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霞
側支循環對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療后心功能的影響
王朝霞
目的分析側支循環對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療后心功能的作用。方法選取2013年1月—2017年1月來我院就醫的68例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34例,研究組患者采用側支循環,對照組患者無側支循環,對比兩組患者術后心功能情況。結果研究組患者術后左室射血數值高于對照組,患者恢復后研究組患者的室壁瘤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側支循環能有效保護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
側支循環;急性心肌梗死;治療;心功能
側支循環是為了解決人體某一部分血管輸配受阻,構造旁路血管,利于人們體內血液循環順暢。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狀動脈閉塞,血液運行受阻,心肌因局部缺血導致壞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發病較為突然,及早發現及時治療,縮小梗死面積,維護心臟功能[1-2]。當前醫者在救治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時采用側支循環,恢復血液循環系統,現對比分析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側支循環術后心功能狀況,報告如下。
選取2013年1月—2017年1月前來我院就醫的68例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研究組男20例、女14例,平均年齡(60.2±5.4)歲;對照組患者男24例、女10例,平均年齡(61.5±5.8)歲。經醫院嚴格檢查,如心電圖檢查、心肌酶指標及臨床癥狀患者均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心肌梗死位置等臨床資料均保持同質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用以對比研究。
患者入院后先對其進行詳細檢查,確定患者的病情、體質及有無病史,建立患者檔案,整合患者的檢查報告,如患者的心電圖檢查報告、體檢資料、治療方案,檢測患者體內肌鈣蛋白和行心肌酶情況。所有患者均行冠狀動脈造影術,研究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實施側支循環,術后觀察兩組患者的心臟超聲檢查結果、心電圖變化、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再次梗死發生率。如術后24 h觀察患者的心臟超聲檢測結果,分析手術療效。術后30 d對患者進行全面檢查,判斷側支循環的作用。通過數據信息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身體恢復情況及并發癥發生率。
對比兩組患者術后心肌梗死反復情況、心臟超聲檢查、患者左心室射血情況、室壁瘤出現率。
本次研究涉及的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20.0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患者心臟超聲檢查結果顯示術后24 h內研究組患者左心室射血指數高于對照組,研究組(56.7±6.8)%,高于對照組的(46.8±7.4)%,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颊咝g后24 h內室壁瘤的出現率研究組17.65%(6/34)低于對照組32.35%(11/34),但數據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961,P=0.161)。隨訪工作結果顯示,術后30 d,研究組患者左心室射血指數為(58.31±7.25)%,對照組患者左心室射血指數為(47.85±7.69)%,組間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5.771,P=0.000)。就室壁瘤出現率而言研究組[14.7%(5/34)]低于對照組[52.94%(16/3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顯示,近年來我國民眾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當前每年全球約1 700萬民眾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一半以上死于急性心肌梗死,作為冠心病的常見類型,一旦動脈血管出現硬化、管道狹窄閉塞勢必會引發心肌缺血,滋生心肌壞死威脅著患者的人身安全[3-5]。隨著醫療衛生事業的進步,人們改進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療方法,借用側支循環有效減少患者心肌梗死的面積,構造新的血管旁路,以便血液能通過人工建立的旁路血管恢復血液循環,保證患者體內血液運行順暢,減少因運行不暢致使心肌缺血發生壞死問題[4-9]。對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實施側支循環進行治療雖然該方法推行時間較長,但學術界對其仍有不同的看法,如有研究顯示高度側支循環患者死亡率低于無側支循環或側支循環差者(P<0.05),但也有研究者表示有側支循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反而高于無側支循環患者,通過多次試驗表明兩組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結果存在差異多是由于未提前確定患者情況,選用樣本和實驗方法有異。現選用2013年1月—2017年1月來我院就醫的68例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保證患者臨床資料的同質性,患者在接受治療時,確定其血管閉塞時間嚴格限制治療過程,確保研究結果無異議。對比分析兩組患者就醫接受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療后心功能恢復情況,術后24 h和30 d后觀察心臟超聲檢查結果,研究組患者左心室射血指數均高于對照組,室壁瘤出現率研究組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即側支循環能有效保護患者的心肌。
[1] 朱華剛,賈若飛,孟帥,等. 側支循環對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療后心功能的影響[J]. 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2014,23(3):149-152.
[2] 李斌,夏勇. 側支循環對ST段抬高心肌梗死直接PCI患者N端腦鈉肽前體及心功能的影響[J]. 中國心血管病研究,2016,14(10):895-899.
[3] 賈敏,劉震,羅義,等. 缺血后適應對急診介入治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灌注及預后的影響[J]. 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6,10(12):1732-1736.
[4] 劉海偉,韓雅玲.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療的急緩之擇 [J]. 醫學與哲學,2012,33(2):44-45.
[5] 于海俠,陳治國.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療方式與血清腦鈉肽水平的變化[J]. 內科急危重癥雜志,2013,19(3):173,178.
[6] 侯勝男,崔連群. 側支循環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預后的影響[J]. 山東大學學報(醫學版),2015,60(12):47-50.
[7] 鄭振國,朱皓,王俊杰,等. 冠狀動脈靶血管楔壓測定法評價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狀動脈側支循環形成對心肌存活程度的影響[J]. 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13,36(31):15-18.
[8] 崔艷菁. 探討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急救和治療措施[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1):44-45.
[9] 冀宏玉. 阿托伐他汀治療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療效及對血脂水平的影響分析[J].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18):90-92.
Effects of Collateral Circulat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fter Reperfusion in Patients With ST Segment Elevatio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WANG Zhaoxia The Second Internal Medicine Department, Shuangyang District Hospital of Changchun City, Changchun Jilin 130600, 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collateral circulat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fter reperfusion therapy with ST segment elevatio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MethodsWe selected 68 patients with ST segment elevatio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who came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7,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34 case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underwent collateral circulation, the control group of patients without collateral circulation, the cardiac function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ResultsThe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rat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after recovery of ventricular aneurysm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 < 0.05).ConclusionCollateral circulation can effectively protect the heart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ST segment elevatio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llateral circuiatio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treatment;heart function
R541
A
1674-9316(2017)22-0073-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7.22.036
吉林省長春市雙陽區醫院內二科,吉林 長春 13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