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瀛方
(吉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吉林 長春 130000)
語言模因在俄語青年俚語研究中的應用
張瀛方
(吉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吉林 長春 130000)
模因論是基于達爾文進化論觀點揭示文化進化規律的一種新理論。俄語青年俚語作為一種特別的語言形式,如今已經成為了俄語標準口語的一部分,有著良好的發展趨勢。基于模因論在國內外的深入研究與發展,對其在語言模因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論基礎。本文以語言模因為視角,從分析語言模因復制和傳播方式入手,來嘗試研究語言模因在俄語青年俚語形成發展中的應用,對現代青年俚語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
模因論;語言模因;傳播方式
模因的定義是“能夠通過廣義上‘模仿’的過程而被復制的信息單位”。同樣當某種思想或信息得到復制和傳播便形成了模因。關于模因的發展,國外模因主要經歷了四個階段:模因先是Richard Dawkins1976年提出的,指出文化領域中存在一種復制因子,稱作模因(meme);接著在Susan Blackmore的《自私的模因》中得到確立;然后是各領域學者們在實際應用中的擴展;最后一個階段是科技模因階段,提出最新論點,人類已經產生出一種新模因。在這期間同樣有許多其他的學者也提出相關的概念。基于國外關于模因理論的研究成果,國內在模因論的研究上隨之也有了很大發展,何自然同國內的學者們進行了深入研究分析,將模因論分為理論引進及應用兩大方面。
模因可以是語言、文化、習俗、社會行為等,本文從語言模因方面入手,因為語言是模因傳播最得力的工具,語言模因作為文化傳播單位,靠復制和傳播而生存,語言是模因必不可少的載體之一。何自然與一些語言學家共同研究并指出,語言本身就是一種模因,模因主要寓于語言之中,語言中的模因是通過詞語來表現的,所以有語言模因的說法。語言模因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內部與外部條件,成功的模因一定是具有長久生命力和廣泛模仿力的。
模因傳播方式大體上主要分為兩種:基因型傳播和表現型傳播。所謂基因型就是將固有的成語、俗語、名言等不被改變地直接進行傳播復制,而表現型是指同一語言形式被用于傳播不同的內容。語言模因的應用十分廣泛,在人們的生活交流中隨處可見,例如廣告、流行語、社交中,都存在大量的語言模因,同時在教學中模因論也提供了很多很好的途徑,便于教師授課和學生的理解。此外,模因理論還主要應用于語言學各個方面的研究中。也正是語言模因的形成與傳播,讓人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給學者們更多的啟示。
本文從語言模因傳播方式角度來談論俄羅斯青年俚語的形成。模因論的傳播方式分為“模因基因型”“模因表現型”兩種。在語言的起源、語言的定義及語言的使用中都有模因的影子,模因現象使語言得到了繼承和發展。語言也使模因得到自我復制和傳播。而談到青年俚語,也像所有的社會方言一樣,靠民族語言組成,是以其語音和語法為基礎的詞庫。它的產生是必然的,但它的發展并不是一帆風順的。正如俄語俚語產生之初時就遭到了上層社會的排擠,原因是俄語俚語是由俄羅斯社會底層人民創造產生,逐步通過不斷的擴散為全民使用。但如今,俄語俚語已經成為了標準口語的一部分,有著良好的發展趨勢,這和語言模因這一理論是密不可分的。俄羅斯青年俚語是最有趣的語言現象,它的流傳并不僅是在特定年齡限制中,正如從它的名稱中清楚得知的,同時也有社會、時間、空間的界限。它在青年的城市學生中流傳,而且有些詞或多或少是與外界隔絕的參照物。我們之所以能學習各種語言,與語言模因的使用密切相關,是歷代語言使用者的不斷復制和傳播才讓我們有了更系統的學習。青年俚語作為一種特殊語言形式,在形成發展過程中也與模因息息相關。
(一) 基因型傳播俄語青年俚語
基因型傳播即“內容相同,形式各異”。所謂模因基因型的青年俚語,即模仿固有的詞匯而形成的,期間可能發生形式上的變異,但初始信息不發生改變。其中具體再分為相同信息直接傳遞和相同信息異形傳遞兩種形式。
1.相同信息直接傳遞
這類語言信息是可以不做任何改動直接在合適場合應用的,通過直接引用的方式,復制和傳遞模因來達到效果。在青年俚語中有些詞曾經的意義和應用環境都比較狹窄,狹窄的語言很難進行傳播,但后來在俚語中意義得到了延伸,雖然基本意義不變,卻得到了十分廣泛的應用。比如косуха一詞原為搖滾青年的用語,指鑲嵌許多黑色鉚釘的黑色皮外套,而通過引入青年俚語進行延伸和傳播,現在廣泛義為“皮夾克”,在俄語詞典里解釋是Молодёжная короткая кожаная куртка с косой застёжкой молнией..(青少年穿的短斜拉鏈皮夾克..),甚至在廣告中也有косуха женская 2016(2016年款女士皮衣)。
2.相同信息異形傳遞
這種基因傳播方式以復制信息內容為主,在復制與傳播過程中形式出現變化,但所傳遞的內容意義基本不變。像在英語和中文都會使用縮略語一樣,形式發生很大變化,但傳達內容不變,為使用者提供便利并且提高效率。在青年俚語中也有大量詞匯是這樣的,將一些詞進行縮寫,例如валюта縮寫成валя同樣作為“外匯”的意思。還有單詞化“形容詞+名詞”縮寫成名詞,如мокрое дело縮寫為мокруха解釋為“兇殺”。бытовое преступление 縮寫為бытовуха解釋為“日常生活”。除了使用方便這一方面,還有達到另一種表達效果的詞,俄語俚語詞中除了縮寫詞,還有許多發音扭曲變化來的,拼寫完全變化但意義不變的詞,例如дяхан代替дядя同樣表示“叔叔”,也戲稱為“年老的男人”。可以看出這些異形傳遞的模因雖然形式不同但基本表達信息不變。
(二)表現型傳播俄語青年俚語
語言模因的表現型傳播方式主要指信息傳播形式基本不變,但被傳播出的內容發生很大變化。這種方式在國內的網絡、廣告中得到了廣泛的借鑒,被人們不斷進行傳播,達到了一番效果。在俄語青年俚語中同樣也是常見的。這種傳播形式分為了三種。
1.同音異義橫向嫁接
同音異義傳播中一般保留原始讀音基本不變,只是個別字母的變化,詞義卻發生很大變化。例如,俚語中вертухай義為“值班的警察、監獄看守”,而вертухаю義為“在眾人眼皮下行竊的小偷”。再如,俄羅斯一處名為“Парк кулитуры”(文化公園)的地鐵站,被青少年們戲稱為“Крах кулитуры”(文化崩潰公園),僅一個字母的變化,依舊是相近的讀音,卻有了完全不同的表達效果。
2.同形聯想嫁接
同行聯想嫁接在于傳播過程中內容和形式都不變化,但運用場合變化,便引發不同聯想。俚語中一些借喻表達的詞便運用了這種傳播方式,волосатые本義“毛發重的”來表示“嬉皮士”,корочки“證件”來表示“畢業證書”。оглядка本義為“后悔懊悔”,在俚語中без оглядки表示“速度快,不帶回頭的”。還有一些詞以小概念表示大概念,例如用лавка來戲稱 “自己的辦公室”,本義為“小鋪”。
3.同構異形橫向嫁接
這種嫁接形式側重于結構和形式都不發生變化,但內容被其他詞取代產生新的意義。在青年俚語中也有這種構成方式,將一些詞加上詞尾,形成新詞表達新意義,具有很強的表現力。例如ух(а)作為詞尾合成新名詞構成表達粗魯、蔑視、諷刺的詞:показ“展示”變成показуха后轉義為“表面文章,裝模作樣”。спокойствие義為“平靜”變為спокуха義為“平靜的局面,沒有大事發生”。
本文以模因論為視角,從語言模因的復制和傳播方式入手,具體分析俄語青年俚語的形成發展,解析了青年俚語一路發展成為如今標準口語的過程,其實就是語言模因論的復制和傳播的過程。俚語的流動從來沒有徹底枯竭過,只是可能在一段時間失去重要性,而在其它時期又豐富起來。需要強調的是,本文所指的是俄語青年俚語整體的發展,無法排除個別不滿足成為成功模因的條件。通過對語言模因復制與傳播的研究,更有助于分析和了解俄語青年俚語的發展,在交流中更好地利用俚語。
[1]何自然.語言模因理論與應用[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4:5-42.
[2]何自然.語用三論:關聯論,順應論,模因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3]趙為,榮潔.俄語俚語研究[M].黑龍江: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0.
[4]丁昕. 新俄漢俚語詞典[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8.
[5]張泰康.俄漢雙解實用交際詞典[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7.
G648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