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程+肖立東+高文舉
摘 要:鼓勵大學生進行社會實踐,不僅提高自身素質,還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黑龍江東方學院外國語學部結合特殊時間節點,連續三年全員化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突出“紅色”主旋律,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自覺地接受愛國主義教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理解“中國夢”,傳遞正能量,不僅進一步發揮社會實踐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而且成為學生提高服務意識、加強理論學習、增強社會責任感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社會實踐;愛國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中圖分類號:G641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2-2589(2016)12-0227-02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服務、為人民服務,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1]35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高校深化教育的改革和發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著新的工作機遇和要求。
愛國主義教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進行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任務。2014年暑假起,黑龍江東方學院外國語學部結合自身共青團工作實際情況和文科專業特色,開展全員化、課程化、學分化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突出“紅色”主旋律,開展“家鄉所在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現狀調查研究”和老戰士的尋訪活動。同學們在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中自覺地接受愛國主義教育,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八字真經”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學習理解“中國夢”,傳遞正能量。此社會實踐活動,不僅進一步發揮了社會實踐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而且成為學生提高服務意識、加強理論學習、增強社會責任感的重要途徑。
一、實踐主題的提出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指出:“社會實踐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環節,對于促進大學生了解社會、了解國情、增長才干、奉獻社會、鍛煉毅力、培養品格,增強社會責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近幾年,黑龍江東方學院外國語學部堅持利用寒暑假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有的規定主題,比如“感悟十八大,青春正能量”“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有的由學生自選主題。2014年暑假起,黑龍江東方學院外國語學部開展全員化、課程化、學分化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1994年國家頒布《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開始建設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對全社會尤其是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至2014年恰逢二十周年。2004年,中宣部、中央文明辦、國家發改委、教育部、民政部、財政部、文化部、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和全國婦聯等十部委提出《關于加強和改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工作的意見》,至2014年恰逢十周年。201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2016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結合重要時間節點,考慮到同學們開展社會實踐的可操作性和意義性,避免使社會實踐流于形式,外國語學部連續三年開展“家鄉所在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現狀調查研究”,真實了解各地,尤其是黑龍江省各地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工作的加強和改進情況與基地發揮作用的真實實效,一起感受改革開放的發展成果,把握和理解國家加強和改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工作的政策舉措。連續兩年開展老戰士的尋訪活動,使同學們銘記歷史,珍惜現在,將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牢記在心,傳承于行,弘揚光榮革命傳統,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二、實踐活動的開展
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是黑龍江東方學院外國語學部共青團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原有實踐活動的基礎上,學部結合新形勢,創新人才培養,開展“家鄉所在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現狀調查研究”和老戰士的尋訪活動,不僅促進了大學生理論學習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提高個人綜合素質和愛國熱情,還增強了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細致思考和系統安排,是保證實踐活動順利進行和達到預期效果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
1.學部高度重視
布置實踐活動前,學部高度重視,多次召開黨總支、團總支和所有輔導員碰頭會,總結經驗,研究部署實踐活動。實踐活動前,為了提高同學們的認識,高度重視實踐活動的意義,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更好地完成實踐活動,學部組織所有同學召開動員會和培訓會,建立微信群和QQ群,給予學生具體的指導,激發大家參與熱情,重點強調安全意識、大局意識、團隊意識、服從意識。
2.打破界限分組
為了充分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方便各小組順利完成實踐活動,外國語學部打破專業、班級界限,將所有學生全部按照家鄉所在地進行分組,每8-10人一組,組成哈爾濱、齊齊哈爾、大慶、綏化、牡丹江、雙鴨山、伊春、佳木斯、鶴崗、雞西、內蒙古、遼寧吉林、河北天津等小分隊。
3.指導教師對接
每支小分隊配備指導教師兩名:一名為聘請的學校基礎部思想政治理論教研室教師作為調研導師,另一名由團總支書記、輔導員、班主任或專業教師擔任,作為實踐導師。調研導師負責指導小分隊開展調研活動、撰寫調研報告,并評閱調研報告。實踐導師負責指導小分隊開展實踐活動,負責評閱實踐記錄和心得。兩項成績均合格,學生獲得1個必修學分。若有一項成績不合格,需第二年參加補考。所有指導教師均結合自己的家鄉所在地,依據就近和自愿原則,與各地的小分隊進行對接。
4.制定相關文件
結合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主題和實際情況,外國語學部先后制定了《外國語學部暑期社會實踐實施辦法和相關要求》《調研報告撰寫要求》《暑期社會實踐個人成績量化表》,方便同學們在開展實踐活動、撰寫調研報告、成果匯總時有章可循;編印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調查問卷》《共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協議書》《紅色經典宣傳員聘書》,方便同學們開展調查,在有條件的情況下,與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簽訂共建協議,聘請老戰士為“紅色經典宣傳員”,以便長期共建和服務;匯總了《黑龍江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列表》和現有老戰士資源,開具《暑期社會實踐專用介紹信》,方便同學們開展實踐活動。
5.適時宣傳報道
大學生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務求實效,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協調新聞單位采訪報道,為活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通過微信、微博、qq群、學部主頁等各種宣傳方式,積極主動地開展宣傳報道,及時展示實踐成果,總結材料,交流經驗,推動實踐活動不斷深入開展。先后得到中青網、團省委學校部、滿洲里市委、賓縣電視臺等媒體的采訪報道,并得到團中央書記處傅振邦書記的重要批示。
三、實踐結束的總結
將典型成果以多種形式進行宣傳,可以進一步鞏固和深化實踐活動的育人效果和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激發更多的學生投身到這項活動中,為接下來活動的更好開展營造良好的氛圍與環境。黑龍江東方學院外國語學部在活動階段性結束后,積極進行總結、表彰。
首先,認真審查所有小分隊上交的調研報告、實踐記錄、心得體會、電子版支撐材料、書面證明和協議書,根據制定的相關要求和《個人成績量化表》,細化打分,公正地給出小分隊和個人分數。
其次,召開總結匯報會和座談會,匯總文字、照片、視頻等相關資料,交流好的經驗,尋找現有的不足,明確改進方向。學生們通過多媒體展示、情景劇表演、口頭講述等方式,從社會實踐的前期準備、過程及內容、效果及意義、收獲和感想、存在的問題等,詳細匯報他們實踐活動的成果、經驗和感受。
最后,召開表彰大會,評選出在實踐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個人和集體。為了更好地宣傳實踐成果,充分利用各種網上和網下媒介,開辟專題、專欄,采訪報道學生們在實踐活動中的生動事跡和感人故事,提供精神引領和感召,繼續激發學生們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熱情。
四、實踐成果的展示
外國語學部連續三年開展全員化暑期社會實踐,積累了很多社會實踐成果。走訪了187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尋訪到21名老戰士,直接調研對象近萬人,完成調研報告、實踐報告、實踐日記和學生心得兩千多份。通過學生們的實踐,促成學部與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簽訂了五十六份共建共育協議,達成長期合作共識。社會實踐的規模、深度和影響不斷擴大,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和熱烈反響。
通過統計問卷調查結果顯示,77.04%的同學對家庭所在地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完全了解或了解一些,只有24.76%的同學認為學校組織參觀教育基地的次數足夠多,60.92%的同學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不應該收費等等。
大學生肩負著黨和國家的歷史重任,社會實踐是大學生學習社會知識的重要渠道、實踐服務宗旨的重要陣地。面對新形勢,高校共青團組織和一線團干部組織大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應該緊跟時代步伐,密切聯系時代發展形勢。黑龍江東方學院外國語學部以這樣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為契機,探索共建共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一舉兩得;尋訪老戰士,聘任“紅色經典宣傳員”。實踐活動中,學生們主動地接受了一次愛國主義教育,自覺地踐行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重溫了戰爭的殘酷,也更加明白了身上的重任,更深刻地體會到個人夢與“中國夢”的唇齒相依,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傳遞正能量,最終使大學生成為合格的共產主義接班人。通過學生努力,外國語學部與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簽訂共建共育協議,拓展了社會實踐平臺,創新了人才培養,充分發揮基地的教育作用和豐富的資源優勢,方便對學生進行生動教育和直觀教育,促進精神文明建設和校園文化建設。
參考文獻:
[1]胡錦濤. 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