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莉華

【摘 要】 目的:觀察人性化護理在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本院收治的60例行改良根治術的乳腺癌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常規護理)與觀察組(人性化護理)作為研究對象(收治時間:2014年4月~2016年3月),30例/組。對比2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住院時間及護理滿意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住院時間以及護理總滿意度與對照組患者相比均更令人滿意(p<0.05)。結論:人性化護理在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患者中具有較高的應用效果。
【關鍵詞】 人性化護理;乳腺癌;改良根治術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humanized nursing in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of breast cancer.Methods:60 cases of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conventional care)and observation group(2014.4 to 2016.3),30n/group.Compar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length of stay,nursing satisfaction.Results: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length of stay,and total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Humanized nursing care has a good effect in the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of breast cancer.
【Key words】 Humanistic nursing;Breast cancer;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乳腺癌屬于常見的婦科疾病,患者不但需承受失去乳房的痛苦,而且還需面臨著失去生命的危險,極易產生嚴重的心理障礙,對治療及康復效果產生影響[1]。為了觀察人性化護理在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我院將收治的60例行改良根治術的乳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見下:
1 研究對象的基線資料和護理方法
1.1 基線資料
研究對象:2014年4月~2016年3月期間本院收治的60例行改良根治術的乳腺癌患者。
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30例患者為一組。
對照組:年齡范圍(30—64)歲,平均年齡(50.24±5.31)歲。
觀察組:年齡范圍(32—66)歲,平均年齡(50.31±5.25)歲。
2組行改良根治術的乳腺癌患者的基線資料無明顯差別,p值大于0.05。
1.2 護理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包括術前向患者簡單介紹手術過程、注意事項等基本內容,術后注意觀察患者生命指標的變化情況。
給予觀察組患者人性化護理,包括以下幾點護理內容:
①術前心理護理:患者因對自身疾病的相關知識缺乏了解,容易產生恐懼感以及其他不良情緒,因此,護理人員需加強與患者之間的溝通,在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之后進行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同時向患者家屬講解患者病情的發展情況,介紹主治醫師精湛的技術以及豐富的臨床經驗。
②術中人性化護理:護理人員在患者被送入手術室后向其介紹手術室的環境,消除患者因面對陌生環境產生的不安感,在進行麻醉穿刺時護理人員應與患者進行肢體語言交流,做好手術解釋工作,鼓勵患者保持樂觀的心態進行手術,在患者進行手術期間,護理人員應嚴密監測患者心電圖以及皮膚顏色的變化情況,注意保持輸液通暢,指導患者保持正確的手術體位,手術結束后為患者清理殘留血跡并護送其返回病房。
③術后回訪:護理人員應在患者完成手術后的第二天到患者病房了解其術后恢復情況,檢查患者傷口是否出現滲血、感染以及是否發生其他并發癥,同時觀察引流液的變化情況以及引流管是否通暢,詢問患者的身體狀況。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統計2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以及住院時間,同時使用本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調查2組患者的護理滿意情況,分為非常滿意、一般滿意以及不滿意,護理總滿意度=(30例-不滿意例數)/30例×100%。
1.4 統計學處理
本文數據均經SPSS18.0版處理,用(x±s)表示住院時間,采用t檢驗;用%表示并發癥發生率及護理滿意度,使用卡方檢驗。P值小于0.05表示2組患者的各項指標差別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如表1所示,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以及住院時間均優于對照組患者,p值小于0.05。
如表2所示,觀察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患者,p值小于0.05。
3 討論
乳腺癌是臨床上十分常見的婦科疾病,隨著人們生活觀念的改變以及社會經濟的發展,晚生晚育的趨勢逐漸形成,此外,因不良生活習慣等因素的影響,該病的發病率逐漸呈上升趨勢[2],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臨床上常用的治療方式為手術治療,手術治療對患者的創傷較大,因此,對患者進行合理的護理干預十分重要。
改良根治術是治療乳腺癌的有效方法,但改良根治術會導致患者身體出現殘缺[3],因此,患者容易出現絕望、悲觀、抑郁等負面情緒。常規護理僅對患者進行基礎的手術知識普及以及日常生命指標的監測[4],未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導致患者的治療依從性不高,對手術治療效果造成影響。
人性化護理包括對患者進行術前心理護理、術中人性化護理以及術后回訪,使患者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到家庭的溫暖,激發患者活下去的勇氣以及接受治療的信心[5]。人性化護理還可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質量,要求護理人員具備扎實的疾病知識,掌握必要的護理技能,在此基礎上才可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指導,進而提高護理質量以及護理滿意度。
在本次研究結果中,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15.42±2.47d)、并發癥發生率(3.33%)以及護理總滿意度(96.67%)均優于對照組患者,p值小于0.05。
由此可得,對行改良根治術的乳腺癌患者進行人性化護理干預能夠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以及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楊琳.人性化護理在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雜志,2014,23(5):110-110.
[2]張彩虹.人性化護理干預在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2):61-62.
[3]蔡曉珍.乳腺癌患者的人性化護理臨床效果[J].中國民康醫學,2015,27(21):112-114.
[4]蔣碩.人性化護理在乳腺癌手術患者的應用[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25):209-210.
[5]吳馨.人性化護理干預在乳腺癌患者中的應用[J].健康導報:醫學版,2014,19(12):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