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目的:研究分析傳統疝囊高位結扎術和經腹小切口手術治療小兒腹股溝斜疝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3年3月-2015年8月我院所收治的38例腹股溝斜疝患兒,將其分為觀察組19例(選取經腹小切口手術治療)和對照組19例(以傳統疝囊高位結扎術治療)兩組,觀察比較兩組病患的臨床效果。結果:觀察組患兒在手術切口大小、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方面均優于對照組患兒,且觀察組患兒的術后感染率及發生陰囊腫脹的幾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經腹小切口手術治療小兒腹股溝斜疝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能夠有效的幫助患兒改善癥狀,值得進一步在臨床中普及運用。
【關鍵詞】 傳統疝囊高位結扎術 腹股溝斜疝 經腹小切口式
小兒腹股溝斜疝是一種臨床較為常見的疾病,且通常伴有嚴重并發癥,如果不能夠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會對患兒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應當盡早的進行有效防治[1]。為了幫助患兒尋求更好的腹股溝斜疝臨床治療方法,有效改善預后[2]。選取2013年3月-2015年8月我院所收治的38例腹股溝斜疝患兒,將其分為兩組以不同的方式進行治療,觀察比較兩組病患的臨床效果,并取得了較為不錯的效果,現將結果如下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3月-2015年8月我院所收治的38例腹股溝斜疝患兒,38例患兒均符合腹股溝斜疝的臨床診斷標準,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其中,對照組為19例,男13例,女6例,年齡在1-8歲,平均年齡為(4.9±1.8)歲;觀察組12例,男7例,女8例,年齡在2-9歲,平均年齡為(5.2±2.3)歲。經比較,兩組一般資料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較為良好的可比性。
1.2 方法
為對照組病患以傳統疝囊高位結扎術治療;為觀察組病患選取經腹小切口手術治療,在治療前先進行麻醉處理及氣管內插管,在恥骨結節與骼前上棘中點上厘米處做一個切口的長度1.5cm,深度應達到腹外斜肌腱膜,將提睪肌與血管暴露、分離,將內環口后側緣的腹膜提起與切口上緣的腹膜進行縫合使腹腔關閉,后進行縫合。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病患的手術切口大小、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以及術后感染率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以SPSS17.0軟件處理實驗數據,計數資料以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兒在手術切口大小、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方面均優于對照組患兒,兩組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于以下表1。
觀察組患兒的術后感染率和陰囊腫脹的幾率分為0(0%)、1(5.26%),對照組患兒的術后感染率為3(15.78%)、4(21.05%),觀察組患兒的術后感染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兒,兩組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χ2=7.31、4.17(p<0.05)。
3 討論
隨著現今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人們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習慣也在隨之發生著不同程度的改變,使得近年來小兒腹股溝斜疝的病發率不斷的呈現上升趨勢發展,已對患兒的身體健康及生活方面產生一定影響[3],如果不能進行及時有效的防治會進一步引發各種并發癥狀出現,對患兒的生命安全構成較為嚴重的威脅,故此尋求較好的小兒腹股溝斜疝治療方式,幫助患兒改善癥狀,縮短治療時間,從而提升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就顯得極為重要[4]。
經此次研究我院所收治的38例腹股溝斜疝患兒,將其分為兩組以不同的方式進行治療,研究分析傳統疝囊高位結扎術和經腹小切口手術治療小兒腹股溝斜疝的臨床效果,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在手術切口大小、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方面均優于對照組患兒,且觀察組患兒的術后感染率及發生陰囊腫脹的幾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通過此次研究顯示結果可進一步說明,經腹小切口手術治療小兒腹股溝斜疝具有一定的優越性。與進行傳統的疝囊高位結扎術相比,用經腹小切口手術治療腹股溝斜病的切口較小而且無需對疝囊進行剝離因此對手術部位重要的組織損傷較小美觀度更好,能完整覆蓋腹股溝三角薄弱區,具有術后疼痛少、易恢復等優點[5];從統計結果可看出以經腹小切口手術治療腹股溝斜病的術后感染率較小,進一步印證了經腹小切口手術具有副作用較小、安全性高的優勢,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縮短患兒的臨床治療時間,使得患兒的身體得到快速恢復,從而有效的提升患兒的臨床治療效果是一種較為安全有效的腹股溝斜疝治療方法[6]。
綜上所述,經腹小切口手術治療小兒腹股溝斜疝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能夠有效的幫助患兒改善癥狀,且術后感染率較低安全性高,值得進一步在臨床中普及運用。
參考文獻
[1] 姜寧,段友良. 經腹橫紋小切口疝囊高位結扎術治療腹股溝斜疝55例效果觀察[J]. 山東醫藥. 2013, 53(38): 106.
[2] 黃杰. 用疝囊高位結扎術和經腹小切口手術治療小兒腹股溝斜疝的療效對比[J]. 求醫問藥(下半月刊). 2013, 11(8): 52-53.
[3] 巫水周,袁國偉,朱才雄,等. 傳統疝囊高位結扎術和經腹小切口手術治療小兒腹股溝斜疝的療效比較[J]. 中國醫藥科學. 2013, 3(2): 186-187.
[4] 孫永鋒. 經皮橫紋小切口疝囊高位結扎術治療小兒腹股溝斜疝體會[J]. 河南外科學雜志. 2015, 21(6): 64-65.
[5] 岳海燕. 經下腹部腹橫紋小切口疝囊高位結扎術治療小兒腹股溝斜疝的療效觀察[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2, 05(24): 105-106.
[6] 朱德淼,李錦成. 傳統疝囊高位結扎術和經腹小切口手術治療小兒腹股溝斜疝的療效對比研究[J]. 重慶醫學. 2012, 41(3): 293-294.
作者簡介:袁晗(1981-9)男 白族 住院醫師 本科 主要從事: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