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惠琴
【摘要】作為老師,如何幫助學生調整“壞情緒”,適應集體生活?對此本文探討了如何讓學生調整“壞情緒”,適應集體生活,讓班級發揮更大效能的方法。
【關鍵詞】情緒;班級;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如何為學生營造一種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學生為什么會產生“壞情緒”,教師又應該如何引導等一直都是我特別關心的問題。與學習成績、身體健康等相比,小學生的情緒問題常常被老師、家長忽略。人們總是認為小孩子賭個氣、發個小脾氣是情理中的事,甚至根本不算事。但是,每一個小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都會由于教育方法不當、家庭重大變故等種種原因,或多或少地產生一些情緒問題,如果不及時地加以教育、引導,則很可能會引發性格的偏執,對其人格的形成及人生的發展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如果情緒問題過于嚴重,還會導致小學生的各種逆反及過激行為,如說謊、逃學、打架,甚至自殘和自殺。因此,小學生的情緒問題應該得到足夠的重視。作為老師,如何幫助學生調整“壞情緒”,適應集體生活,我通常是這樣做的。
一、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評比欄是我們老師通常采用的一種促進學生發展的方法。而我用30多張不同的笑臉取代學生的姓名,用“陽光 快樂 自信”作為班訓設計于評比欄上方,配以其他圖案制作了一張評比表。學生在關注自己各方面表現的同時,良好的情緒也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二、教師的影響
常聽一些老師說“怎樣的班主任會帶出怎樣的班級”“學生是老師的鏡子”。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當我們一臉陽光地走進教室時,學生們的心情就會很舒展、很輕松;當我們一臉怒氣地走近他們時,學生們則噤若寒蟬,生怕自己撞到老師怨氣的槍口上;當我們在課堂上以真誠的語氣肯定學生,以贊賞的眼光激勵學生,他們的心里會充滿幸福與喜悅,表現得很興奮;我們指責、挖苦、嘲諷學生,則無疑是給他們心靈的天空蒙上一片沉重的烏云。
對于我們每一個人作為教師的人來說,好情緒像陽光一樣,有很強的輻射作用,可以讓整個學生的情緒都燦爛起來,同樣,壞情緒更像是非典病毒一樣四處傳播,讓學生感受到巨大的恐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是組織者、領導者,是聯系全班學生的樞紐。因此,教師一個人情緒的好壞,影響的不是幾個人,而是幾十個學生的情緒,其影響力之大不言而喻。只有當我們能夠由衷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心中充滿對生活的熱愛與柔情,才能自然、真誠地帶給學生細膩的關懷和光明的未來。在每一天的班級事物處理中,如果我們能不急不躁不抱怨,欣然從容地安排每一項工作,就能潛移默化地把陽光傳遞,在塑造學生性格的同時,也提高了自己的性格修養。
三、讓班會促其改變
作為教師,我們要讓班會發揮最大的效能。班會是給學生提供的一個良好機會的活動,使他們能夠在一個相互尊重、相互關心的氛圍里加入到集體中來彼此交換自己對事物的看法和意見;班會是可以讓學生從事鼓勵、聆聽、獨立思考、共同決策、制定行動計劃、實施評價等實踐活動的一個自主空間;班會是學生之間享受彼此的陪伴、分擔彼此的憂愁以及分享彼此樂趣的空間。
在那節《把壞情緒丟進垃圾桶》的班會課上,孩子們通過角色扮演、暢所欲言、哈哈鏡等活動,知道了壞情緒對自己和他人的影響。“最后到了跟壞脾氣說再見的時候了,請每個小朋友在紙上寫下自己所有的壞情緒,然后將這些壞情緒扔進垃圾桶,代表從此和壞情緒說byebye!”在班主任的號召下,小朋友們一鼓作氣將“壞情緒”丟進了垃圾桶。我想在這種形式的背后,孩子們也學著調整自己“壞情緒”的方法。
四、教給學生一些情緒調控的方法
(一)保持愉快的情緒
產生消極情緒時,去尋找生活中的快樂人,和他們交朋友,請教快樂之道,積極調整自己的情緒,調整的時間越短,對身心、學習越有利。1.建立適當的需要。教師要幫助小學生確定符合他們實際情況的奮斗目標,切忌期望過高;要引導他們實事求是,不作非分之想,不苛求自己,尤其是優等生或爭強好勝的小學生,不要為小事而過于自責,凡事要放寬心,想得開。2.尋找樂趣。教師要讓小學生保持兒童天真爛漫的個性,對各種活動都傾注熱情,積極參與,享受生活的樂趣。小學生還要培養自己廣泛而穩定的興趣,從中獲得快樂。3.自信。自信是保持愉快情緒的重要條件。教師要教會小學生看到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學會悅納自己、欣賞自己、肯定自己,做到不自卑、不自憐、不自責。要相信每個學生都有他可愛和可造就的一面,要經常肯定他們,鼓勵他們。
(二)控制和調節消極的情緒
1.宣泄調控。宣泄調控就是當人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而產生消極情緒時,把它釋放出來。有直接和間接兩種方式。直接宣泄即針對引發情緒的刺激來表達情感,間接宣泄是通過其他途徑使情緒得到釋放。教師要教會小學生在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時,可以自己痛哭一場或把心中的不平事向教師、家長或好朋友說出來,請他們開導,也可以在他們面前哭一哭,以減輕心理壓力。
2.遺忘調控。遺忘調控就是當某種事情引起你的消極情緒時,最好能把這件事盡快地遺忘掉,不要老去想這件事。不愉快的情緒郁積于心,耿耿于懷,放不開,丟不下,只能使這種消極情緒不斷蔓延且日益加重,久而久之會影響身心健康,影響學習。所以,教師要教會小學生善于遺忘消極情緒。
3.轉移調控。轉移調控就是當人處于消極的情緒狀態時,可做一些別的事情,通過注意力轉移而使消極情緒得到緩解。教師要教會小學生在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時,不要老想這件事,可以看電影、打球、下棋、唱歌、畫畫等,通過其他活動來緩解消極情緒。
情緒輔導并不僅僅意味著幫助孩子宣泄排解劇烈情緒,同時還能做到幫助學生正確面對自己,正確面對自己的情緒失常狀況,使學生在學習知識之外,學習如何將自己的心理調至最佳狀態。學會寬容,學會交往,繼而可以有更多的朋友,更廣闊的空間。自己也會生活得很快樂。
我深知以上這些方法遠遠不夠,在調控學生“壞情緒”這個問題上我還有許多要思考、要學習的地方。總之,班主任在學生情緒失調時若懂得將學生快速引回正常心態,將決定著學生能否更好地學習、生活。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