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立影
【摘 要】 目的:探討護理干預對提高產后母乳喂養率的影響。方法:選擇我院2013年2月—2014年8月收治的產婦66例,隨機分為觀察組(n=33)和對照組(n=33)。予以對照組產婦常規護理,予以觀察組產婦全面的護理干預措施,比較2組產婦的產后泌乳量和母乳喂養情況。結果:觀察組產婦產后的泌乳分泌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母乳喂養率以及滿意率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有效的護理干預可促進產婦產后母乳量的分泌和母乳喂養率的提高,且促進了產婦和護理人員的良好關系,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護理干預 產后母乳喂養率 影響
母乳喂養是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全力倡導的科學育兒方法,母乳是嬰兒最理想的食物,利于嬰兒的消化吸收,最適合嬰兒的生長發育。目前大力提倡母乳喂養,本文通過臨床實踐,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3年2月—2014年8月收治的產婦66例,均為足月健康妊娠產婦,年齡24歲~32歲,平均年齡(25.2±2.0)歲;順產48例,剖宮產18例。將全部產婦按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3例。2組產婦在年齡、分娩方式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產婦產后常規護理,包括產前指導產婦行模型的訓練以及基本的健康教育。
1.2.2 觀察組
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全面的護理干預,具體包括:①針對正常陰道分娩的產婦,行分娩后,應及時進行母嬰皮膚接觸,時間以半小時為宜;針對剖宮產產婦,則應在麻醉清醒后行母嬰皮膚接觸,并對嬰兒進行吸吮鍛煉,白天通常為1h/次,夜間按實際情況對吸吮頻率進行調整,至嬰兒正常吸吮。護理人員告知產婦應充分休息,讓乳汁分泌能有效增強。指導產婦應多食用營養豐富的流質食物,以促進乳汁的分泌。同時科學指導患者休息時間,養成與嬰兒同步的作息時間。②針對母嬰分離的產婦,因為嬰兒不能及時吸吮產婦乳房,會影響乳腺管通暢性,增加乳房出現腫塊的幾率,并延后泌乳時間,影響產婦的舒適感和產婦喂養。護理人員應按摩產婦的乳房,從乳房邊緣向乳頭方向用手指輕輕按摩,每天2次;并對乳汁進行及時采集,利用小勺對嬰兒進行喂養。③如產婦乳頭凹陷、粗大、平滑,會增加嬰兒吸吮的難度,進而對母乳喂養造成影響。護理人員應對產婦乳頭進行10min熱敷,有效協助嬰兒含接,然后向外進行牽拉,讓乳頭的軟度和長度增加,讓嬰兒能更好含接。④針對低體重兒和早產兒,容易出現吸吮無力的情況,護理人員可以在低體重兒和早產兒覺醒的狀態下進行非營養性吸吮訓練,讓其慢慢建立有效的吸吮吞咽模式,有意識地進行吸吮。
1.3 療效評價
對2組產婦產后第3天母乳充足情況、喂養率和滿意率進行觀察比較,其中母乳分泌量的判斷標準如下:母乳充足,即產婦能連續喂養嬰兒2次,嬰兒能獲得充足的母乳量和滿足感,每天的小便次數超過6次;母乳不充足即產婦連續喂養嬰兒2次,嬰兒不能獲得充足的母乳量,乳房飽脹,喂養后嬰兒存在哭鬧,每天的小便次數不超過6次。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包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產婦產后3d的泌乳量比較
觀察組泌乳量充足30例,而對照組21例,2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2組產婦喂養率以及滿意率比較
觀察組的喂養率為87.88%,明顯高于對照組的54.5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婦滿意率為93.94%,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0.6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母乳喂養以無添加任何食物的哺育方式成為嬰兒最佳的天然食品,其不僅易于吸收和消化,且因母乳中含有IgA,能幫助嬰兒的自身免疫力提高;同時,母乳喂養亦能幫助產婦獲得更好的產后恢復和子宮收縮,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母嬰之間的感情。但臨床研究顯示,在產婦實施母乳喂養時,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如:①初產婦對母乳喂養知識的盲目認知。②部分女性對形體美比較重視。③母乳喂養的知識沒有普及到位等。因而為減少諸多不利因素的負性影響,對產婦在產后母乳喂養時實施一定的護理干預具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產婦產后3d的泌乳量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且觀察組母乳喂養率以及滿意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通過產后有效的護理干預,能提高產婦的泌乳量和母乳喂養率。在產后及時進行母嬰皮膚接觸,能提高嬰兒的吸吮能力,進而為母乳喂養打下良好的基礎;保證嬰兒吸吮乳頭的次數,讓母嬰感情增加,對分泌乳汁非常有幫助;對于母嬰分離的產婦,通過有效的護理干預能讓乳腺管保證通暢,對乳房腫脹進行有效預防,而且還能增加產婦母乳喂養的信心;對于乳頭凹陷、粗大的產婦以及吮吸困難的嬰兒進行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最終促進產婦乳汁分泌,提高母乳喂養率。
所以,母乳是嬰兒最理想的食品,母乳可提高新生兒的免疫力、智力,減少嬰兒患病率,這些優勢明顯高于人工喂養的新生兒。這就需要護理人員及時開展產前和產后護理干預,把有關母乳喂養的好處及處理方法告訴所有的孕婦,重視產前檢查中的乳房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給予指導和處理,可以大大提高母乳喂養成功率,促進新生兒健康生長發育。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產婦產后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能夠對產婦的母乳分泌有重要的影響,可以更好的促進母乳的分泌,進而提升母乳喂養率,也提升了產婦對醫院和護理人員的滿意度,值得推廣和使用。
參考文獻
[1]鄒蓉.淺談進行產前及產后護理干預對初產婦進行母乳喂養的影響[J].求醫問藥(下半月),2016,07:237-238.
[2]覃桂榮,雪麗霜,周蕓,周容,劉素娥,凌靜.產后早期乳房護理干預對母乳喂養的影響[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6,03:63-64.
[3]鄧肖蓮.產房內早期護理干預對產后母乳喂養的影響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6,20:229-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