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
山東省城陽區第二人民醫院,山東青島 266112
兒科病房醫院感染危險因素及預防研究
孫曉
山東省城陽區第二人民醫院,山東青島 266112
目的 探討兒科病房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及預防措施。方法 以該院兒科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間收治的95例發生醫院感染的患兒為研究對象,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總結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并提出相應的預防措施及建議。 結果 兒科病房醫院感染的管理工作還不健全,在制度管理、人員控制、環境消毒及抗菌藥物應用等方面,存在著較明顯的問題,應該引起充分的注意。結論 為消除危險因素,提高預防和控制力度,應該加強對兒科病房醫院感染的管理,保障患兒的生命健康。
兒科病房;醫院感染;危險因素;預防措施
近年來,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兒科病房出現醫院感染的幾率不斷增加,這不僅增加了患兒身體和心理上的痛苦,還引發了資源浪費的情況,激化了醫患矛盾,不利于醫院的正常運行。兒科病房和其他科室相比,其患者病情比較特殊,出現醫院感染的幾率較高[1],因此,應該加強對該科醫院感染危險因素的分析,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達到更好的預防和控制效果。該文以該院近期收治的95例發生醫院感染的患兒為研究對象,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兒科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間收治的95例發生醫院感染的患兒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兒50例,女性患者45例,年齡1個月~13歲,平均年齡(6.5±1.9)歲。
1.2 方法
對95例發生醫院感染患兒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包括患兒的基本信息、原發病、感染類型及程度、抗生素使用情況及住院時間等,分析引發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并提出相應的預防措施。
兒科病房醫院感染的管理工作還不健全,在制度管理、人員控制、環境消毒及抗菌藥物應用等方面,存在著較明顯的問題,應該引起充分的注意。
3.1 制度不健全
由于重視程度不足,很多醫院并沒有建立完善的醫院感染管理制度,導致組織機構不健全,相應的措施無法及時落實。部分醫院雖然發布了醫院感染控制和管理制度,但是內容沒有針對性,實施難度較大。另外,醫院宣傳力度不足,沒有及時對醫護人員進行規范和引導,導致醫院內部預防感染的意識較薄弱,缺乏應用的控制意識。
3.2 人員流動量大
兒科病房患兒大多是獨生子女[2],因此常有多名家長陪護,探視人員比較多,導致病房內人員流動量大,環境嘈雜,空氣污染嚴重。患兒本身抵抗力較差,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善,很容易受病原菌的影響,引發各種感染事故。按照要求,1例患兒最多有2~3名陪護人員,但是顯然,很多家屬并沒有完全遵循這一點,這是導致醫院病房環境質量差的根本原因。
3.3 通風及消毒不徹底
大多數兒科病房面積小,床距較窄,加上很少開窗通風,導致室內空氣污濁,細菌數量較多。在高峰期時,患兒的數量明顯增多,通常需要加設床位,導致病房內人員密集,空氣不流通,增加了消毒和清理的難度,也給兒科患兒埋下了安全隱患。另外,按照要求,醫院保潔人員應該定時消毒病房,更換患兒的床單和被褥,但是由于培訓力度不足,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導致消毒工作不到位,容易留下衛生死角,增加交叉感染的發生幾率。
3.4 不合理使用抗菌藥物
當前,抗菌藥物已經成為了兒科疾病治療中的常用藥物,其目的在于促進患兒康復,減少致病菌的數量,縮短住院時間,但是,由于藥物使用不合理,用藥劑量偏多,導致抗菌藥物濫用,不僅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還影響了患兒的正常恢復效果,引發內源性感染,給臨床治療增加了難度。不合理用藥已經成為了臨床上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這值得醫護人員深入思考。
4.1 加強健康宣教
為了最大限度的減少醫院感染事故的發生,醫護人員應該加強對患者家屬的健康宣教,使其明確醫院感染發生的原因及預防方法,提高家屬的衛生意識和健康意識,避免人員流動量過大的情況,取得患兒家屬的主動配合。此外,醫護人員在交流和溝通過程中,還應該注意規范家屬的不良衛生習慣,督促患者家屬盡快改正,避免對患兒造成影響。健康宣教是非常關鍵的,它不僅能夠減少醫院感染的發生次數,還能提高家屬的配合程度,緩解醫患矛盾[3],因此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醫護人員應該注意自己的態度和語言,及時解答患兒家屬提出的各項問題,簡潔明了地介紹相關知識,理解患兒家屬的心情,盡量換位思考,保證治療過程的順利進行。
4.2 加強環境管理
①明確規定病房內能夠容納的最大探視人員數量,限定探視時間,避免不必要的人員流動,強化對病房環境的管理。②加強對病房環境空氣質量的監測,及時明確環境質量和污染程度,方便采取消毒和清理措施,避免持續污染對患者造成不良影響。③加強對保潔人員的專業培訓和教育,使其掌握正確的消毒知識,能夠按照要求進行清理,消除衛生死角,減少環境內的細菌數量,保證消毒的效果。④完善相應的隔離制度,對體質較脆弱或者病情特殊的患兒進行隔離治療,為其提供專門的休息區域,避免其他患兒和家屬的影響。
4.3 保證無菌操作
在進行靜脈穿刺時,醫護人員應該保證在無菌環境內進行操作,確保使用的器械和工具符合衛生要求,避免重復使用一次性用具,如針管、伸縮帶、棉簽等,防止交叉感染。嬰兒皮膚比較嬌嫩,因此應使用專門針對嬰兒皮膚所研發的愛爾碘消毒液[4]進行穿刺前消毒,達到快速殺菌的效果,保護嬰幼兒的皮膚。此外,醫護人員還應該注意手部的衛生,及時進行手部消毒,不可直接接觸到患兒的血液或者分泌物等,選擇可靠的無菌凝膠手套。
4.4 合理使用抗菌藥物
從調查結果來看,目前很多兒科病房都存在著濫用抗菌藥物的情況,例如給藥途徑不合理、聯合用藥頻率過高等,這都會對患兒的身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因此,應當合理選用抗菌藥物,根據患兒的病情狀況等選擇用藥劑量,不能單純依靠體重、年齡等。遵循口服優先的原則,減少靜脈注射和肌肉注射的應用頻率,預防靜脈炎、血栓等并發癥,保障患兒的健康,減輕其承擔的身體及心理負擔。最后,應盡量使用單聯用藥的方法,若病情嚴重,可適當使用二聯用藥,謹慎使用三聯用藥,避免增加不良反應,保證治療的安全性。
[1]葛年春.兒科病房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及預防控制對策[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2,5(11):949-950.
[2]周佩妍.探討兒科病房醫院感染存在的危險因素及控制措施[J].中國醫學創新,2012,32(6):160-161.
[3]鄭秀芬,趙惠榮,鄧紅亮,等.綜合醫院兒科病房醫院感染現狀及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10(31): 2543-2545.
[4]石小毛,周正雄.分級預防對兒科血液病房醫院感染控制效果的研究[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1,19(20):11-14.
Research on Risk Factors of Hospital Infection in the Pediatric Ward and Prevention
SUN Xiao
Chengyang District Second People’s Hospital,Qingdao,Shandong Province,266112 China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risk factor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hospital infection in the pediatric ward.Methods 95 cases of children with hospital infection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5 to April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nd the risk factors of hospital infection were summarized,and the corresponding preventive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s.ResultsThe hospital infection management work is not perfect in the pediatric war,but there were obvious issues in the system management,personnel control,environment disinfe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ntibacterials,which should draw full attention.ConclusionIn order to eliminate the risk factors and improve the preventive and control force,we should enhance the management of hospital infection in the pediatric ward and ensure the life health of children.
Pediatrics ward;Hospital infection;Risk factor;Preventive measures
R181
A
1672-5654(2017)02(c)-0012-02
2016-11-24)
孫曉(1985.11-),女,山東青島人,本科,醫師,研究方向:兒科。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06.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