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天秀
【摘 要】 目的:分析對產后出血產婦實施臨床護理的效果。方法:隨機選擇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產后出血產婦60例參與研究,隨機平均分成2組,對照組利用常規臨床護理方式對產婦實施護理,觀察組選擇綜合臨床護理方式對產婦實施護理,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護理滿意度、并發癥發生率為96.67%、6.67%,對照組為80%、20%。結論:臨床護理用于產后出血產婦中能夠緩解產婦癥狀,促進產婦恢復,綜合臨床護理效果更為顯著,值得推廣。
【關鍵詞】 產后出血 產婦 臨床護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sis the effect of maternal postpartum hemorrhage the implementa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Methods: randomly selected in January 2015 - January 2016 in our hospital for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maternal 60 cases study, the average random divided into 2 groups, control group using conventional clinical nursing way for maternal care, observation group choose comprehensive clinical nursing way for maternal care, compared two groups of nursing effect.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nursing satisfaction,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96.67%, 6.67%, the control group was 80%, 20%. Conclusions: in clinical nursing to maternal postpartum hemorrhage can alleviate symptoms of women, promote maternal recovery, a more significant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clinical care, 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 postpartum hemorrhage; Maternal; Clinical nursing
產后出血指的是分娩結束后一天內產婦陰道流血總量在500ml以上,是產科分娩嚴重程度較高的一類并發癥,導致產婦死亡的可能性很高[1]。本研究主要分析臨床護理用于產后出血產婦中的效果,現對研究結果進行整理,在下文進行詳細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60例產后出血產婦來源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來我院進行分娩的產婦中。隨機以1:1分為2組。其中觀察組:30例,平均年齡(26.21±5.26)歲,初產婦20例,經產婦10例。對照組:30例,平均年齡(27.05±5.12)歲,初產婦18例,經產婦12例。2組各項基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產婦實施常規臨床護理,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1)做好產婦的保暖工作;(2)對于需要吸氧的產婦,護理人員必須對產婦吸氧情況進行密切觀察;(3)幫助產婦保持呼吸道持續通暢,必要情況下對產婦實施持續性氧療;(4)指導產婦保持平躺,如有必要,幫助產婦選擇頭低腳高位,有助于下肢靜脈血液向身體上部回流。
觀察組對產婦實施綜合臨床護理,具體方法如下:
1.2.1 幫助產婦開通靜脈通道:產后出血屬于急性出血性疾病,這類疾病治療的關鍵之處在于產婦的循環血量是否及時得到恢復。所以,護理人員在確診產婦出現產后出血后,要馬上幫助產婦開通2條或以上的靜脈通路,同時,有以下幾個方面需要注意,第一,對產婦實施靜脈穿刺時要選擇16-18號靜脈套管針,促進輸血以及輸液的速度,緩解產婦痛苦,還能夠減少出現導管感染的可能[2]。第二,如果產婦出現較大量的出血,選擇代血漿-羥乙基淀粉幫助產婦擴容,接著再進行輸血治療。第三,靜脈輸液選擇含鈉的液體。
1.2.2 做好產婦搶救中的配合工作:如果產婦出血的原因沒有查明,護理人員應該配合醫生按照發生率較高的一些病因進行處理,護理人員要幫助產婦子宮進行按摩,加快子宮收縮,護理人員把左手放在產婦恥骨聯合的上緣,同時對產婦的下腹進行向下方向的按壓,對產婦的子宮進行向上方向的推拿,把另外一只手放在產婦子宮底部,拇指放在產婦子宮前臂,剩下四根手指放在產婦子宮后壁,對產婦的子宮實施規律性按摩。如果產婦出血通過以上的處理還是沒有緩解,應該進行進一步檢查,判斷出血的原因是不是胎盤胎膜殘留、陰道壁血腫、軟產道損傷[3]。同時,護理人員要配合醫生檢查產婦的軟產道有沒有出現血腫以及損傷的癥狀。
1.2.3 感染預防護理:分娩后出血會降低產婦的抵抗力,同時急救處理時對產婦進行的侵入性操作同樣可能導致感染,所以護理人員必須對產婦的情況進行密切觀察,采取積極的措施避免出現產后感染。具體來說,有以下幾種方法,第一,如果需要對產婦進行陰道內或者宮腔內的操作,護理人員必須做好消毒工作,保證無菌操作。第二,對于給予產婦使用的抗生素,必須根據醫囑選擇劑量。第三,護理人員要做好環境護理,保持病房內持續的整潔、干燥,保持良好的空氣流通。第四,對產婦的生命各項體征指標進行密切觀察,及時排除產婦惡露情況。第五,等到產婦病情恢復穩定,知道產婦食用高鐵質、高蛋白、高熱量以及高維生素的食物[4]。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產婦護理后對護理的滿意度情況,滿意度通過問卷調查完成,結果為非常滿、比較滿意、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率+比較滿意率。另外比較兩組產婦并發癥的發生情況,主要包括失血性休克、產褥期感染、水電解質紊亂等。
1.4 統計方法
研究中所用軟件版本為SPSS19.9,對涉及的計數數據進行統計時,選百分比代表,X2檢驗;客觀對照分析2組入選對象臨床數據,如果其對照結果有差距,表明(P<0.05)。
2 結果
2.1 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非常滿意產婦有14例,占46.67%,對照組非常滿意產婦有11例,占36.67%;觀察組比較滿意產婦有15例,占50%,對照組非常滿意產婦有13例,占43.33%;觀察組不滿意產婦有1例,占3.33%,對照組不滿意產婦有6例,占20%。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6.67%,對照組為8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并發癥
觀察組出現失血性休克產婦有1例,出現水電解質紊亂產婦有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6.67%;對照組出現失血性休克產婦有2例,出現水電解質紊亂產婦有3例,出現產褥期感染產婦有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20%。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因為產后出血病情變化較快,一旦產婦沒有得到及時的處理,死亡的可能性很大,或者留下各類后遺癥,嚴重影響產婦生活質量[5]。所以臨床上對產婦進行急救的同時還必須做好產婦的臨床護理干預。除了上述分析的護理措施,做好產婦的心理護理也非常重要,產婦結束分娩后如果得知自己出現產后出血,心理上一定會受到很大的刺激,擔心分娩后的恢復,擔心自己的生命安全。所以,護理人員在配合醫生對產婦進行搶救的同時,還要做好產婦的心理疏導工作。表達對產婦的關心,向產婦介紹產后出血處理的方法,及時向產婦介紹處理的進程,了解產婦的需求并給予滿足,告知產婦只要及時接受急救治療,產后出血能夠得到有效控制,產婦的術后恢復不會受到影響,消除產婦的擔心。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6.67%,高于對照組80%;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6.67%,低于對照組20%,差異明顯(P<0.05)。
綜上所述,臨床護理用于產后出血產婦護理中效果明顯,綜合臨床護理的效果更為顯著,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馮友銀.難治性產后出血介入栓塞治療臨床觀察及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18):1726-1728.
[2]張婷.欣母沛聯合護理干預治療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臨床觀察[J].中國藥業,2016,25(11):92-94.
[3]劉瑩菁,鐘慧紅,林平等.難治性產后出血產婦介入治療的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20):48-49.
[4]曾倩,楊曉紅,寧立罰等.Bakri球囊預防與治療產后出血產婦的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15,50(8):1023-1024.
[5]劉文秀,李紅蘭,練碧湖等.護理干預預防產后出血在陰道分娩產婦中的應用[J].廣東醫學,2016,37(z2):274-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