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柱

【摘 要】 目的:探討基于延伸指導的綜合康復訓練在膝關節周圍骨折術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96例膝關節周圍骨折術后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8例。對照組采用常規康復訓練,觀察組在常規康復訓練的基礎上采用基于延伸指導的綜合康復訓練,比較兩組的訓練效果。結果:觀察組術后16周膝關節功能恢復優良率為89.58%,遠高于對照組的66.67%,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基于延伸指導的綜合康復訓練在膝關節周圍骨折術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可顯著改善患者的膝關節功能,提高膝關節功能恢復優良率,值得臨床上普遍應用。
【關鍵詞】 膝關節周圍骨折 延伸指導 綜合康復訓練 效果
為探討基于延伸指導的綜合康復訓練在膝關節周圍骨折術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本研究選取在我院行膝關節周圍骨折術的患者96例,采用兩種訓練方案進行研究,取得良好成效,現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入選96例患者,均為2014年7月-2016年1月在我院行膝關節周圍骨折術后患者,均為單側患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8例,其中,對照組男31例,女17例,年齡36-67歲,平均(53.67±6.38)歲,骨折部位:股骨髁21例(粉碎性15例),脛骨髁15例(粉碎性9例),髕骨12例(粉碎性7例);觀察組組男30例,女18例,年齡35-68歲,平均(54.01±6.27)歲,骨折部位:股骨髁22例(粉碎性13例),脛骨髁13例(粉碎性8例),髕骨13例(粉碎性6例)。兩組入選患者在性別、年齡、骨折部位等一般資料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在膝關節周圍骨折術后給予常規護理及功能訓練,包括生命體征監測、用藥指導及住院環境等常規護理,告知患者定期活動膝關節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項,并在患者所承受強度為宜進行功能訓練1-2次/d,直至膝關節恢復正常功能。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基于延伸指導的綜合康復訓練治療,具體干預操作如下:①術后1周,患腿抬高置于枕頭上,用折疊后的毛巾支撐足跟部,懸空膝部,并用冰鹽袋冷敷膝處,保持膝關節伸直位,循序漸進,盡量多做,堅持到康復;②術后2-3周,膝關節屈曲練習,從無痛或微痛開始,角度逐漸增大并依次進行,至膝關節活動度達到屈90°,待極限處保持10min,再冰敷膝關節約20min;③術后4-6周,在醫生指導下負重練習,漸進性抗阻訓練,10min/次,3次/d,同時自我延伸訓練,5min/次,3次/d;④術后7-12周,醫生結合患者骨折固定及愈合情況繼續負重及平衡訓練,負重逐漸增加,并進行扶持站立,10min/次,1次/d;⑤術后13周-15周,在練習患肢的同時,進行雙上肢和健肢肌力訓練,以免出現關節畸形、廢用性肌萎縮等并發癥。
1.3 觀察指標及評定
比較術后16周兩組膝關節功能恢復的優良率,參照HSS膝關節功能評分標準,并結合膝關節肌力、疼痛、功能、活動度、屈膝畸形及穩定性綜合判定其膝關節功能,將其分為優良可差4個級別,其中優>85分,良70-85分,可60-69分,差<60分,優良率為優和良例數在各組中所占比例。
1.4 統計學分析
本研究中數據運用SPSS18.0軟件行統計學處理,膝關節功能恢復的優良率為計數資料,用[n,%]描述,采用x2檢驗,等級比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表示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術后16周,觀察組膝關節功能恢復優良率為89.58%,遠高于對照組的66.67%,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3 討論
膝關節周圍骨折是臨床上較常見的一種骨折類疾病,臨床上常采用的治療方式有復位、固定、功能訓練等[1],復位和固定是采用手術方式恢復骨折解剖結構,達到早期愈合的目的,功能訓練是在不影響固定效果的前提下進行訓練,以盡早幫助患者恢復機體功能,同時降低骨質疏松、肌肉萎縮、關節僵硬等并發癥[2],在膝關節周圍骨折術后采用有效且安全的綜合康復訓練措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基于延伸指導的綜合康復訓練是一種新型的綜合康復訓練模式,可增強患者術后綜合康復訓練的依從性,促進患者膝關節功能恢復,幫助其早日恢復正常生活和工作。相關研究表明[3-5],膝關節周圍骨折患者術后在延伸指導基礎上采用綜合康復訓練,根據患者不同的身體及心理狀態制定綜合康復訓練,并將患者的反應和病情變化及時傳達給護理小組,采取針對性干預措施,并由小組護理人員給予指導,與患者有效溝通,積極配合訓練,可明顯改善患者的膝關節功能,提高膝關節功能恢復率。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術后16周膝關節功能恢復率遠高于對照組,與上述研究結果基本相一致,表明在膝關節周圍骨折術后患者中應用基于延伸指導的綜合康復訓練的效果較好。
綜上所述,基于延伸指導的綜合康復訓練在膝關節周圍骨折術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可顯著改善患者的膝關節功能,提高膝關節功能恢復優良率,在臨床上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朱華榮,徐曉峰,陳奇,等.膝關節囊對膝關節周圍骨折術后膝關節功能的影響[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15,30(08):822-824.
[2]任宏梅,從慶華.膝關節周圍骨折術后康復護理體會[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4,5(19):177-178.
[3]黃素萍,鄧金嬌,李華喜,等.膝關節周圍骨折患者術后康復延伸指導效果觀察[J].護理學報,2011,18(03):61-63.
[4]徐霞,陳志龍,薛世萍.康復訓練對膝關節周圍骨折術后功能活動度(ROM)的系統評價[J].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2010,18(10):25-27.
[5]張國初,蔣宏,韓云芳.早期康復訓練對膝關節周圍骨折術后功能恢復的影響[J].華北煤炭醫學院學報,2010,12(06):773-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