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韜+楊瑩美+李雪平



【摘 要】 目的:研究分析在甲狀腺結節的良惡性診斷中超聲造影的效果,為臨床工作提供指導。方法:選取了103例來我院診治的甲狀腺結節患者共計112個結節,令患者進行甲狀腺常規超聲檢查和超聲造影增強檢查,結果與病理檢查結果進行對比分析。結果:根據超聲常規檢查的診斷符合率為80.2%,結合造影結果的診斷符合率為90.2%,高于常規超聲;超聲造影中,惡性結節的AT、TTP時間要低于良性結節,惡性中不均勻強化比例高于良性而環形強化比例低于良性,以上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超聲造影對常規超聲難以明確的結節鑒別能力上升,并且結合常規超聲對良惡性的診斷正確率提高,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 甲狀腺結節 良性 惡性 超聲造影
超聲在甲狀腺的檢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夠很好的檢測出甲狀腺結節的發生,但在良惡性的鑒別上具有一定的不足。超聲造影技術對于組織血流灌注情況有很好的觀察效果,甲狀腺由于血流供應豐富,良惡性結節的血供情況存在差異,所以超聲造影對于結節的良惡性鑒別上有一定的幫助[1-2]。本文就超聲造影對于甲狀腺結節良惡性診斷上的應用價值進行了研究分析,現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選取了2015年5月到2016年9月期間,我院診治的甲狀腺結節患者103例為研究對象,共計112個結節;患者年齡在18~72歲,平均年齡45.8歲;患者進行常規超聲以及超聲造影增強檢查,然后進行組織穿刺活檢或者手術治療。
1.2 方法
1.2.1 超聲常規檢查 令患者平臥,對甲狀腺進行常規檢查,內容包括結節部位、數量、大小、形態、縱橫比、邊緣邊界、回聲、鈣化、血流信號等。
1.2.2 超聲造影檢查 根據常規檢查影像,選擇合適的觀察切面,然后儀器轉換為超聲造影檢查模式,注入造影劑,進行造影圖像的記錄和觀察,對局部組織的增強模式進行定性分析,對造影劑到達時間(AT)、達峰時間(TTP)和峰值強度(PI)等血流灌注情況指標進行定量分析。
1.2.3 診斷方法 超聲檢查均由科室同一名經驗豐富的醫師進行操作,檢查結果的診斷由兩名超聲診斷工作4年以上經驗的醫生分別作出診斷意見,然后進行匯總,出現意見分歧則由第三名診斷工作4年以上經驗的醫生作出診斷意見,匯總三方意見取多數者作為最終診斷。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系統軟件統計分析資料;其中計量資料用(x±s)表示,并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并用X2檢驗;P<0.05表示統計學上有意義。
2 結果
2.1 病理檢查結果
112個待檢結節中良性結節73個,惡性結節39個。
2.2 超聲常規檢查結果
112個待檢結節中診斷明確的有91個,其中良性結節的有68個,惡性結節23個,診斷不明的有21個;與病理檢查對比,診斷明確的病例中,9個良性結節實為惡性,4個惡性結節實為良性,診斷符合率為80.2%。詳見表1。
2.3 超聲造影檢查結果
造影結果與常規檢查結果綜合分析,112個待查結節中,診斷為良性的74個,惡性的31個,疑似惡性的7個,其中疑似惡性者對于患者的診斷處理原則按照惡性標準進行,所以可以將其記為惡性;與病例結果對比,良性診斷中有5例實為惡性,惡性診斷中有6例實為良性,診斷的符合率為90.2%。詳見表2。
對超聲造影觀察結果進行分析,收集到了107份有效影像數據,其中良性69分,惡性38份。根據血流灌注圖像建立造影時間-強度曲線圖(TIC),分析計算造影劑到達時間(AT)、達峰時間(TTP)和峰值強度(PI);將造影后組織強化模式分為均勻強化、不均勻強化、環形強化和無強化四種。TIC中,惡性結節的AT(11.07±1.38)s和TTP(15.4±1.3)s均低于良性結節的AT(17.32±2.11)s和TTP(20.4±3.5)s,差異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0.05),良惡性的PI比較沒有統計學意義(>0.05);強化模式中,良性結節中環形強化所占比例(78.3%)要高于惡性(5.3%),惡性結節中不均勻強化所占比例(84.2%)要高于良性(8.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0.05)。詳見表3。
3 討論
血液中血細胞散射回聲強度比軟組織要低,在二維超聲圖像中會表現出無回聲,對于組織血液灌注情況的分辨力較低,而超聲造影是通過注入造影劑增強了血液的散射回聲強度,血液的回聲比較均勻并且處于流動狀態,所以對于組織血流灌注情況有了十分明顯的觀察效果[3]。甲狀腺是一個血供豐富的器官,在甲狀腺結節中,其血供情況會發生相應的變化,良性和惡性的結節,由于病理基礎不同,其在血流灌注方面也會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所以通過超聲造影,在常規超聲對結節形態、結構、回聲、血流信號等的觀察基礎上,結合血流灌注圖像,能夠很大程度的提高良惡性結節的診出率和診斷正確率。本文研究中良惡性結節在超聲造影中的強化模式、AT、TTP上有著明顯的差異(P<0.05),超聲造影對于良惡性結節的診斷正確率(90.2%)要高于常規超聲的(80.2%),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并且在常規超聲難以明確診斷的結節上有更好的鑒別力。綜上,超聲造影在甲狀腺結節良惡性的鑒別診斷上有著明顯的效果,適合在臨床上普及應用。
參考文獻
[1]劉麗.超聲造影在甲狀腺癌診斷中的應用現狀及前景[J].中外醫療,2015,(15):175-176.
[2]隋鑫,甄景琴,袁麗君等.術前超聲造影檢查鑒別甲狀腺良惡性結節的價值[J].中國醫藥導報,2016,13(16):116-118,122.
[3]周琦,姜玨,馬文琦等.甲狀腺良惡性結節的超聲造影和彈性成像對比分析[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13,29(7):584-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