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學啟
【摘 要】 目的:分析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的效果。方法:隨機選取我院近年接收65例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患者給予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探究應用效果。結果:65例患者均手術順利,有效率達100%。結論:經皮椎體成形術在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極佳,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骨質疏松癥 椎體壓縮骨折 經皮椎體成形術 閉合復位
老年骨質疏松癥所致的椎體壓縮性骨折(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VCFs)是臨床常見病,傳統治療方法為長期臥床及藥物治療,但老年人長期臥床易出現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及褥瘡等并發癥,特別是長期臥床會使患者骨量進一步快速丟失[1]。經皮椎體成形術(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和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近年來相繼開展,通過向椎體內注射填充材料,能達到穩定椎體、恢復椎體力學強度,防止椎體高度丟失,明顯緩解疼痛,早期離床活動的目的[3]。我科2013年8月-2015年12月開展PVP治療骨質疏松性VCFs65例(77椎體),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65例,男18例,女47例,年齡61-89歲。病程在1周以內52例,2周-4個月13例。傷因:跌傷58例、車禍傷3例。無明顯外傷4例。主要癥狀為腰背部劇烈疼痛,不能坐起及站立,翻身困難。55例有明顯局部叩擊痛,10例叩痛范圍較廣。均無脊髓、神經根受壓癥狀,無嚴重心肺疾患。骨折椎體共77個,其中T6 2個,T7 3個,T8 5個,T11 15個,T12 19個,L1 21個,L2 8個,L3 2個,L4 1個,L5 1個。椎體均楔變,椎體壓縮程度:45個椎體<50%, 23個椎體50-75%,12例15個椎體骨折行CT檢查,12椎體后壁無骨折,3椎體后壁可見骨折線,但椎管面積正常。納入患者均為自愿參與研究,簽署相關知情同意書。
1.2 手術方法 C型臂X線機透視監視下手術。所有病例均采用經椎弓根途徑穿刺。患者采用局麻,取俯臥位或側臥位。C臂X線機透視定位,調整至骨折椎體無雙邊影,即椎體終板與X線完全平行成為一線影,同時兩側椎弓根的形狀對稱并與棘突間距相同。正位透視下將穿刺針針尖置于椎弓根影的外上緣(左側為10點鐘位置,右側為2點鐘位置),鉆入帶芯穿刺針至椎弓根影的中線處;再行側位透視,如針尖位于椎弓根的1/2,則進針正確,可繼續鉆入;當針尖到達椎體后壁時,再行正位透視,如針尖不超出椎弓根影的內側緣,則繼續鉆入2~3mm后停止。抽出穿刺針內芯,置入導針。拔出穿刺針后,沿導針置入擴張套管和工作套管,使工作套管的前端位于椎體后緣皮質前方2~3mm處。同法完成另一側穿刺和工作通道的建立。將精細鉆經工作套管用手指力量在C臂X線機監測下緩緩鉆入:當側位顯示鉆頭尖到達椎體1/2處時,正位應顯示鉆頭尖位于椎弓根影與棘突連線 1/2 處;當側位顯示鉆頭尖到達椎體前緣時,正位應顯示鉆頭尖不超過棘突邊緣。部分患者將特制高壓球囊經工作通道送入傷椎松質骨內,使用裝有壓力表的高壓注射器,向球囊內緩慢勻速注入造影劑,球囊擴張,C臂X線機嚴密監視球囊擴張情況,當球囊到達終板或該側椎體高度恢復滿意時將其取出,并置入對側進行擴張,直至達到預期效果或不能再擴張為止。C臂X線機觀察確認糾正后凸畸形及恢復高度滿意后計量壓力與容量,抽出造影劑,使球囊回縮至真空后抽出。此時,傷椎內產生四周均為骨壁的空腔,真空下調制骨水泥至拉絲期或拉絲后期經工作通道注入,單個椎體注入量3.5~5.5mL,平均4.0 mL。
1.3 術后處理 術后患者臥床休息24小時,密切觀察生命體征變化、雙下肢的運動感覺及大小便功能,24h后即可下床活動。術后給予鈣劑及密鈣息常規治療。
2 結果
手術均安全順利完成,每椎體手術時間20-40分鐘,每椎體注射骨水泥3.5-5.5ml。52例患者腰痛術后24小時內消失,8例陳舊性骨折患者腰痛術后部分緩解,偶服非甾體類消炎止痛藥,有效率100%,所有患者術后24-48h離床活動。并發骨水泥椎體旁滲漏3例3椎體;椎前引流靜脈滲漏2例2椎體;穿刺針抽出腦脊液2例,改行另側椎體弓根穿刺成功均無臨床癥狀,無其它并發癥。18例23椎體隨訪3-22個月,無癥狀復發及椎體高度進一步丟失,未發現相鄰椎體再骨折病例,1例胸6椎體骨折術后48小時因水腫出現脊髓損傷,行椎管減壓術后病情恢復。
3 討論
老年骨折疏松性VCFs是臨床常見病,絕大多數為女性,隨著社會人口的老齡化,骨折疏松性VCFs患者會逐漸增多。如果不合并神經癥狀,多采用臥硬板床及藥物對癥治療,該療法治療時間長,并發癥多,痛苦大,多遺留有慢性腰痛,站立后腰椎高度會進一步丟失。特別是長時間臥床,會使患者骨量進一步丟失,骨折風險增加。1990年法國介入放射學家Galibert首次應用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骨折疏松性VCFs,取得了滿意的臨床效果。此后該技術在歐美迅速開展。經皮椎體成形術為骨折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的治療提供了一種簡單、安全、療效肯定、見效快的治療方法,對于老年骨質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疾病,其是當前非常常見的一種老年性骨骼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常年的體力勞動加上個人生活不良習慣造成的,對老年人的正常生活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對于該疾病的治療,傳統的治療方法是傷骨處外固定或者臥床休息等,但對于老年人來說,其骨質修復性較差,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自身的免疫力也會逐漸下降,傳統的治療方法往往無法滿足患者的治愈要求。為了更好的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疾病,我院引進了PVP治療方法,該方法在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疾病時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克服了傳統治療方法中的弊端,使患者能夠通過一次性的手術治療達到治愈的效果,保證患者正常的生活活動,且該手術在治療過程中造成的床上非常小,操作簡單,避免了長時間手術對老年患者造成的壓力,手術完成之后患者疼痛癥狀緩解非常快,是當前治療骨質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疾病的重要方法。
參考文獻
[1]馮晶,夏平,肖少雄等.體位加手法復位結合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32(10):1350-1353.
[2]孫良業,呂波,鳳曉翔等.經皮椎體成形術和后凸成形術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的療效分析[J].山東醫藥,2014,54(12):54-56.
[3]謝振鈞,李仕國,陳廣濱等.經皮椎體成形術及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的效果[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3):3200-3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