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超


【摘 要】 目的:探析腦卒中后遺癥患者在社區醫院的管理與治療。方法:選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本院所收治的94例腦卒中后遺癥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以隨機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其中對照組47例,給予其常規治療與管理,觀察組47例,給予其社區醫院康復治療與管理。對兩組患者治療結果及管理滿意度進行對比。結果:在治療有效率上,觀察組顯著優于對照組(91.49%>70.21%),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管理滿意度上,觀察組亦同樣優于對照組(97.87%>82.98%),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通過對腦卒中后遺癥患者實施社區康復治療與管理,可顯著改善其語言能力與肢體能力,使其生活自理能力有所恢復,因而具有極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 腦卒中后遺癥 社區醫院 管理與治療
腦卒中亦被稱之為腦血管意外,其學名為腦中風,作為一種腦血液循環障礙類疾病,具有起病急、危害大的特點[1]。而腦卒中后遺癥則主要包括口眼歪斜、語言障礙、半身不遂等,并且在腦卒中發病一年之后仍然存在,且極難恢復[2]。此次研究特選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本院所收治的94例腦卒中后遺癥患者為對象,以觀察腦卒中后遺癥患者在社區醫院的管理與治療效果,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本院所收治的94例腦卒中后遺癥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以隨機法將其分為47例對照組及47例觀察組。對照組:男27例,女20例;年齡52-71歲,平均年齡(60.6±4.9)歲;病程1-2年,平均病程(1.5±0.3)年。觀察組:男25例,女22例;年齡53-72歲,平均年齡(61.4±4.8)歲;病程1-2年,平均病程(1.4±0.4)年。此兩組在一般資料上無顯著差異(P>0.05)。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以常規治療管理,包括氯吡格雷(生產廠家:樂普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40711;規格:25mg;用藥方式:口服;劑量:75mg/d)及尼莫地平(生產廠家: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40610;規格:30mg;用藥方式:口服;劑量:30mg/d)等,觀察組則在其基礎上增加社區醫院管理項目,具體如下。
1.2.1 檔案建立與管理
依據我國《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2011 年版)》[3],為觀察組患者建立檔案,并依據其病情特點等進行分類管理,將研究所用治療方案、患者反應等一一記錄在案。
1.2.2 社區健康教育與康復管理
應定期為患者及其家屬展開健康教育,通過為其介紹腦卒中后遺癥的危害及治療方案,以獲得其本人及家屬的治療配合。考慮到部分患者存在語言交流或是思維上的障礙,因此,健康教育工作需盡量從家屬的角度展開,告知其在康復期間不宜吸煙、飲酒,同時要注意對每天鹽分攝入的控制,以免血壓升高。在起居上,應讓患者做到早睡早起并確保每日睡眠時間充足,以確保其能夠有充沛的精力去面對治療。同時還應依據其身體情況,為其制定相應的運動方案,使其能夠在運動中逐漸恢復其肢體功能。在心理上,則應鼓勵患者多與外界進行溝通,從而恢復其語言功能,同時還應多給予患者以言語鼓勵,從而增加其對于康復治療的信心。
1.3 療效判定
顯效:經康復治療后,患者肢體功能、語言功能等恢復正常,生活能夠實現自理;
有效:經康復治療后,患者肢體功能、語言功能等有所恢復,部分生活活動能夠自理;
無效:經康復治療后,患者肢體功能、語言功能等依舊存在明顯障礙,且生活依舊無法實現自理。
以本院自制的管理滿意度調查表對本次康復治療管理進行調查,結果分十分滿意、滿意、不滿意三項,其中總滿意率=(十分滿意+滿意)/47×100%。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數據均以統計學軟件SPSS18.0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以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以x2檢驗,以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對比
在治療有效率上,觀察組顯著優于對照組(91.49%>70.21%),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下表1所示。
2.2 兩組患者管理滿意度對比
在管理滿意度上,觀察組亦同樣優于對照組(97.87%>82.98%),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下表1所示。
3 討論
腦卒中為威脅人類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之一,其發病率逐年升高,造成的病殘嚴重危害人民的生活質量[4]。在臨床工作中發現,將腦卒中后遺癥患者納入家庭醫生管理對象,針對每個人的病情進行個體化康復治療,可以樹立患者對疾病康復的信心,積極從事日常生活勞作,能改善腦卒中患者肢體運動功能和語言表達能力,提高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從而改善整體生活質量。由本次研究可知,在治療有效率上,觀察組顯著優于對照組(91.49%>70.21%),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管理滿意度上,觀察組亦同樣優于對照組(97.87%>82.98%),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通過對腦卒中后遺癥患者實施社區康復治療與管理,可顯著改善其語言能力與肢體能力,使其生活自理能力有所恢復,因而具有極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潘紅, 朱江. 腦卒中后遺癥患者在社區醫院的管理與治療[J].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5, 6(27):128-129.
[2]蔡蔚, 梁翠云. 坐式八段錦對社區腦卒中后遺癥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影響[J]. 護理管理雜志, 2011, 11(11):810-811.
[3]商宏琳, 王慧. 分析社區康復治療腦卒中后遺癥期患者的療效[J]. 大家健康:學術版, 2014, 8(8):98-98.
[4]陽處富, 高裕, 周國軍,等. 家庭訪視對缺血性腦卒中后遺癥患者家庭環境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 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 2013, 21(1):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