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琳琳



【摘 要】 目的 了解心內科患者的情緒狀態和睡眠的質量以及對其實施護理干預的效果。方法:在2013年3月到2015年7月之間,對我院心內科100例住院患者采取臨床深入訪談病人和問卷調查的形式,了解病人睡眠情況和情緒狀態,并找出心內科患者的睡眠障礙原因和情緒低落的原因。將這10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50例為常規護理)和實驗組(50例為護理干預)。比較兩組的睡眠情況和情緒狀態。結果:心內科患者的睡眠障礙情況和情緒狀態有早醒,睡眠時間太長,睡覺醒來的次數多等,睡眠障礙原因就是患者心理,環境,自身疾病和其他及多方面因素綜合影響所導致的。護理干預對患者的睡眠情況和情緒狀態能得到有效的幫助。結論:影響心內科住院患者睡眠情況和情緒狀態的主要原因是疾病因素和心理因素以及生活習慣。合理的護理干預可以對心內科患者的睡眠情況和情緒狀態得到有效的調整和幫助。
【關鍵詞】 睡眠情況和情緒狀態 護理干預 心內科
睡眠占據了我們生命時間的大部分時間,因此我們必須注重睡眠情況。然而睡眠情況和心理的情緒狀態又是息息相關的。心內科患者由于受到焦慮,情緒低落和抑郁情緒以及環境的改變,噪音和自身疾病的影響,出現嚴重的睡眠障礙[1]。睡眠障礙屬于精神障礙的一種,可能引起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以及高血壓導致身體多重傷害和大腦功能,從而抑制了良好身心健康的發展[2]。 本研究對我院心內科2013年3月到2015年7月之間對100例住院患者采取臨床深入訪談病人和問卷調查的形式進行了解病人睡眠情況和情緒狀態。這有利于我們為臨床提供良好的理論依據,讓病人走出病魔糾纏的世界,邁向健康的生活。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2013年3月到2015年7月之間,選擇我院心內科100例住院睡眠障礙和情緒低落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70例,女性患者30例。大部分為身體情況較差的老年人,住院時間比較長的,平均年齡(53.4±6.8)歲。
1.2 方法 我們是通過對臨床病人深入訪談的方法和問卷調查的方法來找出病人睡眠的情況和情緒狀態的原因。其中問卷調查的內容主要是患者的一般資料和睡眠障礙的原因以及患者自我睡眠的感受情況。問卷調查經過多次修改,信度效較高。臨床病人的深入訪談的內容為患者的身體舒適度,患者時常處于哪種情緒狀態等。我們的調查問卷, 發放問卷 100份, 回收問卷 100 份, 回收率為 100%。然后我們根據問卷調查的結果并進行分析。然后將我院心內科100例睡眠障礙患者(年齡差別不大,病情相似的病人)分為兩組,。對照組(50例為常規護理)和實驗組(50例為護理干預),護理干預實施一個月后,對患者的睡眠情況和情緒狀態進行觀察和分析。問卷回收后錄入軟件包,利用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
2.1 一般結果
通過對睡眠障礙的情況進行統計分析,數據顯示,100例患者中,入眠困難(本研究以 2h 為劃分點)為72例,占 72%;清晨的早醒為67例,占67%;睡覺的覺醒次數 (本研究以 5 次為劃分點) 為 49例,占49%。醒后再次入眠所需時間長 (本研究以 3h 為劃分點 ) 為 55 例, 占 55%。見表 1。
2.2 睡眠障礙原因
通過觀察的結果我們可以知道,睡眠障礙的原因之一是由于自身的疾病所造成的有87例,占 87%;還有受心理影響的病人有74 例, 占74%; 還有受環境影響的病人有72 例, 占 72%; 其它因素, 如不良生活習慣等造成的病人有 29 例, 占 29%。根據我們的問卷調查和對臨床病人的深入訪談調查可知道, 97%的患者的病情是多個原因綜合的,單一的原因誘發的基本沒有。詳細數據統計見表 2。
2.3 實行護理干預后患者睡眠情況
對睡眠障礙患者進行護理干預,一個月后對比兩組患者的睡眠質量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后,我們知道常規護理的對照組患者,睡眠障礙情況無明顯的變化。在經過護理干預的實驗組中,我們病人的睡眠情況得到了良好的調整,睡眠質量大大的提升,隨機的54例患者中有39 例患者睡眠得到良好的恢復和調整。見表 3
3 討論
睡眠是生命健康的需要。睡眠障礙是精神障礙的一種表現之一,睡眠障礙雖然不能直接對我們生命造成損傷,但卻可以影響我們健康的恢復,造成我們精神疲憊[3]。經過我們的了解,心內科的住院患者的睡眠障礙為晚上入睡困難,清晨容易早醒,睡覺醒來的次數很頻繁和深夜醒后就難以入眠等。其中患者發生睡眠障礙的原因有自身的疾病的影響和低落的情緒以及周圍的不良環境影響和不良好的生活習慣所造成。我們只有通過合理有效的護理干預的綜合方法才能解決病人睡眠障礙的問題,提高病人的睡眠質量。對于患者的治療,我們應該先治療其身體疾病,以避免由于身體不適帶來的影響。然后,我們要對患者的生活方式和周圍環境做出改變,適當調整作息時間,增強患者的睡眠質量,對于我院心內科患者年齡偏大,身體抵抗力差,長期臥床為主,我們應該鼓勵其白天多睡覺。但是睡眠時間不能太長,以免晚上精神太旺盛。為患者營造良好的睡眠氛圍,這充分的讓患者睡眠情況得到了良好的變化。我們還可以對患者實施適當的輔助睡眠的方法,在飲食上,如在睡覺前喝一杯熱牛奶,禁忌喝濃茶,不建議使用安眠藥,是藥三分毒,這樣會對患者造成藥物依賴性和不良的身體反應。在其他上,我們可以讓患者聽一下幫助入睡的歌曲,使患者慢慢進入夢鄉。由于患者的睡眠情況還受不良心理影響,我們可以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讓心理醫生加強對患者的心理疏通,讓其消極的心理轉變為良好健康積極的心理,使其走出低落的陰影世界。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對心內科患者的睡眠障礙原因可以找出很多,同時,我們也必須讓護理干預的方法和措施來改變臨床上的不良現狀。為促進病人的身心健康,我們需要不斷的努力。
參考文獻
[1]丁小偉,王珠琳. 心內科實施服藥到口流程管理初探[J]. 護理學雜志,2012,15:49-51.
[2]范文靜,楊靜,金雁,宋淑平,郭曉霞,李明波. 心內科住院患者睡眠質量分析與護理干預[J]. 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2,20:3917-3920.
[3]鮑婧. 跌倒風險分級護理在心內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應用[J]. 護士進修雜志,2012,21:1958-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