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斯曼·艾山
【摘 要】 目的:對腰椎滑脫癥應用椎弓根釘內固定聯合椎間植骨治療的臨床效果進行探討,為臨床治療提供重要依據,確保患者早日康復。方法:選取我我院收治的腰椎滑脫癥患者72例,并應用椎弓根釘內固定聯合椎間植骨治療。結果:所有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手術之后隨訪影像學資料表示所有患者均獲得骨性融合;其中優的患者有45例,良的患者有28例,可的患者3例,差患者0例,總優良率為96.05%。結論:腰椎滑脫癥應用椎弓根釘內固定聯合椎間植骨治療效果確切,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復,值得推廣。
【關鍵詞】 腰椎滑脫癥 椎弓根釘內固定 椎間植骨
腰椎滑脫癥的發生原因主要是因為患者伴有先天性發育缺陷、慢性應力損傷而導致。患有該疾病的患者均伴有腰椎節段不穩定的情況,并且隨著患者年齡的不斷增加會出現慢性退變的情況,從而使得患者的小關節出現退變等[1]。目前,對于該疾病臨床上主要應用手術進行治療,因此本次主要對對腰椎滑脫癥應用椎弓根釘內固定聯合椎間植骨治療的臨床效果進行探討,為臨床治療提供重要依據,確保患者早日康復。現在通過采用文字的形式進行探討,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腰椎滑脫癥患者72例,所有患者中有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36例,年齡最小為35,最大為65歲,中位年齡為(42.23±2.38)歲,病程最短為最短為5個月,最長為11年,中位時間為(2.41±1.02)年。所有患者中,有42例患者為I度滑落,有20例為II度滑落,有10例為III度滑落;有55例患者為下部裂性,有17例為退行性。本次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下腰疼痛情況;所有患者在手術前給予攝正側為、雙斜位和過伸過屈側位X線片。
1.2 治療方法
操作方法:進入手術室后,醫護人員幫助患者取俯臥位,使得患者的腹部處于懸空的狀態,麻醉醫生給予患者全身麻醉,患者無意識之后,臨床醫生通過借助C型臂X光機動態下觀察患者病情,并進行手術,使得滑脫椎間盤暴露在視野中,然后將2枚“U”形提拉椎弓根螺釘植入患者下滑脫落椎骨。臨床醫生采用醫用尖刀將椎間盤后方位置的纖維環以及部分后縱韌帶進行仔細切開,向外側和棘突呈現30°~45°角斜向椎間隙,然后將終板上所留下的軟骨以及軟組織和椎間盤進行有效刮除;循序將椎間隙進行撐開,直至纖維呈現出緊繃狀態,在進行操作的過程中,臨床醫生需要注意維持與棘突30°~45°夾角;結合椎弓根螺釘對側提拉復位,使得自體切除椎板骨粒能夠完全有效的填充椎間隙,然后將椎間融合器或自體三面皮質髂骨塊植入椎間隙打實,并低于椎體后沿3mm~4mm,上后路釘棒系統固定加壓。
術后處理:手術之后,醫護人員遵循醫囑給予患者應用抗生素,以避免患者感染出現,在手術后24h~48h醫護人員將引流管進行拔除,然后對患者實施床上直腿抬高等康復訓練;手術之后7d對患者進行拍腰椎正側位片,了解患者病情康復情況,手術后7d~14d給予患者腰圍保護下,讓其進行室內活動,3個月后患者基本能夠恢復,進行正常的生活。
1.3 評判標準
對患者進行半年和1年的隨訪,觀察患者的治療效果,優:對患者進行X線檢查,植入的物體與患者的主骨之間有連續性骨小梁,獲得骨性融合;良:牢固骨融合,植入物體與患者的主骨之間有連續性骨小梁,當患者做過伸動作或過屈動作時,椎間活動角度<4°;可:可能骨融合,患者連接骨小梁存在可疑,當患者做過伸或過屈動作時,椎間活動角度<4°;差:連接不融合,雙側伴有可見的縫隙,置入骨出現塌陷的情況,當患者做過伸或過屈動作時,椎間活動角度>4°。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利用軟件將數據匯總并作出相應的數據分析和數據處理,采用卡方檢驗方式進行計數資料,并將t值帶入計量資料。
2 結果
本次全部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對患者進行半年~1年隨訪椎弓根螺釘位置良好,沒有出現斷釘斷棒和松動等異常情況,未出現滑移坍塌等情況。有3例患者在手術之后伴有下肢根性癥狀加重,通過進行對癥治療,給予營養藥物支持和脫水以及消腫處理后5周得到恢復;手術之后隨訪影像學資料表示所有患者均獲得骨性融合;其中優的患者有45例,良的患者有28例,可的患者3例,差患者0例,總優良率為96.05%。
3 討論
目前,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發生腰椎退行性病變的患者不斷呈現增長趨勢。嚴重的腰椎滑落會導致患者的椎體伴有不穩以及下腰部位疼痛、臀部疼痛、下肢疼痛等,嚴重的威脅著患者的身體健康,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為社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而臨床上對于治療腰椎滑脫,最為常用的治療手段為手術椎管減壓、AF椎弓根釘復位固定、自體骨小關節后外側植骨融合。根據相關研究表示,對于II~III°腰椎滑落采用保守治療的方法效果不明顯,而目前,隨著我國醫療水平的不斷發展和進步,采用手術減壓、復位固定、植骨融合已經成為治療的主要措施,并且已經得到廣泛運用[2]。由于椎弓根釘系統能夠實現三柱內固定,可以實施撐開以及提拉和復位,具有有效的抗剪切等作用。同時椎體的穩定性也為椎間植骨融合提供了穩定的生物力學條件。該治療方法對于腰椎滑落復位、椎間高度的維持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根據胡方煜,安玉梅,莊華偉[3]的研究表示,有效的內固定能夠盡早的對腰椎進行穩定,同時能夠避免滑脫的進一步發展,有利于提升植骨融合的幾率。通過本次研究結果表示,其中優的患者有45例,良的患者有28例,可的患者3例,差患者0例,總優良率為96.05%。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對腰椎滑脫癥應用椎弓根釘內固定聯合椎間植骨治療效果確切,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復,提高其生活質量,故值得推廣和運用。
參考文獻
[1]賀軍,匡亞華,彭耀慶等.椎間融合器與椎間植骨聯用椎弓根釘內固定治療腰椎滑脫癥的比較性研究[J].生物骨科材料與臨床研究,2013,10(6):43-45.
[2]黃東永,吳利民,曾思平等.椎間植骨融合器聯合椎弓根釘內固定系統治療腰椎滑脫癥[J].嶺南現代臨床外科,2011,11(2):129-131.
[3]胡方煜,安玉梅,莊華偉等.椎弓根釘內固定聯合椎間植骨治療腰椎滑脫癥的臨床效果[J].白求恩醫學雜志,2014,(6):584-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