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建升

【摘 要】 目的:觀察護理干預提高腫瘤內科患者生存質量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腫瘤內科收治的96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各組48例,對照組行常規護理,觀察組于其基礎上開展護理干預,干預后6個月采用問卷調查方式,對患者近期生活狀況予以了解,且依據生活質量量表實施評分,對比兩組生活質量。結果:兩組干預前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差異不顯著(P>0.05),干預后評分相比于干預前均得到顯著提升(P<0.05),干預組各項評分相比于對照組,均高于后者且差異顯著(P<0.05)。結論:針對腫瘤內科患者,對其實施護理干預,可提升其生活質量,臨床應用價值高。
【關鍵詞】 護理干預 生存質量 腫瘤內科
伴隨當今醫學技術的深入發展與完善,多種腫瘤疾病均可得以有效控制,進而延長患者存貨時間。但如何在其生存時間得以延長的同時,實現其生存質量的提升,乃是臨床當中需迫切解決的問題[1]。至此,本次研究通過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腫瘤內科收治的96例患者,對其實施對應護理干預,觀察生存質量改善情況,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腫瘤內科收治的96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對照組48例患者中,男性患者為24例,女為24例,年齡區間為37~71歲,平均為(54.1±3.6)歲,干預組48例患者中,男性患者為22例,女為26例,年齡區間為36~70歲,平均為(53.7±3.4)歲,兩組在年齡等資料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
1.2 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觀察組于其基礎上開展護理干預,即(1)心理干預。針對治療期間內出現負面情緒患者實施對應心理干預。醫護人員通過對患者進行觀察,以面對面交流方式向患者及其家屬了解患者近期諸如精神狀態、情緒波動等心理狀況,幫助患者改善及緩解焦躁情緒,依據患者及其家屬反映出的各項問題,采取對應解決對策,促使患者專心接受治療。(2)知識宣教[2]。將與疾病有關的知識、治療期間可能會發生的不良反應及保護措施等講解于患者,在治療期間內防止出現恐慌狀況。可通過發放宣傳手冊及開辦專題講座等方式,重復且系統性講解上述內容,加深患者及其家屬對以上內容的認識與了解。(3)日常行為習慣干預。此方面干預主要包含量方面,即用藥干預與飲食干預。患者于治療期間內,需重視飲食方面的健康,以清淡營養全面為主。遵循醫囑,服用藥物需按量、按時,并積極接受各項檢查。對于患者于生活當中所出現的不良反應,醫護人員需及時提出建議,鼓勵并引導患者及時更正[3]。(4)出院指導。針對存有出院需求患者,需實施全面體檢,若無異常,醫護人員需將出院事宜及時交代于患者及其家屬。出院后,按時服藥,適當鍛煉,多休息,定期來院復查等。(5)出院后回訪。患者出院后,做好實地隨訪及電話回訪工作,對患者近期病情恢復狀況、用藥事宜及生活質量等給予細致了解,解答存有疑問患者,同時對患者心理狀態及精神狀況予以了解。
1.3 觀察指標
運用生活質量量表對患者生存質量進行評定,此表包含五部分,即所受支持、精神狀況、軀體癥狀、生存意義及身體狀況,共有內容16項,10分制,0分為最差,10分為最好,分值越高則表明其生存質量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SPSS19.0處理所得數據,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t行組間檢驗,當比較差異明顯時,采用P<0.05予以表示。
2 結果
兩組干預前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差異不顯著(P>0.05),干預后評分相比于干預前均得到顯著提升(P<0.05),干預組各項評分相比于對照組,均高于后者且差異顯著(P<0.05)。見表1。
3 討論
不合理飲食習慣及生活習慣及保健意識缺乏均為造成惡性腫瘤的重要因素。近些年來,腫瘤發病率呈現出快速增加趨勢。由于惡性腫瘤細胞具有易擴散及增殖快等特征,所以在臨床當中,此病容易復發且治療困難,嚴重影響著患者生存質量。至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促進患者生存質量的提升,已然成為臨床上尤為重視且迫切需解決問題。本次研究通過對患者開展護理干預,分別從住院期間及出院后等方面實施,較為全面的涉及到了患者的生活狀況,能夠對患者心理狀態的改善提供有效幫助,并對其以往不良的生活習慣給予糾正,增加醫患、護患溝通與信任,促進患者生存質量的顯著提升[4]。此外,在護理干預支持下,患者在院外生活當中,同樣可獲取各方面知識及護理維護,促進自身生活質量的提升。針對腫瘤內科患者開展有效的護理干預,還可實現患者治療信心的增強,尤其在對外關系方面,不急躁,不自卑,與周圍人群保持良好的關系,從多方面、多角度幫助患者對以往所存有的不良心態給予改善,進一步提升其總體生活質量。通過本次研究結果可知,兩組干預前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差異不顯著,干預后評分相比于干預前均得到顯著提升,干預組各項評分相比于對照組,均高于后者且差異顯著,由此可知,采用護理干預舉措在改善患者生存質量方面,較之傳統的以疾病為中心的護理方式,效果更為突出。
綜上所述,針對腫瘤內科患者,對其實施護理干預,可提升其生活質量,臨床應用價值高。
參考文獻
[1]趙婧, 李秀君, 王愛萍. 規范化護理對內科腫瘤治療的影響[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5(24):5091-5092.
[2]李春秋, 劉宏蘭, 林妮妮. 行為護理對泌尿外科惡性腫瘤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08, 27(3):319-320.
[3]吳艷岑. 腫瘤患者化療期焦慮影響因素分析及對策[J]. 疾病監測與控制, 2014, 8(11):709-710.
[4]李建華. 綜合護理改善52例肝癌患者生存質量的研究[J]. 中國中醫急癥, 2012, 21(10):1713-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