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目的:研究肝臟穿刺活檢術的觀察和護理措施。方法:選擇2014年7月-2016年4月期間在我院接受肝臟穿刺活檢術的肝病患者36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劃入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18例,對照組18例,分別接受肝臟穿刺活檢的針對性護理和常規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和肝區疼痛評級。結果:觀察組患者肝臟穿刺活檢成功17例,失敗1例,肝區疼痛0級8例,1級5例,2級3例,3-5級2例;對照組患者穿刺成功12例,失敗6例,肝區疼痛0級5例,2級2例,3-5級8例,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肝臟穿刺活檢術的觀察及護理措施能夠提高穿刺成功率,減輕患者痛苦,有效預防并發癥,值得臨床應用和推廣。
【關鍵詞】 肝臟穿刺活檢 觀察 護理
為了研究肝臟穿刺活檢術的觀察和護理措施,選擇2014年7月-2016年4月期間在我院接受肝臟穿刺活檢術的肝病患者36例作為研究對象進行臨床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7月-2016年4月期間在我院接受肝臟穿刺活檢術的肝病患者36例作為研究對象。全部患者均為慢性肝病,病情反復久治不愈,需要接受肝臟穿刺活檢了解肝臟病變程度,并鑒別黃疸性質、原因,作為診斷、治療以及療效判斷的檢驗依據,排除癌變、凝血功能障礙、免疫功能缺陷患者。將全部患者隨機劃入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18例,年齡23-59歲,平均年齡49.5±20.6歲;男10例,女8例;病毒性慢性乙型肝炎9例,酒精肝6例,脂肪肝4例。對照組18例,年齡20-60歲,平均年齡48.6±20.9歲;男11例,女7例;病毒性慢性乙型肝炎8例,酒精肝6例,脂肪肝5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情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肝臟穿刺活檢術護理,觀察組患者接受肝臟穿刺活檢術的病情觀察和針對性護理:①術前準備:接受常規術前檢查,包括血常規、凝血時間、血小板計數以及常規肝區檢查。②心理護理:肝臟穿刺活檢創傷很小,但是仍然有部分患者對手術操作比較恐懼,護理工作人員需要為患者說明穿刺活檢的必要性,排解患者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提高依從性。③術中護理:配合術者,使用專業術語交流,避免清醒的患者聽到醫護人員交談而產生焦慮。患者取平臥、左傾位,常規消毒,局麻,穿刺時叮囑患者屏住呼吸,穿刺結束無菌紗布按壓5min,多頭腹帶包扎。④術后護理:24h內絕對臥床休息,每小時測量一次血壓,6h后血壓無波動,可去除沙袋下床輕輕活動。術后注意觀察患者是否有出血、腹痛腹脹等癥狀,查看穿刺部位是否滲血,并監測患者血壓、頻率、呼吸,出現各種異常情況及時通知醫生對癥治療。
1.3 觀察指標
記錄并比較兩組患者穿刺失敗例數,并使用McGill肝區疼痛標準對患者肝區疼痛程度進行分級,比較兩組患者劇烈疼痛(3-5)級例數。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的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n,%)經卡方檢驗,P<0.05認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肝臟穿刺活檢成功17例,失敗1例,肝區疼痛0級8例,1級5例,2級3例,3-5級2例;對照組患者穿刺成功12例,失敗6例,肝區疼痛0級5例,2級2例,3-5級8例,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肝臟穿刺活檢是各類肝部疾病常見的檢驗診斷方法,雖然有一定的創傷性,但是檢測結果準確率高,能夠為各類肝臟疾病的確診、治療以及預后評價提供考核的診斷依據[1]。肝臟穿刺活檢會給患者帶來一定的創傷,為了減少給患者帶來的損傷,同時避免并發癥,有必要對患者的表現進行嚴密觀察同時給予有效的護理,確保穿刺操作能夠順利進行,提高檢查的安全性[2]。具體工作中,護理工作人員在穿刺操作之前要為患者詳細講解肝臟穿刺活檢相關的知識和注意事項,向患者說明肝臟穿刺活檢的必要性和詳細操作過程,幫助患者減輕心理壓力,提高操作依從性[3]。護理工作人員需要確保患者能夠配合醫生完成各項術前檢查,包括血常規、肝功能、凝血四項指標,通過一系列術前檢查了解患者肝功能、血小板計數、凝血酶還原活動度[4]。除此之外,還要進行心電圖、彩超、X光胸片檢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肺功能和肝功能損傷,確認患者有無腹水等禁忌癥。護理人員還指導患者做呼氣、吸氣練習,為穿刺配合做準備,提高穿刺成功率,并且為了預防術后尿潴留,需要幫助患者學習床上使用大小便器[5]。穿刺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幫助患者取合適的體位,仰臥稍左傾,背部墊軟枕,放置各種物品,嚴密監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傾聽患者主訴,觀察了解患者自我感覺,患者出現暈針、劇痛等不適現象需及時通知術者,術后24h絕對臥床休息,減輕腹壓,預防肝臟出血。患者術后絕對臥床休息24h,沙袋壓迫穿刺位置24h,加壓包扎,嚴密監測患者體溫、脈搏、呼吸、血壓變化情況,每小時測量一次血壓,血壓平穩可轉為4h/次。術后患者休息期間,護理人員需要給予患者必要的生活照顧,過度緊張、疼痛不能耐受患者可給予一定量止痛劑減輕患者痛感。肝臟穿刺活檢常見的并發癥主要有腹痛、出血、氣胸、發熱等,輕度可自行緩解,較嚴重者需及時通知醫生對癥治療。為了有效預防術后出血,術后需遵醫囑給予維生素K,并注意觀察患者是否存在頭暈、心悸、冷汗和煩躁等表現,出現異常及時通知醫生。
結語
肝臟穿刺活檢術的觀察及護理措施能夠提高穿刺成功率,減輕患者痛苦,有效預防并發癥,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和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王黎茜,貓禾,梁瓊瑤等.肝臟穿刺活檢術的觀察及護理[J].醫學信息(上旬刊),2010,23(10):3634-3635.
[2]梁月新,徐彩玲,盧瑞朝等.HIV并存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肝穿刺的護理[J].護理學雜志,2011,26(21):41-43.
[3]李霄.B超引導下肝臟穿刺活檢術的護理[J].全科護理,2011,09(06):519-519.
[4]蔡銀科,張德葵,黎婉斌等.468例床旁超聲實時引導下肝臟穿刺活檢術病人的護理[J].全科護理,2013,11(19):1740-1741.
[5]李淑慧,尹玉霞,劉杰麗等.肝臟穿刺活檢術患者的觀察及護理[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7(13):197-198.
作者簡介:吳艷,女,1977-09-05生,江蘇淮安市,職稱主管護師,畢業院校揚州大學本科學歷,主要從事肝病科護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