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偉
或許你和成功之間只差一本《眾創時代》
文 李偉
現在的“你”和20年后的“你”最大的區別在于:行走過的地方和見到過的人。而好書就像哈勃望遠鏡一樣,讓你不必身赴遠方或面對面接觸事物,也可以看到不一樣的世界,不一樣的視野。

作者:【美】吳霽虹
《眾創時代》這本書似乎就有這樣一種神奇的力量,讓讀者在閱讀中對時下的熱點和未來的發展趨勢有種身臨其境般的感受。該書以一匹黑馬的姿勢入圍了“2015年度中國經濟類必看八本好書”之一。為何?原因就在該書的作者吳霽虹教授歷經8年的時間,采用科學的方法論并結合實際的案例借由該書闡述了她對商業世界過去、現狀與未來的分析判斷以及顛覆傳統的世界觀、創新的商業模式等。這使它不僅僅適合初創者或企業家,即使是一名即將走上工作崗位的畢業生,在閱讀《眾創時代》時也能收獲頗豐。
舉個簡單的例子,書中有段她對于商業世界看法的文字特別吸引筆者,那就是今天的商業世界正在從一個長寬高組成的物理世界,向一個萬物連接的E3世界大遷移。創業的一切元素也滲透了E3的三層含義: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同時連接的O2O網絡世界。即:(1)Every–one2one/每個人與人—世界上所有人與人的連接,包括部落、企業、公司、NGO(非政府組織)、大學、機構、個人組織等,從端對端,到腦對腦。(2)Every–one2thing/每個人與物—所有人與物或事(包括數據)的連接,例如人與智能裝置和設備的連接。(3)Every–thing2thing/每件物與物—所有知識/產品、設備、App、手機之間的連接。
這套理論看似很陌生,但是要數該理論背后的那些響當當的創新創業公司名字,想必每一個都是普羅大眾耳熟能詳、如雷貫耳的。無論是創業新銳Airbnb、Uber、小米、滴滴出行,抑或科技大佬亞馬遜、Google、蘋果等,它們都是不約而同地展現出以“一根針捅破天”的新模式,快速完成從0到N的迭代過程,一個企業火了,即可能成就一招鮮走遍天下,成為新商業生態的引領者和決定者。
對于如何做到“一根針捅破天”的這一模式?該書提到了以下兩個核心要點:痛點的選擇和生態系統的建立。首先,想必每個創業公司所推出的產品或服務的目的都是為了取悅消費者,那么如何抓住與解決消費者的“痛點”繼而將“痛點變現”,這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坎兒。其次,生態系統的建立則是能夠激發企業與用戶之間共鳴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徑之一,它能夠以一種更為快速且有效的方式聚攏周邊的潛在消費者,最后形成一個匯聚利益相關者的有價值的平臺,為消費者提供產品或服務,以此為抓手形成一個新的商業生態圈……
正如國家信息中心專家委員會主任寧家駿所說:“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中國經濟發展到當前階段的一個必然選擇,中國經濟要轉型升級,向中高端邁進,關鍵是要發揮千千萬萬中國人的智慧,把‘人’的積極性更加充分地調動起來,‘雙創’的作用正在于此。”“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口號已經陪著創業者走過了一年半載,我們處在這個偉大的“眾創時代”,曾經高不可攀的創新創業門檻也在不斷降低,網絡連接、開放、共享的精髓也在互聯網時代演繹得淋漓盡致,它讓那些有志創業的個體的潛能都可以被前所未有地激發出來,想必這就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句口號背后的用意所指和精髓所在。通過徜徉于該書中的某個角落,對于讀者抑或創業者而言,皆可獲取諸多有關創業創新方面的“靈丹妙藥”。這也無怪乎羅輯思維創始人羅振宇說:“這本書‘有種、有趣、有料’。”財經作家、出版人吳曉波說:“這本書值得所有渴望轉型的中國企業認真研讀?!被蛟S你和成功之間就只差這本《眾創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