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目的:探析呼吸機相關肺炎(VAP)并發老年多器官衰竭(MOFE)的臨床特點。方法:將于我院接受醫治的VAP病人72例為觀察對象,VAP發病共計152例次。回顧性分析其臨床特點、MOFE并發率以及醫治結果,并進行統計學處理。結果:152例次VAP并發 MOFE的發生率為92.76%;72例VAP患者病死率52.78%。結論:VAP是MOFE肺啟動機制中的重要誘因,而MOFE可致使VAP病人死亡, VAP并發MOFE病人的病程以及醫治結果有其特點,2者存在密切的聯系。
【關鍵詞】 呼吸機 肺炎 老年多器官衰竭
機械通氣治療具有無創傷、交叉感染少等優勢,且對呼吸衰竭具有良好療效。但是長時間的機械通氣,易導致呼吸機相關肺炎(VAP)的發生。VAP發病率會隨機械通氣時間的延長而升高,據統計其致死率竟超越75%[1],因此受到臨床醫學領域的高度重視。老年多器官衰竭(MOFE)的發病原因主要來源于肺部感染,VAP與MOFE存在明顯的關聯性[2]。為進一步改善VAP并發MOFE病人的臨床醫治療效,本次研究特選擇我院收治的72例患者為觀察對象,就呼吸機相關肺炎并發老年多器官衰竭的臨床特點進行探究,現報道如下。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8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接受醫治的VAP病人72例為觀察對象,VAP發病共計152例次。本組患者均為男性病例,年齡64-89歲,平均年齡(81.3±10.2)歲。所選病人均無因MV未滿48小時而拔管撤機或者發生死亡者;排除疾病終末期以及腫瘤晚期患者;本組患者均符合VAP確診的相關標準。
1.2 方法
采用回顧性分析方式,將本組72例患者的相關臨床資料進行統計學處理,并填入本院自制觀察表。所收集的病例信息包括既往病史、一般資料、意識狀態、住院時長、MV時長、臨床表現、常規檢查結果、臨床藥物作用效果以及不良反應等,并分析MOFE的發病情況及臨床死亡情況。
1.3 統計學處理
采取統計學軟件SPSS19.0進行匯總數據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采取%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取(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本組72例病例中,于MV期間出現2次及以上VAP的患者38例,且MV時間2-985d,平均時間(672.8±204.2)d;VAP病程6-31d,平均病程(14.8±4.7)d。基礎疾?。焊文懠膊?例次、腎臟病8例次、糖尿病9例次、腦血管疾病14例次、高血壓病13例次、冠心病27例次、慢性阻塞性肺病66例次。本組患者VAP發病共計152例次,其中39例患者出現VAP反復性發作,VAP平均發病次數(4.3±1.6)次;MOFE發生141例次,發生率92.76%(141/152);發生死亡38例,均為VAP并發MOFE的患者,死亡率52.78%(38/72)。
分析VAP并發MOFE 的發病類型,發現I型病人所占比例最大,II型次之,2者共占總體的98.58%(139/141);I型的病死率明顯較II型少,χ2=6.83,P<0.01對比存在高度統計學價值。詳見表1。
3 討論
老年患者因身體素質等因素,其器官功能若發生異常通常難以恢復。若患者經歷多次功能性衰竭后,往往會發展成不可逆轉趨勢。倘若再并發感染問題,老年患者的病變器官能夠復原的可能性大大降低[3]。
VAP并發 MOFE有3種類型,最主要的是單相型(即I型)與雙相型(即II型),而多相型(即III型)的臨床病發率通常較低[4]。單相型是指基于呼吸衰竭,而累及其他器官并發功能性衰退。若能夠及時將感染問題控制得當,并糾正好低氧血癥,可有效逆轉多數遭受累及傷害的器官,使其功能得以恢復至原先水。若無法控制感染趨勢,將使受累器官逐步增多。當累及至腎、血液系統功能時,常常因無法逆轉而致使患者死亡[5]。雙相型是指在VAP的發病初期,會伴隨出現2-3個器官并發功能性衰退,通常是肺、心同時衰竭。通過及時采取醫治措施,往往可使器官衰竭得到控制。但如果未能介入有效手段,可使患者再度誘發MOFE[6]。這是所累及的器官明顯增多,進而促進臨床病死率的提高。臨床醫治VAP并發 MOFE患者的關鍵舉措,是謹防I型進展為II型,以避免臨床難治度增高。
本次研究,VAP并發MOFE 的發病類型主要是I型與II型,II型死亡率38.46%,明顯高于I型18.39%,對比存在高度統計學意義(χ2=6.83,P<0.01)。
綜上所述,VAP是MOFE肺啟動機制中的重要誘因,而MOFE可致使VAP病人死亡, VAP并發MOFE病人的病程以及醫治結果有其特點,2者存在密切的聯系。
參考文獻
[1] 俞潔,李毅,何建設,等. 利奈唑胺與替考拉寧序貫治療呼吸機相關性革蘭陽性球菌肺炎的療效分析[J]. 安徽醫藥. 2016(1): 183-184.
[2] 駱雪萍,施善陽,王玉春,等. 重癥監護病房呼吸機相關真菌肺炎臨床特點及危險因素的前瞻性研究[J]. 現代預防醫學. 2014, 41(18): 3412-3414, 3429.
[3] 王小紅,董晨明,楊朝暉,等. 多重聚合酶鏈反應檢測呼吸機相關性氣管-支氣管炎和肺炎患者常見致病菌的研究[J]. 中國危重病急救醫學. 2012, 24(7): 423-426.
[4] 裴培. 序貫器官衰竭評分對呼吸機撤機的評價[D]. 中國醫科大學, 2010.
[5] 李文英,孟瓊,傅萬海. 應用呼吸機的兒童真菌感染相關性肺炎的分析[J]. 廣州醫學院學報. 2010, 38(3): 62-63.
[6] 李紅潔,高紅梅. 觀察機械通氣患者呼吸機管路細菌污染以及對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影響[J]. 中國急救醫學. 2015(3): 267-270.
作者簡介;肖黔 (1980-10)女 貴州六盤水 本科 主治醫師 主要從事;重癥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