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佑銳

【摘 要】 目的:觀察評估預成纖維樁或可塑纖維樁在口腔修復中的療效。方法 將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間在我院治療的114例口腔修復患者為研究對象,將患者分組后采用不同材料的核樁進行修復,并對修復后的評價指標內容進行分析對比。結果 采用預成纖維樁或可塑纖維樁的觀察組在修復后成功率、不良反應發生率、修復滿意率均顯著優于采用金屬核樁修復的對照組,其中觀察組的修復成功率達98.31%、不良反應發生率為0、修復滿意率達98.31%,所有比較差異值P <0.05,具有差異統計學意義。結論 采用預成纖維樁或可塑纖維樁在口腔修復中具有修復成功率高、不良反應低、患者滿意率高等優點,具有較高的使用價值,適合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預成纖維樁 可塑纖維樁 口腔修復 療效
在口腔修復治療中,以往對殘根、殘冠的臨床處理通常采用拔除方法進行,不但給患者造成痛苦,還容易引起根部的感染[1]。隨著口腔修復技術及材料的快速發展,各類材料的核樁得到廣泛應用并取得不錯的效果,目前核樁的主要材料為金屬和非金屬(纖維)兩類,根據已有的研究表明纖維樁在口腔修復中具有操作簡答、 生物相容性好、無腐蝕性、外觀美觀等優點[2]。為此我們進行本文內容的研究,研究采用預成纖維樁或可塑纖維樁在口腔修復中的效果,并與采用金屬核樁修復的效果進行對比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間在我院治療的114例口腔修復患者為研究對象,將患者分組后分別采用不同材料的核樁進行口腔修復。兩組基本資料為:對照組:56例,男性31例,女性25例;年齡在22~5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5.7±2.5歲;牙體損傷部位:前牙14例、磨16例、前磨牙26例。觀察組:59例,男性32例,女性27例;年齡在20~5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6.3±3.2歲;牙體損傷部位:前牙15例、磨17例、前磨牙27例。兩組患者經檢查均符合:修復的為前后牙的殘根殘冠,且牙冠長度顯著低于牙根長牙冠長度;均接受均經牙根管治療,且無任何牙周病;不能咬合過緊,殘根齦上超過2 mm;患者均為自愿選擇研究材料并書面認可?;颊叩囊话阈再Y料對比差異值P >0.05,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對照組患者選用金屬核樁進行口腔修復:先行根據患者缺損情況制作金屬樁核,后將其固定于預備根管,并進行相應的處理。
1.2.2 對觀察組患者采用預成纖維樁或可塑纖維樁進行口腔修復:1對使用預成纖維樁按以下方法進行:在根面、根管準備的同時選擇合適的預成纖維樁,并對患者進行修復部位進行相應處理如酸蝕清潔處理、清理根管中的多余水分等,并將粘結劑涂抹在牙體粘結面、根管粘結面、纖維樁表面,后將纖維樁調整到合適的位置并進行固化處理。2對使用可塑纖維樁方法為:在根面、根管準備的同時選擇合適的預成纖維樁,并對患者進行修復部位進行相應處理如酸蝕清潔處理、清理根管中的多余水分等。確定根道長度,并使可塑纖維比標記長度長出 5mm 左右,在置入根道后依據牙冠缺損、咬合關系、長軸方向等情況調整纖維位置。對置入的纖維樁進行分次固化,確保形成根內形態。對根面、纖維狀面進行根內處理,促使纖維樁在根道內并固定成型。
1.3 評價指標
對患者修復后的成功率、不良反應發生率、修復滿意率為評價指標內容。成功率的評判標準為:成功—患者咀嚼功能正常,修復體穩固完整,無牙根折裂及繼發齲齒,樁核無脫落、移位、松動等現象等。
1.4 統計學方法
將收集的患者數據使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用x2檢驗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t檢驗分析,當結果P <0.05,具有差異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比較兩組患者口腔修復后的成功率、不良反應發生率、修復滿意率見表一,觀察組的全部指標內容顯著優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值P <0.05,具有差異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纖維樁是一種新型的非金屬復合牙科修復材料,常與樹脂核及冠修復體共同使用來修復大面積牙體缺損。近年來發展較快,因為其無金屬腐蝕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優秀的美觀性、適中的彈性模量以及操作簡易等優勢備受牙科醫師和患者的青睞,得到較廣的普及應用。目前已被牙科臨床視為前牙大面積牙體缺損修復的首選材料。從本文內容的研究中我們可以看到相對與金屬核樁,具有更高的臨床使用價值[2-3]。
目前用于纖維樁的材料有碳纖維樁、玻璃纖維樁、石英纖維樁三種,各有不同的對應特征如碳纖維樁強度較高且彎曲性好、玻璃纖維樁顏色較接近患者牙本色、石英纖維樁有較高的抗疲勞強度及有利于樁核置入根管后樹脂的固化等。在臨床使用時效果及適應癥狀區別不大,但因為其材料及制造工藝存在差別所以在價格上有一定的區別。
在研究中我們發現,雖然纖維樁的適應癥較廣泛,凡是有保留利用價值的殘根或大面積牙體缺損需要進行冠修復的患者纖維樁均可以考慮使用。但對某些特殊情況下如需要進行較大轉向的牙冠修復時,由于成品纖維樁無法彎曲,或前牙咬合過緊,纖維樁和樹脂核在牙體預備后較薄很難提供足夠的支持力和固位力時,在使用中需慎重考慮。另外比較傳統的金屬核樁,盡管較少出現牙根折斷等并發癥,但也會出現偶有出現纖維樁核粘接失敗脫落或纖維樁斷裂等情況出現,在我們進行的研究中出現一例患者纖維樁斷裂的情況,后經調查分析認為與預成纖維樁的質量有關。
綜上所述,在口腔修復中采用預成纖維樁或可塑纖維樁具有較為理想的臨床治療效果,可以優先作為口腔修復的使用材料,具有較高的使用價值,適合臨床治療的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趙異. 預成纖維樁或可塑纖維樁在口腔修復中的臨床效果觀察[J]. 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 2015(3):243-245。
[2] 王宇, 黃麗云, 田明飛. 預成纖維樁和可塑纖維樁在口腔修復中的應用價值[J]. 中華全科醫學, 2015, 13(6):936-938。
[3] 崔利君. 口腔修復中預成纖維樁和可塑纖維樁的應用比較[J]. 中國藥物與臨床, 2014(10):1403-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