民主平等的同志關系”,保障黨員在黨內政治生活中的主體地位和平等地位,為所有黨員積極平等地參與黨內政治生活創造前提條件。
(二)政治首位原則
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講政治是中國共產黨的突出特點和優勢。黨內政治生活是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其理論、方針、制度都是圍繞黨的政治路線和中心任務來開展的,其根本任務是維護黨的團結統一、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因而,政治性是黨內政治生活的本質特征。當前,在新的形勢下,黨員利益訴求和思想認識都呈現出更復雜、更多變的態勢,這就要求黨內政治生活必須遵循政治首位的原則,圍繞當前黨的中心任務進行,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維護黨的團結統一。
(三)與時俱進原則
恩格斯曾說,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這些理論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很顯然,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標志。黨內政治生活從來都是復雜多變的,尤其是在當前,世情、國情、黨情都發生著深刻變化,黨面臨著“四大考驗”“四種危險”,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涌現。進一步抓好黨內政治生活,就必須遵循與時俱進的原則,創新黨內政治生活的理論,絕不能因循守舊,要將以往的經驗與現實情況相結合,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新手段,解決新問題,不斷豐富和創新黨內政治生活的實踐。
三、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關鍵環節
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必須認真總結和科學運用歷史經驗,準確把握時代特征,立足當前實際,按照黨內政治生活的自身要求和規律,把握好工作的關鍵環節,切實使黨內政治生活在全黨嚴肅認真地開展起來。
(一)推動黨的組織生活制度化、經常化、規范化
黨的組織生活制度化、經常化、規范化是嚴格黨內政治生活的保障。完善黨的組織生活,重在落實制度,貴在保持經常。一要加強組織生活的嚴肅性,認真貫徹黨章要求,貫徹關于規范組織生活的各項規定,真正把“三會一課”、談心交心、思想匯報、民主生活會、領導干部過雙重組織生活、民主評議黨員等有效做法落實好,保證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做到每個黨員干部不論職務高低、資歷深淺、成就大小,都必須嚴格堅持黨內組織生活制度,不允許有游離于組織之外的特殊黨員。二要著力彰顯組織生活的政治性,特別是在樹立崇高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提升精神境界上下功夫,增強黨員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意識,引導每個黨員牢固樹立起法律底線、紀律底線、政策底線、道德底線,守好自己的政治生命線,做人、處事、用權系好安全帶。三要切實提高組織生活質量,內容、形式上要創新,盡量貼近黨員、貼近時代、貼近工作,使組織生活富有針對性、實效性,提高吸引力、感染力,支持利用4G網絡、大數據等技術,依托微博、微信等新媒介,聯合不同領域、不同單位的多個黨支部共同開展活動,發揮不同支部和黨員的優勢和特長,做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受益,提高組織生活的開放性、互動性。
(二)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是迄今為止最先進的政黨組織制度,是我們黨和國家的根本組織制度和領導制度,是黨組織永葆生機活力的法寶,也是我們黨組織優勢的根基所在。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最根本的就是認真執行民主集中制,著力解決一些發揚民主和正確集中不夠的問題,既要防止“決策一言堂、用人一句話、花錢一支筆”的現象,又要杜絕分散主義、各自為政的情況。一要堅決維護集中統一。黨的集中統一是黨的力量所在,也是執行民主集中制的應有之義。特別要強調維護中央權威,始終堅持“四個服從”,個人服從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服從上級、全黨服從中央,最重要的是全黨服從中央,始終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向中央基準看齊,堅決做到思想看齊、政治看齊、行動看齊。二要注重堅持集體領導。集體領導是民主集中制在黨的領導制度上的具體體現,是黨委形成堅強領導核心的重要組織基礎和制度保證。班子成員之間要強化集體領導觀念,堅持黨委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凡屬重大問題必須嚴格按照組織程序,經過黨委民主討論,充分醞釀,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集體做出決定,個人不得專斷。三要積極發展黨內民主。黨內民主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屬性,也是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的基本要求和基本途徑。要進一步推進和完善黨務公開制度,充分吸收黨員參與各級黨委決策的全過程,鼓勵黨員放下“思想包袱”,積極建言獻策,提高黨員參與黨內事務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營造黨內民主的良好氛圍。
(三)切實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的銳利武器
斯大林對于批評和自我批評曾經反復做出過十分精辟的闡述,他指出:“我認為我們需要自我批評就像需要空氣和水一樣。我認為沒有自我批評,我們的黨就無法前進,就無法割開我們的膿瘡,就無法消滅我們的缺點。”[5]7毛澤東也在1937年寫的《矛盾論》中將“批評和自我批評”作為解決共產黨內部矛盾的方法提了出來。后來,毛澤東又將其與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一并概括為中國共產黨人的三大優良作風。誠然,批評與自我批評不僅僅是解決黨內矛盾的方法,而且是加強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環節,每一名黨員通過嚴肅認真的批評與自我批評,在思想和作風上得到了自我與他人的深刻剖析,這正是嚴肅黨內政治生活之“嚴”的實質意義。一要堅持黨性原則。要把批評與自我批評放到維護黨的事業和人民利益的高度,面對違背黨性原則的現象,敢于堅持原則,敢于批評制止,不當老好人,不怕得罪人,要反對黨內生活中“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一團和氣,本著“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團結同志”的目的,把批評與自我批評看成是一劑苦口良藥。二要堅持實事求是。在批評與自我批評過程中,要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有什么問題,就指出什么問題;是什么程度的問題,就批評到什么程度。不能主觀臆斷,以成見偏見看人,將批評視為打擊報復的手段,甚至將批評扭曲為批判;或者自我批評不痛不癢,甚至將自我批評轉化成自我表揚。三要堅持出于公心。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要堅決做到站在黨和人民的立場上,秉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不摻雜任何私心、不裹挾任何私欲、不謀取任何私利,本著對自己負責、對同志負責、對事業負責的態度,把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嚴肅性、尖銳性和科學性有機結合起來,才能真正解決黨內政治生活存在的突出問題,全面凈化黨內政治生態,形成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7-02(2).
[2]習近平.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4-10-09(1).
[3]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斯大林選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