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芳
【摘 要】 目的 總結關節鏡微創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圍手術期護理的經驗。資料 關節鏡檢查和鏡視下手術已是關節外科重要的診斷方法和良好的治療手段[1],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我們科共收治膝關節骨性關節炎80例,膝關節鏡直視下關節清理,滑膜切除,圍手術期精心護理,平均半年隨訪79例收到滿意療效,1例效果不滿意,主管大夫建議更換膝關節。結論 關節鏡微創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手術前后的護理對手術的成敗,手術后快速康復、舒適度提高、并發癥少起著決定性作用。
【關鍵詞】 膝關節鏡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護理
圍手術期護理
1 術前護理,
1.1 心理護理 膝關節傷病直接影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患者多處于渴望盡快解除病痛,但又害怕手術創傷的矛盾心理,所以從術前開始,我們應為患者進行詳細的健康指導(應用文字、圖片及手術模型等),講明關節鏡手術的必要性和微創的優點:具有創傷小,痛苦小,并發癥少,功能恢復快的優勢。能夠縮短住院天數,減少患者不必要的開支,減輕患者心理壓力,取得患者積極配合[2]。同時介紹麻醉方法,手術方式及手術可能需要的時間,并列舉手術成功案例,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1.2 術前備皮 關節鏡手術對手術區皮膚要求比較嚴格,手術前一日備皮,術前備皮范圍應足夠大,上至大腿上1∕3下至足趾,如果有腳氣要及時通知主管大夫先治療好腳氣。備皮流程:先用軟皂液清洗,一次性備皮刀剃毛,再清洗,然后用0.2%碘伏消毒備皮范圍,同時注意不要刮破皮膚。皮膚如有破損,癤腫,毛囊炎等須及時通知主管大夫,均不能手術。
1.3 告知患者術前各種注意事項 去手術室不能戴假牙和首飾,術前6小時禁食2小時禁飲水;去手術室前要排空膀胱;術前晚保證病室安靜,病室光線暗淡,術前晚如果患者入睡困難,遵醫囑給與鎮靜劑,以保證患者有良好的睡眠,確保手術順利進行。
1.4 術前特殊訓練 因術后6-24小時患者不能下地,術前應訓練如何使用便器,以防因術后體位改變引起排尿困難;每日進行2次直腿抬高鍛煉,以增強肌力,每次15分鐘,讓患者學會股四頭肌等長收縮練習方法。
1.5 完成術前的各種檢查,責任護士對全身情況進行評估。包括凝血功能,有無關聯疾病,治療情況,是否有乙型肝炎,是否存在嚴重的全身性感染等。認真填寫手術交接記錄單。
1.6 病房責任護士與手術室護士認真核對腕帶、床頭卡進行交接,手術前半小時應用抗生素。
2 術后護理
2.1 患肢體位 患肢用下肢墊抬高15-30°,外展10-20°中立位,關節適當屈曲,可使膝關節處于松弛狀態,利于血液回流,以減輕切口疼痛及患肢腫脹。
2.2 局部冷敷 滑膜清理術后組織充血及關節積血,腫脹,常影響早期的關節活動,術后立即在關節兩側置冰袋冷敷6小時,或用冷敷機0-6度持續冷敷至腫脹消退(約手術后48小時)。
2.3 患肢血運觀察 術后患肢給予彈力繃帶加壓包扎,松緊要適宜過松易引起關節腔積血、積液,過緊會影響末梢血液循環。在加壓包扎期間應密切觀察患肢血運,皮膚溫度,神經感覺,踝及足趾活動情況,末梢循環的充盈度以及患肢足背動脈搏動情況,并與健側比較,發現問題及時通知醫生及時解決。
2.4 傷口護理 術后嚴密觀察傷口輔料有無滲血情況,若滲血較多,滲透外輔料時,及時通知醫生更換,并注意觀察膝關節腫脹疼痛,周圍皮膚顏色,若術后5-6小時內出現劇烈疼痛,患肢不能抬起,多為關節積血所致,應立即通知主管醫生。需要放置引流管的,術后暫時關閉膝關節負壓引流管,使關節腔內藥物充分吸收,同時可利用關節腔生理鹽水壓力預防滑膜出血,術后12小時待關節內滑膜創面出血基本停止后開放引流管,充分引流關節積血[4]。
2.5 并發癥的觀察與護理
2.5.1 筋膜間隔綜合征 膝關節鏡滑膜清理手術中需大量的關節沖洗液沖洗,有時關節沖洗液會外滲造成小腿嚴重腫脹,導致間隔綜合癥,引起血管、神經癥狀,如懷疑發生間隔綜合征應及時報告醫生給與得當處理,避免嚴重后果發生。
2.5.2 血栓性靜脈炎 術后待麻醉恢復后即開始囑患者行患肢等長收縮訓練,同時幫助患者被動或主動活動踝關節及足趾,充分發揮踝泵的作用,每2小時給與小腿肌肉按摩10分鐘,以促進血液回流,每日用預防血栓泵按壓2-3次,每次30分鐘,防止深靜脈血栓的發生。
3 康復訓練
積極向患者宣傳功能鍛煉的意義,講解費用綜合癥發生的原因和后果,使患者認識到康復訓練的重要。單純的滑膜清理術因未涉及關節內的軟骨、半月板組織,故原則上負重行走不必有所限制[5]。術后24小時開始患肢直腿抬高功能鍛煉,慢速的CPM機功能鍛煉,主要目的是增強股四頭肌肌力,增加關節穩定性,有利于關節的早期活動。在無痛及消腫的前提下,手術24小時后即可進行患膝的伸屈運動,并逐步進行下床活動,起初每次30分鐘,2次∕日,逐步增加活動時間,術后3個月內囑患者避免劇烈活動。鍛煉強度以不引起患膝疼痛及腫脹為宜。
小結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容易造成患者暫時或長期部分喪失勞動力,無論對患者和社會的危害都較大。特別青壯年無論對家庭和社會都承擔很大責任,造成很大痛苦。是醫護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以最佳的治療手段和護理措施,減輕病人痛苦,減少費用,使病人盡快康復。
參考文獻
[1]劉文賢 趙開學 關節鏡在膝關節疾患中的應用體會 來源: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年第15卷第8期 P68
[2]張喜芹 關節鏡在膝關節病變微創治療中的應用 來源:齊魯護理雜志2012年第18卷第14期 P90
[3]婁湘紅 楊曉霞 主編 北京科學出版社 實用骨科護理學P345
[4]郭英平 黃曉燕 郭紅梅等 軍隊膝關節創傷性滑膜炎的手術護理 來源:中外健康文摘 2012年3期
[5]主編 許葉(北京中日友好醫院教授)人民衛生出版社 最新醫院骨科臨床護理操作規程與護理風險防范及護士長工作必備手冊 P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