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升芳
【摘 要】 目的:針對醫院婦產科的護理隱患和對策,展開研究。方法:隨機選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婦產科護理安全事件50例為研究對象,展開回顧式分析。結果:醫院婦產科出現安全隱患的原因中,是護理人員占據主要部分,比例52.00%,包括專業技能不成熟、責任心不強、安全意識欠缺等內容。其次為病患自身原因引發安全隱患事件,比例28.00%,表現為不遵從醫囑等。最后為醫院因素,占據比例20.00%,包括住院環境差、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等。結論:為提高醫院婦產科護理安全性,應當從醫院、患者和護理人員三方面入手,共同努力下,減少安全醫患,保證病患安全。
【關鍵詞】 醫院婦產科 護理隱患 對策
醫療機構環境復雜,在治療患者疾病同時,必須要提供安全可靠的就醫環境,保證病患生命安全,對護理工作提出嚴格要求,可以說臨床護理工作質量將會直接影響到患者身體康復進程[1]。婦產科的工作職責十分重大,關系到產婦與嬰幼兒的生命健康與安全,婦產科的護理人員必須必備良好的護理知識理論和豐富的實踐護理經驗,與其他科室相比,婦產科具有更強的高危型。近年來頻繁發生的婦產科醫患糾紛,使人們對于婦產科的護理工作越來越重視。而在婦產科的日常護理過程中存在著許多的安全隱患,因此加強細節護理是婦產科護理人員必須引起重視的問題。而婦產科一方面診治婦科疾病,另一方面為產婦和新生兒健康問題負責,護理工作難度進一步加大。婦產科的護理人員只有不斷的提升護理質量,并采取有效的護理預防對策才能從根本上杜絕醫患矛盾的發生。對此,本次選取50例婦產科護理安全事件為例進行研究,圍繞現存的安全隱患的對應策略展開探討,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婦產科護理安全事件50例為研究對象,展開回顧式分析。
1.2 方法
依照婦產科風險管理制度,結合醫院相關規定,對護理安全隱患事件展開統計分析,從醫院、護理人員和病患三個角度出發,研究對應策略。
2 結果
統計發現,醫院婦產科出現安全隱患的原因中,占據主要部分的是護理工作人員,共26例,比例52.00%,其中專業技能不成熟9例,34.62%,責任心不強10例,比例38.46%,以及安全意識欠缺7例,比例26.92%。其次為病患自身原因引發安全隱患事件,共14例,比例28.00%,基本表現為不遵從醫囑,擅自增減服藥劑量等。最后為醫院因素10例,占據比例20.00%,其原因較為復雜,涵蓋住院環境差、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等。
3 討論
3.1 醫院婦產科護理隱患
3.1.1 護理人員因素
首先護理人員需要具備過硬的專業知識和應變能力。由于婦產科工作內容復雜,涉及到婦科患者治療、產婦及新生兒的護理,常有突發狀況出現,因此對醫務人員專業能力要求較高[2]。同時,近年來國內醫療技術不斷進步,各大醫療機構不斷引進先進設備儀器,如何更好的應用高精準度的醫療器械,同樣考驗著婦產科護理人員專業技能。其次,護理人員安全意識缺乏,對潛在危險因子認識不足,最終釀成護理安全事故。最后是醫務人員責任心不足,這也從根本上造成了婦產科安全事故發生。部分護理人員在工作中將個人情緒帶入工作中,馬虎大意,如新生兒洗澡前,沒有測試水溫,造成燙傷事件發生,或者配藥時操作不規范,出現用藥錯誤的情況等。婦產科護理人員面向患者,需要和產婦和新生兒直接接觸,因此護理人員在工作中的表現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安全事件的發生。除此之外,婦產科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淡薄,缺乏必要的風險意識也是導致婦產科安全隱患的重要原因。部分婦產科護士由于缺乏對相關法律法規的認識,同時對于婦產科的護理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在護理過程中未能采取必要的、足夠的應急護理措施,忽視了安全隱患的危害性,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也忽視了患者的相關心理需求,因此在護理工作中并沒有做到有效的維護患者的權益,因此導致了護理中存在安全隱患。
3.1.2 患者因素
隨著當前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達致患者養成自行在網絡中查詢醫學知識的習慣,但是由互聯網提供的海量信息中,錯誤的信息同樣占據了一定的比例,引發部分患者受錯誤醫學信息的影響[3]。同時,由于醫患關系不和諧事件頻發,使病患不能對醫務人員產生信任,在此背景下導致患者不遵循醫囑的事件時有發生,如擅自增減服藥計量等。此外,受我國傳統觀念影響,產婦分娩后,部分家屬看護產婦和新生兒的方式不科學,誘發不安全護理事件發生。
3.1.3 醫院因素
盡管目前醫療事業不斷發展,但是仍舊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需要進一步糾正和改善。部分醫院接受診治的患者數量極大,造成醫院常出現噪音大,地面濕滑等情況,無法為患者提供安全、安靜的就醫環境,不利于睡眠和休養。同時現行的醫療制度中尚存在不公開、不透明的收費現象,可能會造成患者的誤解,出現醫療糾紛。此外,醫院婦產科安全管理體系不完善,對護理人員的輪班安排不合理,對安全隱患重視程度不夠。造成婦產科護理安全隱患的醫院因素中還包括醫院的安全管理制度缺乏,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未能將安全管理工作落實到位,缺乏對于婦產科護理人員的工作監督。同時由于醫院在日常管理中忽視了對護理人員的安全培訓工作,導致婦產科護理人員的安全責任意識和法律意識都比較若,因此導致了婦產科護理中的安全隱患。
3.2 加強醫院婦產科護理安全性的策略
3.2.1 建立健全婦產科安全管理體系
本次研究發現,造成婦產科出現安全事件比例占據20.00%,證明醫院婦產科護理工作有一定的上升空間,對此需要建立健全婦產科安全管理體系,提供制度上保障。首先醫院要完善當前管理制度,重視安全意識在婦產科實際工作中的落實,規范操作流程和步驟,并以此為評價標準,來減少不當的護理事件出現。同時應設立獎懲制度,鼓勵表現優秀的護理人員,激發工作熱情和積極性,最終使安全護理意識深入護理人員內心[4]。此外應當建立科學換班制度,適當增加工作人員數量,分擔過大工作量,保證護理人員能夠以充沛的精力面對工作。在此過程中,要及時吸取患者及護理人員意見,不斷修正管理制度中的不足,逐漸將其最優化。醫院內部嚴格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安全保障制度是確保婦產科護理工作質量安全的必要條件,也有利于護理工作中意外事故的減少,因此醫院應該建立以婦產科護理工作為核心的安全管理制度,嚴格落實各項護理工作的規范,確保護理人員能夠嚴格按照安全規范執行。保證安全管理制度能夠落實到位,做到責任落實到具體的個人,職責分明,確保婦產科護理人員的日常工作能夠有章可循。
3.2.2 提高護理人員專業素養和安全意識
護理人員造成的安全事件在本次研究中占據52%的比例,需要引起重視。首先護理人員要不斷提升個人專業素養,定期參加醫院組織的培訓,積累專業醫療護理知識,熟悉先進醫療儀器和設備的性能,以過硬的護理專業技能應對婦產科突發事件。其次要提升安全意識,了解到婦產科工資中潛在風險因子,避免受到安全隱患影響,以認真謹慎態度,面對婦產科病患、產婦和新生兒,規范操作流程,從根本上杜絕安全事件發生。同時要加強溝通技巧,以平等的態度和收治的患者進行溝通,讓病患感到被尊重,真正做到以人為本,將人性化服務理念落到實處,從而建立和諧醫患關系。最后婦產科護理人員要加強法律意識,學習相關法律法規,使護理人員認識到護理職業的重要性,明確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養成負責的工作態度。
3.2.3 面向患者及家屬展開安全教育
此次研究中,由于患者原因造成的安全事件占據28%,說明了需要針對患者及家進行安全教育和健康知識宣傳工作。這要求醫務工作者在患者入院后,以熱情的態度主動和患者及家屬交流,宣傳疾病相關知識,讓患者了解到聽從醫囑的重要性,避免出現不正確的行為,引發醫療安全事件。同時針對產婦及其家屬,應宣傳全新醫療觀念,打破錯誤的傳統觀念禁錮,以更加科學合理的方式看護新生兒和產婦,提高分娩過程安全性。
綜上所述,醫院婦產科工作任務量大,對護理工作要求較高,對此要求醫務人員深入了解現存護理隱患并在此基礎上積極展開解決策略。具體實施中要從醫院、護理人員和患者三個方面著手,提高護理人員素質,優化婦產科安全管理體系,加強對患者及其家屬的安全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婦產科護理工作質量,減少醫療事故發生。
參考文獻
[1]許彩云.婦產科護理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及對策探討[J].基層醫學論壇,2016,02(13):1871-1872.
[2]徐志珍.探究縣級基層醫院婦產科護理安全隱患及對策[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6,01(09):199-200.
[3]劉美麗,王麗紅,張萍.婦產科護理常見安全隱患及防范對策[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01(58):199-200.
[4]饒翠丹.探討醫院婦產科護理的隱患和對策[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5,11(07):1066-1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