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道友+葉元海


【摘 要】 目的:觀察臭氧聯合小針刀痛點治療肩周炎的臨床療效。方法:隨機抽取我院自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肩周炎患者50例,隨機50例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25例。對照組采取小針刀進行治療,實驗組采取臭氧聯合小針刀進行治療。而后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總有效率及疼痛評分。結果:兩組患者經治療,實驗組的總有效率(92%)明顯高于對照組的總有效率(72%),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的疼痛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的疼痛評分,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臭氧聯合小針刀痛點治療肩周炎在臨床上取得了顯著的療效,患者的疼痛較快緩解,值得在臨床應用中大力推廣和使用。
【關鍵詞】 肩周炎 臭氧 小針刀 臨床療效
肩周炎是一種骨科常見病、多發病,病程漫長,疼痛劇烈,患者常常無法堅持功能鍛煉,即使自愈也會留下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給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嚴重的影響[1]。據調查顯示:臭氧聯合小針刀痛點治療肩周炎的療效顯著,可有效減輕患者的疼痛[2]。為此,我院隨機抽取自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肩周炎患者50例進行研究,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我院自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肩周炎患者50例,隨機50例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25例。實驗組女性15例,男性10例,年齡在40-6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3±12.8)歲,病程在3-15個月,平均病程為(9±5.7)個月。對照組女性16例,男性9例,年齡在41-6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3.5±12.4)歲,病程在3-14個月,平均病程為(8.5±5.1)個月。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上無顯著差異(P>0.05),可進行比較。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取小針刀進行治療。治療方法:患者取仰臥位,將患側手置于大腿旁,在患者的肩縫下、喙突、肱骨大結節、肱骨小結節、結節間溝以及大小圓肌的起點處常規消毒,用一次性漢章4號針刀進針,切口線與該附著點的肌腱平行,針刀垂直于皮膚刺入,直至骨面,做橫行剝離與縱行疏通2-3刀,待手下有送動感時出針。如果患者的肌束過于緊張、硬韌時,可將刀口線調至900進行剝離數刀,術后刀口用無菌敷料覆蓋。
實驗組采取臭氧聯合小針刀進行治療。治療方法:小針刀治療方法同對照組,臭氧治療具體如下:將濃度為40?g/mg的臭氧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注射至關節腔內,注射后輕柔關節周圍2分鐘,每次2一3mL,每周1次。
1.3 療效評價標準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總有效率及疼痛評分。臨床療效的評定標準為: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完全消失或疼痛基本消失,肩關節活動范圍正常或接近于正常。有效:患者的肩關節疼痛減輕,活動范圍改善,可進行日常的工作和生活。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甚至加重,肩關節疼痛無明顯減輕甚至加重。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記錄兩組患者的疼痛評分:疼痛評分采用數字測量法,0-10分代表不同的疼痛等級,其中0分為無痛、1-3分為輕度疼痛、4-6分為中度疼痛、7-10分為劇烈疼痛。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均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為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總有效率,采用n,%表示,組間對比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為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疼痛評分,采用t檢驗。以P<0.05認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總有效率
兩組患者經治療,實驗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的總有效率,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2.2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疼痛評分
兩組患者經治療,實驗組的疼痛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的疼痛評分,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3 討論
肩關節周圍炎簡稱肩周炎,好發于50歲左右的人群,女性多于男性,據調查顯示:此病的發病率,男女比率可達3:1,肩周炎多以單側發生,很少有雙側同時發生的[3]。肩周炎主要是由于肩部的急慢性損傷或者其他原因引起的肩關節周圍肌肉、肌腱、韌帶、滑囊、關節囊等軟組織的慢性炎癥,進而出現肩關節周圍疼痛、活動障礙等癥候,肩關節的臨床特征主要是以疼痛、功能受限、肌肉萎縮為主。肩周炎屬于中醫學領域中的“漏肩風”“凍結肩”,中醫認為,此病主要是由于氣血虛損、血不榮筋、風寒侵入、經脈拘急,治療上以“溫經通絡、祛風散寒”為主。
小針刀是將中醫針灸理論與現代西醫解剖理論相結合而發展來的一種新醫學,起到了剝離粘連組織、解除壓迫、疏通阻塞的作用,改善了病變組織的血液循環,降低了致痛物質的劑量,小針刀溫通經絡、調氣血、利關節、止痛的功效。臭氧是一種不穩定氣體,具有明顯的抗炎、鎮痛作用,在人體內接觸體液后,會迅速轉化為氧氣,然后氧氣對粘連組織進行機械分離。有研究表明:臭氧在治療肩周炎疾病上具有很大的優點,如:臭氧制備簡單、沒有耐藥性、不會產生二次污染、注射時不易引發局部感染,容易讓患者接受,且繼續治療,有利于提高治療效果。
上述研究數據表明:兩組患者經治療,實驗組的總有效率(92%)明顯高于對照組的總有效率(72%),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比兩組患者的疼痛評分,實驗組的明顯低于對照組的,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臭氧聯合小針刀痛點治療肩周炎取得的臨床療效頗為顯著,可以顯著的減輕患者的疼痛,安全可靠,應當作為肩周炎患者的首選治療方法,值得在臨床應用中大力推廣和使用。
參考文獻
[1]張宏明,石天山.臭氧配合小針刀痛點治療肩周炎30例臨床觀察[J]. 現代醫藥衛生,2015,31(07):980-981+985.
[2]陽初夏,徐裕海. 針刀結合臭氧治療肩周炎的療效觀察[J]. 中國實用醫藥,2016,11(02):87-89.
[3]徐貞官,黃國勤,陳海棠. 小針刀配合臭氧治療肩周炎的臨床研究[J]. 陜西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39(04):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