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俊禹
加強引導民營企業參與軍品科研生產的思考與建議
■ 張俊禹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在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方面做出了“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戰略部署,明確指出要“引導優勢民營企業進入軍品科研生產和維修領域”,這是建立軍民融合式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的重大舉措,將為民營企業在更高層次、更廣范圍參與軍品科研生產開辟廣闊的空間,為武器裝備科研生產注入強大活力。
引導優勢民營企業進入軍品科研生產領域是我國國防工業體系深化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在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方面做出了“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戰略部署,明確指出要“引導優勢民營企業進入軍品科研生產和維修領域”,這是建立軍民融合式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的重大舉措,將為民營企業在更高層次、更廣范圍參與軍品科研生產開辟廣闊的空間,為武器裝備科研生產注入強大活力。
十八大以來,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軍民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關乎國家安全和發展全局,既是興國之舉,又是強軍之策。黨中央高度重視軍民深度融合進程,去年,習近平等七常委參觀第二屆軍民融合發展高技術成果展,提出要繼續推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從需求側、供給側同步發力,加快形成軍民深度融合發展格局等要求。
隨著軍民融合的深度發展,積極引入社會優勢資源參與武器裝備建設,推動軍品市場的有效競爭,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積極參與到軍品科研生產中。為引導民營優勢資本、技術、產品等進入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國防科工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對《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目錄》進行修訂,降低準入門檻;下發了《非國有企業申報軍工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有關事項的通知》,鼓勵和引導非國有企業積極參與國防建設,促進軍工科研生產良性競爭;印發《2016年國防科工局軍民融合專項行動計劃》,進一步優化體制機制和政策制度環境,大力推進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發展進程。原總裝備部下發了《關于引導優勢民營企業參與武器裝備科研生產和維修的措施意見》,進一步激發了民營企業參與軍品科研生產的熱情。根據人民網從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獲悉數據,2016年我國已經有1000多家民營企業獲得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證,比“十一五”末增加127%。
民營企業部分已有通用成熟產品,技術成熟度高,可廣泛配套多型號,降低型號研制生產成本;部分產品國內、國際領先,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同以往產品相比更具有先進性,滿足新型型號研制需要;部分新一代產品,技術創新性強,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為未來武器裝備發展提供支撐。
民營企業參與軍工建設,增強了軍工體制的活力。我國已基本建成了相對獨立和完整的國防科技工業體系,但生存和發展主要依靠國家不間斷的投入,自身生存能力很弱,且占用了大量的優質資源,在自我封閉缺少競爭的情況下,逐步開始追求大而全,不斷向下游配套延伸。民營企業在專業配套領域更具備技術優勢,由于創新性更強,在體制機制方面更靈活,不斷引進國內、國外先進技術、人才,逐步由下級配套,轉變為與軍工單位的相互合作,比如武漢高德紅外等部分企業開始承擔型號總體任務,形成與軍工單位競爭的局面,促進技術快速發展,強化軍工單位不斷提高其具備優勢的總體設計、總裝集成能力和專業化配套能力。
民營企業參與軍工建設,有助于促進國防建設發展,能夠提高國防科技工業的技術水平,同時可以對國民經濟產生輻射力,使國防科技工業對民用經濟產生更強的技術擴散和溢出效應,通過軍工技術需求牽引,帶動民營企業技術發展,有助于提升我國工業的整體競爭能力。
通過軍民融合深入推進,讓民營企業直接參與到軍品市場的競爭當中既能達到對民用高新技術及資源充分引入和運用的目的,又能讓民營企業發揮提高軍工產業競爭力的作用,促進整個國防科技體系的活力提升、體制變革、產業調整及技術革新,但是如何發揮好民營企業的作用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2.1 思想觀念問題
民營企業缺少以保軍為首要責任的意識。民營企業以利益為驅動,在軍工任務重、利潤豐厚的情況下積極參與軍品科研生產,但軍品配套產品具有供貨周期長、供貨波動量大的特點,在軍品訂貨不飽滿、利潤率低的情況下,易受市場導向而轉產。同時,民營企業更善于及時捕捉市場信息,調整產品研制生產方向,以適應市場變化,承擔的軍品配套任務容易受企業自身的主營業務沖擊,導致軍品科研生產保供無法順利進行。
2.2 企業發展問題
民營企業大量融入社會資本,投資融資實行多元化,在新的資本進入后,面臨擴充業務或轉型,軍工質量和保密要求對民營企業的發展有所限制,部分企業放棄了原有的軍工業務,造成了軍品科研生產保供中斷。民營企業抗市場風險能力不足,由于民營企業往往資本體量較小,受經濟市場波動影響較大,抗市場風險能力較弱,經濟形勢不好時經營出現困難、破產等情況,一旦經營出現困難,將造成軍品科研生產穩定保供不受控,影響武器裝備科研生產任務的完成。
2.3 不適應軍工科研生產問題
民口配套軍工任務研制難度高、任務急,部分民營企業對任務預期不足,很難按進度節點、按質量要求及時完成任務。部分裝備訂貨品種多、批量小、訂貨不連續、保供周期長,且難以形成大批量規模化生產,造成成本過高,民營企業難以長期維持。同時,民營企業產品大部分具有通用性強的特點,市場競爭較大,部分民營企業沒有針對自身企業特點,選擇優勢產品,而是盲目開展競爭。目前軍方對于部分通用性產品借鑒購買服務的模式,采取競爭采購方式,以更少投入在更廣范圍選取優質服務商,由企業自籌資金、自主研制、自主開發,軍方參與,最終中標產品進行采購,項目前期得不到資金重點支持,又對后續的產量預估不足,不得不承擔大量損失。
2.4 統籌不足,無序競爭問題
由于軍工產品的高端牽引,創新帶動,技術引領,一些民營企業將開發軍品市場作為新的產業發展的重要領域之一,但統籌不足,缺乏統一有效的協調和引導機構及機制,對具有明確發展前景的一些新技術,許多民營企業爭相進入,無序競爭,在同一水平上開展了許多重復研究和建設,導致大量資源的嚴重浪費。
3.1 強化頂層布局
從國家層面,推進民營企業軍品配套科研生產能力布局。從承擔任務情況、配套型號產品、行業地位、技術先進性、供貨情況等方面,優選優勢民營企業,加強跟蹤、監管。強化優勢民營企業樹立國防意識、軍工意識,要有參與國防建設的責任感。建立民營企業優秀供應商名錄,動態管理,在軍工科研生產單位中推廣。引導軍工單位,統籌做好民營企業競爭與保護的關系,避免軍工單位各自散亂采購造成的過渡競爭,同時也要防止集中采購所造成的過渡保護。
3.2 突出重點加大扶持
要推動民營企業參與軍品科研生產,必須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將市場競爭作為促進國防工業發展和改革的基礎手段。用“賽馬”方式,選出更多的優勢民營企業參與軍工科研生產,通過采用后補償、貼息、免稅等多種支持方式,在公平的原則下,適度有選擇地扶持一批優勢民營企業,激發民營企業參與的積極性,積極鼓勵和支持有資質的民營企業及相關技術向軍用方面轉化,形成一種相對穩定的工作機制,一個良好的運作環境,保障優勢企業長期、穩定、可靠保供。同時,要建立完善的技術成果轉化機制,以保證轉化后的產品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獲得全系統、全壽命保障。
3.3 加強軍工信息對接和民營企業軍用技術推廣
促進軍民信息互通,發揮民口優勢技術和產品,引導民營企業找準定位,推動民營單位主動與軍工對接合作,在資金、技術、設備、能力、物資、人才等多方面相互借鑒、相互補充,突出優勢和特色,強強聯合,有序競爭,從三亂雜的無序配套向專業化合作配套轉變,從被動配套向提前介入,聯合設計轉變,形成軍品配套科研生產的互補和合力。鼓勵民營企業在開展軍品科研生產的同時,同步利用軍工技術,積極開拓民用市場,在穩增長、調結構中發揮作用,統籌優化軍民共線協調生產,開發民用高端產品,更多更好的軍工資源及技術成果。
3.4 加強監管規范市場
完善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準入審查制度。積極吸納符合條件的社會優勢民營企業進入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領域,清理不合格單位,維護軍品科研生產秩序,確保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動態穩定。推動民營企業履約信譽評級,強化武器裝備合同履行監督,完善履約信譽評價機制,加強對民營企業配套的誠信管理,強化民營企業的信用意識,提高軍工單位的風險防范意識,促進形成公平競爭、規范有序的配套市場環境。
總的來看,在軍民深度融合過程中引入更多的民營企業參與軍品的科研生產還存在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在充分利用好民用技術資源服務于國防建設的同時,通過民營企業的競爭效應,將進一步增強整個國防科技體系的活力。
國防科工局協作配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