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琴
(佛山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佛山 528137)
基于信息化背景下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方式轉變的思考
李玉琴
(佛山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佛山 528137)
本文僅從高職院校圖書館相關服務方式問卷調查統計分析個案為切入點,通過對問卷調查結果的統計分析,提出了高職院校圖書館當前在信息化建設管理和服務方面與學生(讀者)實際需求之間存在的主要問題。并結合我校實際,對高職院校圖書館如何適應信息化時代需要轉變服務方式提出了一些粗淺看法。
信息化;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方式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有線網絡終端和移動網絡終端),不僅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例如購物、出行、消費支付等),也對普通人群的傳統學習和閱讀方式帶來了深層次的變革和影響。而隨著高校校園信息化建設水平的不斷提升,大學生普遍擁有電腦和手機等對應有線網絡終端和移動網絡終端的圖書借閱或閱覽的平臺,如何適應信息化時代廣大學生的學習和閱讀需要,進一步轉變高職院校圖書館原有的管理和服務方式,整合并利用好廣大學生群體的網絡資源,提高高校圖書館各類館藏資源的使用效率和輻射能力,以適應校園信息化建設不斷完善和廣大學生新型閱讀方式的需要,成為當前高校圖書館管理者和面向廣大學生服務者的一項重要課題。本文以我校針對圖書館相關服務方面問卷調查結果統計分析為切入點,就信息化背景下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方式的轉變談些粗淺看法。
本次問卷調查內容涵蓋了學生的閱讀習慣、閱讀平臺、閱讀取向、圖書館藏書結構的合理性、服務宗旨、功能定位、影響學生去圖書館借閱圖書或進行閱讀的主要原因、圖書館工作人員應該轉變的服務方式等15個方面的內容。通過網絡平臺面向學生進行無記名調查,總計收到有效答題問卷938份。相關問題調查統計結果綜合概述如下:
在閱讀習慣方面,以紙質閱讀為主的學生比例占到調查總人數的50.75%,以電子閱讀方式為主的學生比例調查總人數的49.25%。在閱讀平臺的選擇方面,借閱紙質圖書的比例占到60.87%,電子閱覽的占到19.72%,利用個人手機平臺進行閱讀的占到76.01%,利用個人電腦進行閱讀的占到37.53%。在圖書館的藏書結構是否合理方面,認為合理的占到27.4%,比較合理的占到54.48%,不盡合理的占到12.9%,不清楚的占到5.22%。在建議增加的圖書類別方面,建議增加自然科學類圖書的占到43.39%,增加社會科學類圖書的占到39.45%,增加哲學類圖書的占到22.6%,增加時事政治類圖書的占到38.38%,增加法律法規類圖書的占到24.84%,增加專業技術圖書的占到54.37%,增加文化藝術類圖書的占到58.85%,增加中外歷史類圖書的占到38.17%。在圖書館的功能定位方面,認為應該以管理為主的占到31.02%,以服務為主的占到68.98%。在認為影響自己去圖書館借閱圖書或進行閱讀的主要原因方面,工作人員服務態度占到29.53%,閱讀環境占到53.09%,借閱程序復雜占到17.48%,借閱周期短占到33.9%,開館時間不合理占到21.54%,缺乏自己感興趣的讀物占到53.73%。在認為學校圖書館目前還應該拓寬哪些方面的業務或功能方面,認為應拓展電子閱覽功能的占到52.24%,手機終端閱覽的占到44.14%,紙質圖書閱覽的占到39.23%,報刊閱覽的占到45.2%。在認為圖書館工作人員應該轉變的服務方式方面,認為轉變工作態度的占到55.76%,加強對學生或讀者服務指導的占到61.94%,提升工作業務水平的占到32.09%,加強好書推薦的占到64.61%。
綜合問卷調查結果和筆者多年來的工作實踐,筆者認為,在信息化背景下當前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方式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可以概括為以下四個方面。
傳統的圖書借閱管理與服務方式已經不能夠完全滿足學生(讀者)多途徑對圖書管理借閱與服務的實際需要。如何將傳統的圖書借閱管理與服務方式植入現代信息化的圖書借閱管理信息系統,實現傳統圖書借閱管理和服務方式與信息化管理系統完善基礎上管理和服務方式的有機結合,還存在相互脫節的現象。
對學生(讀者)的閱讀取向和閱讀興趣領域關注度不夠,深入了解不夠,導致圖書館在圖書結構類別的分類配備和館藏圖書結構方面還不能滿足學生(讀者)的多方面需要。
圖書館管理人員對現有學生的閱讀習慣、閱讀平臺及途徑等還缺乏有效的認知和了解,進而在實現傳統的借閱管理服務向圖書管理借閱信息化平臺(終端)建設與應用服務方面的轉變,為廣大學生(讀者)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圖書借閱等服務方面的有機結合還缺乏系統的規劃和布局。
在如何將圖書館各類資源通過信息化建設手段與平臺拓展將資源拓展到與校園信息化建設接軌,使廣大學生(讀者)利用自身的電腦或手機終端可以隨時登錄進入相應圖書情報資源系統進行閱讀學習,減少因圖書館開放時間與學生作息時間之間的矛盾,以及節假日期間閉館而導致學生無法進入圖書館閱讀學習,打造全方位、全天候的圖書管理與服務方面的系統規劃和建設還有待加強。
針對以上問題,筆者認為,信息化背景下高職院校圖書館在服務方式的轉變可從以下五個方面實施。
(一)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和服務宗旨,建立完善管理與服務評價體系
要進一步轉變和提升工作人員的服務理念、工作作風、服務態度、服務能力和服務水準。要改變對圖書館現有管理和服務工作的評價方式,提高和突出學生(讀者)對圖書館管理與服務工作的評價權重,實現學校和學生(讀者)對圖書館管理與服務工作評價的有機結合。建立《學生(讀者)評價圖書館管理與服務工作質量評價體系》《學生(讀者)滾動問卷調查評價辦法》及圖書館管理與服務工作者與學生(讀者)定期座談交流等方面的制度與機制,定期組織開展對圖書館管理與服務的評價考核工作或聽取相關的意見建議,不斷改進管理與服務方式,推動和促進圖書館管理與服務工作質量和服務水平的整體提升。
(二)加強管理與服務工作隊伍建設,提升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為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提供保障
一是要把學生(讀者)對圖書館管理與服務的評價意見建議等與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年度績效評價考核和年度考核結合起來,形成評價、考核、改進與提高的良性互動局面。二是要根據功能完善和信息化建設水平與應用領域的拓展,定期組織開展管理與服務人員的業務培訓,在進一步提升管理與服務人員傳統工作業務能力和圖書管理與操作常規業務綜合素質的同時,不斷提高和拓展管理與服務人員適應圖書館新功能、新業務及綜合運用信息化手段進行圖書管理、借閱、學生(讀者)個人電腦和手機終端服務等環節的業務管理與服務的需要。
(三)改善優化圖書結構,豐富學生(讀者)多元化的學習和閱讀領域
調查統計結果顯示,當代大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在關心自身專業技術學習的同時,還廣泛涉獵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歷史文化、哲學、法律、時政等各相關領域的知識,館藏圖書結構是否合理,也是直接影響學生(讀者)進入圖書館并能夠沉下心來學習閱讀的重要因素。因而,要進一步加強高職院校圖書館在圖書數量、藏書結構和圖書類別方面的優化配備。有計劃分階段做好圖書采購實施計劃,使藏書結構在專業技術、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歷史文化、哲學、法律、時政等各相關領域的藏書結構日漸合理,以滿足不同興趣學生(讀者)對不同領域知識學習和閱讀的需要。
(四)加快圖書管理與服務信息化建設與應用步伐,以滿足使用不同學習閱讀平臺師生(讀者)的服務需要
應在改進和做好現有傳統借閱方式和電子閱覽方式管理與服務的基礎上,借助現代信息化手段應用領域的拓展建立和開發相應的可供學生(讀者)多樣化選擇的服務終端和閱讀平臺,例如可通過學生個人電腦直接登錄進入圖書館圖書情報系統查閱自己感興趣的圖書資料目錄或書目及相對應的圖書情報內容簡介,可結合手機終端用戶的閱讀習慣和客觀需求開發校園手機閱讀終端服務平臺等。以適應不同興趣和使用不同閱讀平臺師生(讀者)的現實需要。同時努力實現師生學習閱讀或圖書情報檢索向校園有線終端和無線終端的全覆蓋。使師生可以在教室、辦公室、宿舍及校園每個角落都可以隨時通過自身的有線或無線終端登錄進入圖書館各類資源進行學習閱讀或從事情報檢索,獲取個人所需要的相關信息與服務等。充分提高圖書館各類圖書、情報的使用效率和圖書館信息化應用的管理和服務能力。
(五)建立一支專業化的圖書管理與信息化服務保障團隊,為信息化背景下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方式的轉變提供堅實的技術保障
在信息化背景下高職院校圖書館的功能定位及服務方式與傳統的圖書借閱管理與服務方式將產生重大變化。在管理理念、服務環節、服務方式、隊伍建設、網絡安全和平臺維護等方面都必須建立完善相應的制度,配備相應的專業技術保障團隊,工作重心將更多地從傳統的人工借閱管理與服務轉變為信息化管理與服務系統與服務平臺的管理維護,新增館藏圖書、情報等的系統輸入編目及各類圖書、情報檢索信息資源的定期補充更新完善等方面的管理與服務等。
G250
A
李玉琴(1966-),女,山東省聊城市陽谷縣人,佛山職業技術學院,助理館員,中專,圖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