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3D打印材料及應用發展戰略研究” 咨詢項目啟動會在京召開
2017年3月25日,由周廉院士擔任總負責人的“中國3D打印材料及應用發展戰略研究”咨詢項目啟動會在北京工大建國飯店成功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廉、關橋、盧秉恒、江東亮、戴尅戎、王華明、李仲平、王玉忠、毛新平,中國工程院吳國凱副秘書長,中國工程院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辦公室王愛紅主任,以及來自全國近50家單位的100余位專家出席了會議。南京工業大學常輝教授主持了啟動會。
3D打印,似乎短短數十載就從科幻小說走向了現實生活。它精確、高效、節約資源、降低成本,最重要的是賦予我們極大的自由度,實現我們對未來無窮的想象。近年來,我國金屬增材制造技術在大型復雜承力構件等很多領域都已處于國際領先水平。與此同時,激光與電子束等打印技術的發展也突飛猛進,并在航空航天與生物醫療等領域實現了一定的推廣和應用。但作為3D打印的物質保障與關鍵支撐,3D打印材料仍是制約我國3D打印產學研快速發展的瓶頸。
有鑒于此,由周廉院士牽頭,2017年在中國工程院批準立項“中國3D打印材料及應用發展戰略研究”咨詢項目,項目計劃用時一年。
項目總負責人周廉院士詳細闡述了項目背景、工作目標、工作內容、工作要點,并對項目計劃與安排、項目參加單位及人員做了細致部署。周廉院士指出,3D打印技術的發展非常迅速,國內外涌現出很多創新思想,其發展速度已超乎想象,并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最近美國波音公司將3D打印技術應用于飛機葉片制造、惠普公司將搭建3D打印原型設計的開放平臺,這些成果都是標志性的工作。我國“十三五”規劃和“中國制造2025”計劃都給予了3D打印領域大量資金支持,并創建了很多國家重點實驗室。周廉院士認為,3D打印在尖端制造行業中巨大的應用潛力,是吸引各國目光的主因。據調研,2017年全球共計舉辦過90個3D打印領域的國際會議,分別由24個國家組織承辦。尤其是歐洲,在該領域儲備了十分龐大的信息量。如果我們能夠以一個項目組的形式來具體了解、掌握和消化國內外動向,并給政府提供一些建議,將對整個國內3D打印的發展起到積極作用,這就是申請這個項目的意義。
周廉院士指出:3D打印技術的基礎研究對于潛在應用的發掘具有重要意義,希望能在基本概念和原理上深入研究。3D打印未來的發展方向一定是向著高性價比、重大工程應用的方向前進。
與會院士和專家紛紛表示本項目將對整個產業鏈的發展產生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① 3D打印最大的創新之處并非技術本身,而在于消除傳統工業中設備與工藝的限制,賦予我們一種新型思維模式;② 3D打印應重點向個性化、高性價比、結構復雜、傳統加工技術難以制備的精密構件方向發展;③ 3D打印需要超越現有傳統材料的“3D打印專用材料”,以適應3D打印打破常規的制備方式,這對整個材料科學的發展與突破也是一個推動力,尤其將助推高分子材料和復合材料的科研發展。
中國工程院吳國凱秘書長指出,希望進一步聚焦國家戰略需求,緊跟、瞄準國際發展前沿,為國家的重大決策提供準確、前瞻、及時的建議,所以工程院一直非常重視這項工作,將大力支持項目開展。
最后,咨詢項目組各組長就未來各階段工作的開展和實施分別表態。會務組安排與會專家及代表參觀了北京工業大學3D打印中心。
(本刊通訊員 吳 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