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素勤
老年臥床患者實施壓瘡安全管理效果探討
張素勤
目的對老年臥床患者實施壓瘡安全管理的效果進行觀察。方法將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老年臥床患者84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n=42)及研究組(n=42)。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研究組在此基礎上實施壓瘡安全管理,對比兩組患者壓瘡發生率及護理滿意度。結果研究組壓瘡發生率要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滿意度要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老年臥床患者護理過程中,通過實施壓瘡安全管理能夠有效降低患者壓瘡發生率。
老年臥床患者;壓瘡;安全管理
壓瘡是由于局部組織長期受壓,出現持續性缺血、缺氧或營養不良所造成的組織潰爛壞死,多發生于長期臥床、生活自理能力較差的老年患者[1]。相關統計表明,住院老年臥床患者壓瘡發生率為10%~25%[2],壓瘡會對患者治療、康復產生嚴重影響,不容忽視。為進一步預防老年臥床患者發生壓瘡,我院對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2例老年臥床患者采取了壓瘡安全管理,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老年臥床患者84例作為臨床研究對象,并采取隨機數表法分為研究組(n=42)及對照組(n=42)。研究組中男24例,女18例,年齡為60~75歲,平均年齡為(67.9±4.7)歲,住院時間為5~32 d,平均住院時間為(13.1±2.9)d;對照組當中男25例,女17例,年齡為61~74歲,平均年齡為(67.2±4.5)歲,住院時間為4~34 d,平均住院時間為(13.8±3.1)d。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住院時間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包括生命體征監測、心理護理、常規健康教育、飲食指導、一般性護理風險管理等,研究組在此基礎上實施壓瘡安全管理,具體如下:(1)成立壓瘡安全管理小組。由護士長擔任組長,小組成員包括責任護士及治療師。通過文獻查詢、小組探討以及患者病情資料分析,制定出個性化壓瘡安全管理方案。(2)壓瘡評估。結合Branden壓瘡標準來評估其是否屬于壓瘡風險高發人群[3]。評分為12~18分存在發生壓瘡危險;評分≤12分為壓瘡高危患者,評分愈低說明患者發生壓瘡的可能性愈高。對壓瘡風險高發人群給予重點關注,強化壓瘡安全管理。(3)皮膚護理。每日協助患者溫水擦浴,保持皮膚干燥、清潔。對于大小便失禁者,協助其清潔肛周及陰部。陰部適當撲爽身粉。肛周皮膚出現破潰時,可噴灑潰瘍粉。(4)體位護理。平臥需抬高床頭時通常不高于30°,半臥位時足底墊枕屈髖30°[4],并在髖窩下墊軟枕,協助患者每日進行主動或被動全范圍關節活動,肢體處于功能位。協助患者定時改變體位,適當翻身,2~3 h翻身1次,翻身時盡量避免拖、拉、拽,可應用足踝和足跟保護墊進行保護。通過應用電動防褥氣墊、水墊及大浴巾等緩解局部受壓部位的壓力及剪應力[5]。
對兩組患者壓瘡發生率及護理滿意度情況進行對比。滿意度采取院內自制調查表統計,調查表由20個子項目構成,共計100分。很滿意:評分≥85;較為滿意:70≤評分<85;不滿意:評分<70。滿意度=(很滿意+較為滿意)/總例數×100%。
本研究相關數據采取SPSS 15.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均用表示,采取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取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壓瘡發生率為4.76%,對照組為19.04%,研究組壓瘡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患者壓瘡發生率比較[n(%)]
研究組滿意度為97.62%,對照組為80.95%,研究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如表2所示。

表2 兩組患者滿意度對比[n(%)]
老年臥床患者是壓瘡發生率較高的一類群體。由于老年臥床患者年齡偏大,身體機能有所下降,再加上原發疾病的影響,若出現壓瘡,創面愈合較為困難[6],不僅會影響原發性疾病治療,還會威脅到患者生命健康。通過實施壓瘡安全管理,能夠使壓瘡護理規范化。特別是對于壓瘡風險高發人群可給予重點護理,避免了護理的盲目性與被動性[7-8]。患者入院后先對其進行壓瘡評估,根據其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的壓瘡安全管理方案,構建出一個標準化的壓瘡護理流程。通過皮膚護理、體位護理等能夠有效降低壓瘡發生風險。
結合本研究結果來看,研究組壓瘡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與相關研究結果相似[9]。由此可見,對老年臥床患者實施壓瘡安全管理能夠有效降低壓瘡發生率,為患者提供更為滿意的護理服務。
[1] 鄧霞,曾穎,汪敏. 壓瘡安全管理在101例老年臥床患者壓瘡預防中的應用 [J]. 重慶醫學,2013,42(1):109-110.
[2] 黃潔. 集束化護理管理在神經內科老年壓瘡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 [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9(19):148-149.
[3] 唐曉艷. 集束化護理管理應用于老年患者壓瘡護理中的探究[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6,37(29):3739-3740.
[4] 陳曉青,吳愛蘭,朱玲. 規范化管理在降低老年高危壓瘡患者發生率中的應用[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1):125-126.
[5] 劉娜娜,崔紅梅. 品質管理圈活動在預防老年住院患者壓瘡發生的作用[J].實用醫藥雜志,2013,30(12):1118.
[6] 申景芳. 程序化壓瘡管理對老年股骨骨折患者的護理干預效果分析 [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8):226-228.
[7] 夏駿麗,葉東花. 加強老年危重癥患者的壓瘡護理管理[J]. 中醫藥管理雜志,2016,24(6):165-166.
[8] 段峰,李淼,王順英. 延伸護理對壓瘡患者的影響分析[J].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8):197-198.
[9] 李靜. 壓瘡安全管理在老年臥床患者壓瘡預防中的應用[J]. 中國社區醫師,2016,32(17):179-180.
Effect of Safety Management of Pressure Ulcer in Elderly Bedridden Patients
ZHANG Suqin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Xiamen Municipal Welfare Center, Songbai Hospital, Xiamen Fujian 361012, 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safety management of pressure ulcer in elderly bedridden patients.Methods84 elderly bedridden patients from December 2014 to December 2016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42) and study group (n=42).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given safety management of pressure ulcers on the basis of control group. The incidence of pressure sore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The incidence of pressure sores of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ConclusionIn the course of nursing of elderly bedridden patients, the pressure ulcer safety managemen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ressure sores.
elderly bedridden patients; pressure sores; safety management
R473
A
1674-9316(2017)22-0197-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7.22.101
廈門市福利中心松柏醫院內科,福建 廈門 36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