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方近代政治思想史上的著名政治思想家洛克和孟德斯鳩順應歷史的要求提出了分權學說。他們將國家的權力分為三個部分,欲通過的權力的分立達到限制權力的目的。洛克首次提出了分權學說,孟德斯鳩進一步繼承和發展了洛克的學說,提出了三權分立的理念。兩者既一脈相承又存在差異。
[關鍵詞]洛克;孟德斯鳩;分權;三權分立
[作者簡介]明喻(1991-),女,籍貫:湖北省陽新縣,單位:武漢理工大學,專業:法學類政治學,研究方向:政治學理論。
[中圖分類號]D09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031(2017)01-0049-02
17世紀至18世紀是歐洲社會劇烈動蕩的時代,封建主義逐漸沒落而資本主義迅速發展,隨著資產階級的日益壯大,他們奪取政權的決心愈來愈強烈。在這種時代背景下,需要一種穩定的政治制度來維護資產階級的權力。這時,資產階級思想家的“三權分立”思想迎合了資產階級的需要,西歐資產階級革命時期英國資產階級政治思想家洛克和法國資產階級啟蒙學者孟德斯鳩就是三權分立思想的最初提議者和典型代表。他們認為絕對的權力會導致絕對的腐敗,因此權力的制約顯得尤為必要,他們希望據此建立一個民主法治的國家。
一、洛克分權理論
近代思想史上,洛克首次倡導了權力的分配,他把國家的政治權力分為立法權、執行權和對外權三種。洛克的分權思想是基于他對自然狀態的認識而提出的。他認為,人類在自然狀態中雖然享有自然權利,但這種享有是極不安全的,容易受到他人的不斷侵犯和威脅,人們難以自保,財產更無法得到維護。因為在自然狀態中缺乏一種公共的法律和依照法律來裁判一切爭執的裁判者以及執行這種裁決的權力。為了避免并補救自然狀態的種種缺陷,人類通過契約建立公民社會即政治社會。每一個人將自己在自然狀態中所享有的平等、自由和執行權交給社會,由立法機關按照社會利益所需要的程度加以處理,以便更好地保護自己的自由和財產。因此國家必須最大程度地保護人民的利益,防止立法機關的權力超出了公眾福利需要的范圍。雖然國家的產生是為了保護個人權利,但是如果不對國家的政治權力加以限制,這種權力就會無限膨脹,成為霍布斯筆下的“利維坦”—— 一個力大無比的巨獸。到那時,國家不僅不能為個人的自由和權利保駕護航,甚至會淪為侵犯和壓制個人自由和權利的罪魁禍首。為了捍衛人民的和平、安全和公眾福利,防止權力過分集中,洛克首次設計了一套權力分配方案,這就是分權學說,即三權分立的最初版本。
在這個方案中,國家權力由相互獨立的立法權、執行權、對外權三個部分組成。立法權是指享有權利來指導如何運用國家的力量以保障這個社會及其成員的權力,執行權是對社會內部所有成員實施和執行國內法,對外權處理有關公共的安全和利益的事項。其中立法權和執行權在三權中占據重要地位。立法權是一個國家最根本的權力,它的地位神圣不可侵犯。如果沒有立法機關的批準,任何人以任何形式作出的命令和決斷都無法具有法律效力。其他權力都是在立法權的基礎上派生的,他們只是負責執行立法權頒布實施的法律。在17世紀英國資本主義發展,資產階級和新貴族日益壯大的背景下,立法權和執行權分別由資產階級掌握的議會和國王來行使。洛克主張的立法權高于執行權實際上就是議會的權力高于國王的權力,國王的權力受到限制而人民的權利得以保障,雖然這里的人民指的是當時的資產階級。他更進一步表明,雖然立法機關掌握了國家最高權力,但這種權力要以保護社會公共利益為最低要求,不能損害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議會和國王分別掌握不同的權力能使雙方處于一種妥協的態勢進而使得社會朝著一種良好的方向發展。在這三權中,執行權和對外權也是分立的,他們雖然沒有實質上的區別,但在運行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差異。執行權是執行已經頒布實施的國內法,對外權總是需要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來決定實施相應的政策措施。即使兩權分立,洛克卻認為不能將這兩種權力分開由不同的人行使。如果將兩權同時交給不同的人掌握,那么公眾力量由不用人指揮,社會必將變得混亂不堪,甚至造成毀滅。總的說來,立法權在三權之中處于主導地位,為了防止不受約束的絕對權力的出現,權力應分別由不同的人掌握。而地位平等的執行權和對外權出于對社會總體利益的考慮需要相同的人來行使。
洛克的分權理論在西方的政治思想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也存在一些不成熟的地方。例如,賦予立法機關的權力過于集中,當它制定的法律與社會公眾利益相背離時,似乎沒有一種力量能夠與之對抗。洛克在此只提出了權力的分立,卻沒有達到權力的制約。其后,孟德斯鳩在洛克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的三權分立學說,為西方國家繪制了一幅美好的制度藍圖。
二、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
孟德斯鳩“三權分立”思想是基于對法的認識而提出的。他在《論法的精神》一書中集中討論的“法”是一種關系和必然性,主要探討具有政體的各種人為法及其背后的規律和聯系。他認為法律符合人類理性的必然性和規律性,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只有在法律的屏障下人民的自由和權利才能得到有利地保護。那么什么是自由呢?孟德斯鳩認為,自由是做法律所許可的一切事情的權利。而公民的政治自由則是一種心境上的平安狀態,每一個人都認為他自身是安全的。這種政治自由只存在于政治寬和的政府里,在它的統治下,一個公民不懼怕另一個公民。然而在政治寬和的政府里,政治自由也不是經常存在的,它只在權力不被濫用時才存在。因此,公民怎樣才能獲得政治自由呢?法律必須建立一種政治寬和的政府,并且在這里要防止絕對權力的存在,以權力約束權力。由此便產生了“三權分立”思想。這一思想的理論前提在于對人性的否定。孟德斯鳩根據自古以來的經驗判斷,所有擁有權力的人都傾向于濫用權力,而且不用到極限決不罷休。人性都是貪婪的,美德也需要界限。一旦執掌權力的人嘗到了權勢的味道,欲望不斷膨脹,后果將一發不可收拾。在此,“三權分立”是抑制人性自私的一項重要法寶。
孟德斯鳩將國家權力分為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三種,并將它們交由不同的國家機關執掌,通過法律規定的方式使三權達到相互牽制相互平衡的狀態。他認為只有各種權力能夠相互制衡的政體才是無私的政體。立法權由代表人民意志的議會執掌,主要任務是制定法律監督政府。議會成員由不同階級的人員組成。為了避免他們為自己的階級謀取利益,影響議會的正常運轉,孟德斯鳩規定貴族和貧民有自己的議會。前者是世襲的,后者由選舉產生,兩者互相牽制相互監督。行政權由行政機關掌握,負責執行立法機關頒布的法律。它可以對立法機關行使否決權,決定其開會的時間和期限。為了保證行政權力能夠高效率地運行,孟德斯鳩規定行政權應集中在少數人的手中甚至可交由一個人管理。行政者執行法律的過程中不受到立法機關的任何挾制,一旦行政權受到威脅,那么自由便不復存在。但是,行政者在執行權力時應向立法機關出具相關的實施報告。立法機關可以監督行政機關的運行狀況,對行政首腦違法行為有彈劾的權力。司法權由人民各個階層中選出的人員而組成的法院來行使。司法機關依照法律監督立法機關和行政機關的行為是否違背憲法的規定。同時,它也受到立法機關的限制:立法機關掌握部分司法權。并非所有階層受到普通法院的傳訊,其中貴族違法在貴族院受審。公民若因公務侵犯了個人權利,普通法官不能或不愿懲罰時,由眾議院行使審判權。
孟德斯鳩分權理論的內容無一不是對亞里士多德民主政治的具體體現。他的三權分立思想是人類政治史上的一大創新,符合民主自由的精神,對人類社會的政治現代化產生了積極影響,為大多數國家所采用。美國建立了聯邦制共和國就是三權分立思想的典型實踐。他們為國家的民主自由、和諧發展以及合理的權力秩序的構建作出了不朽的貢獻。
三、兩者比較分析
在17至18世紀資本主義迅速發展,封建主義逐步沒落的時代背景下,資產階級以思想斗爭的形式向腐朽的封建主義進攻。孟德斯鳩和洛克就是這一時期的著名政治思想家,前者繼承和發展了后者的思想,兩者提出的權力分立學說初衷完全一致:以權力制約權力從而達到保護人民自由和權利的目的。兩者思想的主要內容也大致相同,將權力分為三個部分,其中立法權和行政權(執行權)的職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盡管如此,雙方仍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著差異性。
首先,洛克三權中的對外權是指根據社會契約理論的制定,處理社會外部有關公共安全和利益的事項,它與執行權從本質上來說沒有區別,其權力的行使者與執行權是一致的。孟德斯鳩的司法權則是在社會內處理部相關事務的權力,其權力的行使者屬于法院,它是獨立于行政機構的。且法院卻不是固定的,組成法院的人員也不是同一階層,它是為了限制立法權和行政權而設立的。顯然,洛克的對外權和孟德斯鳩的司法權根本上是不一致的,兩者的獨立性、權力所有者、行使范圍與目的是完全不同的。
其次,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理論中凸顯了法治的原則。他針對當時法國政治社會的弊端,提出了拯救社會的良方:以法律規定的形式將國家權力分為三個部分,并交由不同機關執掌。社會當中的各個階層都參與到國家的政治中來,各個機關和階層都依法平等地行使自己的權力。通過權力和力量之間的抗衡達到防止過分擴張政府權力的目的。這實際上是將法治原則立于至高無上的地位。而洛克卻在自己的分權理論中強調立法權至上,其他兩種權力都是隸屬于立法權的,任何行為如果沒有得到立法機關的允許那么就是不合法的。洛克確立了立法權的神圣地位,容易使得立法機關沒有限制,立法權極度擴張。在法治這一方面,洛克的思想與孟德斯鳩相比稍顯落后。
最后,洛克的分權理論只是簡單地將權力分為三個部分,達到了權力分立的目的,卻沒有在權力制約方面做出實質性的努力。孟德斯鳩以人類社會公認的方式提出政治權力應劃分為三種:立法就是制定法律,行政就是將法律付諸實踐,司法就是解決法律的糾紛問題。他與洛克相比最大的貢獻在于他的制衡理念。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三權相互監督相互制約,有效地制約了公共權力,防止了權力的濫用,保護了公共利益。孟德斯鳩三權分立思想的重點在于確立權力制約體制,而不是粗略地將權力分為三個部分,更不是以一種國家機構形式來套用三權分立理論。他的思想精髓在于國家權力的高效運行,社會的和諧治理,人民的自由和權利得到有力地保障。
不論是洛克還是孟德斯鳩,他們的歷史身份決定了他們的權力分立學說都是為了當時的資產階級服務的,具有一定的現實性和妥協性。盡管如此,他們的理論對人類社會的政治現代化產生了積極的影響,為許多西方國家繪制了一幅理想的制度畫卷,是政治理論領域的偉大歷史豐碑。
[參考文獻]
[1]論法的精神(上冊)[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
[2]政府論(下冊)[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