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
摘 要:本文主要闡述了當前國內化工行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來相關環保措施,希望能為廣大化工行業的技術人員提高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化工業;問題;環保措施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01.037
1 前言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周竹葉27日在2016(淮北)煤基新材料及化學品發展論壇上表示,“十三五”時期,我國現代煤化工產業仍面臨著水資源和環保瓶頸制約、部分技術不成熟、政策與標準不健全等挑戰。他說,水資源方面,由于煤化工項目多分布于水資源缺乏的西部地區,水環境承載能力大多達到極限,過量消耗水資源將易引發水土流失、土地鹽漬化、荒漠化等區域生態問題和環境水文地質問題。環境方面,現代煤化工高含酚廢水和高含鹽廢水處理難度大、成本高,許多示范工程項目不斷加大廢水處理技術攻關、加強環保設施建設。但至今為止,這些技術問題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周竹葉還表示,我國碳稅征收已是大勢所趨,這將對煤炭深加工產業產生較大的影響,過高的稅率將可能對煤炭深加工產業造成致命打擊。
由于研發時間短和投入的力量不足等條件制約,許多煤化工關鍵工藝技術尚未突破,導致現代煤化工產業鏈短,亟待延伸。大型現代煤化工項目技術復雜,工程建設和生產運行難度較大,一些核心技術初次商業化,在提高產品經濟性以及節能節水等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優化。從總體上看,現代煤化工標準數量較少且標準體系架構涉及面較窄,在清潔生產標準、技術安全導則、分類及其命名規范等重要的導向型、規范性基礎通用標準上大量缺失,影響了現代煤化工行業的發展。
2 整治生產環境,開發綠色環保膠粘劑產品
江蘇黑松林粘合劑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黑松林)位于江蘇省泰興市黃橋鎮永豐橋北的一片銀杏林中。讓黑松林聲名鵲起的是企業當家人劉鵬凱獨創推行的“心力管理”模式。這套管理模式不僅讓這家化工企業的生產環境令人折服,近日還入選了清華大學MBA精品教材案例。
“一個專業生產化工產品的企業,聞不到一絲化工原料的氣味,像個花園,黑松林堪稱中國化工企業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典范。”中國科學院研究員劉光明在專題調研報告中說。清理過后的膠水車間窗明幾凈,各種工具擺放也井然有序。黑松林的嚴格管理聲名遠播,世界五百強之一的美國某公司慕名來到這里考察,一行人看到剛剛擴建好的鍋爐房,四壁的瓷磚潔白,干凈的鍋爐本色依舊,定位線內的工具擺放整齊,老外們連連點頭贊許。帶隊的公司副總裁指著墻上掛著的篩子,詢問司爐工小石這是做什么用的。小石介紹:“這是專門撿沒有完全燒清煤渣用的特制鋼篩。”副總裁連連稱贊,并當即簽署了合作協議。
膠粘劑產品屬于化工產品,與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關。一般的膠粘劑都會散發有害氣體,因為原料包括甲苯、二甲苯、甲醛,所以有一股刺鼻的味道,給消費者的身心健康帶來了極大傷害。劉鵬凱作為中國膠粘劑標準化委員會委員,積極倡導并參與制定了《裝飾裝修材料膠粘劑中有害物質限量》等9項國家標準,推動了我國膠粘劑行業的健康發展。
針對生產過程中的無組織廢氣,企業采取措施加強設備的密封密閉性能。對儲槽區域采用水冷卻工藝,減少污染物產生。此外,企業還投入大量資金購置先進設備,對生產中的噪聲、固廢等按照環保要求進行整治。對化工企業而言,節能降耗始終是工作目標之一。鍋爐房在很多企業都屬于最臟的地方,怎樣才能在鍋爐房搞好節能減排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劉鵬凱經常來到鍋爐房,圍著成堆的廢煤渣轉悠,還發動員工一起想辦法。現在黑松林的鍋爐房煤炭、煤渣分間放置,進門處安裝了扣除車輛自重的地秤,做到了對煤炭消耗的精確化管理。
3 創新管理模式,發揮員工在環保工作中的價值
近年來,黑松林開發的新產品達50多個品種、上百種規格。其開發的TXIB水性接著劑和抗流淌性水性快干膠,被認定為江蘇省高新技術產品,此外還有多項技術被授予發明專利。黑松林生產白膠的主要原材料一般是可以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的,正因如此,黑松林的產品達到了歐盟標準,與多家世界500強企業達成了穩固的合作關系。企業能有如此成績,自然與有效的企業管理密不可分。這要求企業家先要修好自己的心力,用心去營造一種文化氛圍,用個人之“心力”啟動團隊之“心力”,形成推進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強大動力,使員工的價值理念和道德理念在日常管理中自覺地發揮作用。“用心管理,管到心里”,這樣的管理模式構建了企業的核心價值觀,這不僅使廠區環境整潔,保障了生產安全,也提高了企業的生產效率。
4 化工產業走上低碳路
化工產業是高能耗、高污染、高危險行業,在城南這片現代山水新區發展化工產業,更要慎之又慎。如何平衡經濟和環境的關系,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經開區從產業布局入手,支持化工企業運用科技手段促進轉型升級,同時鼓勵發展環保產業,進而實現綠色低碳發展。利爾化學就是經開區化工企業轉型升級的代表。
優化產業結構,激活存量,推動產業鏈重心轉移和延伸,經開區以現有企業和產業規模為基礎,努力促進其向產業鏈中盈利能力強的位置轉移,以產業耦合體系構建為方向,促進原材料供應和設備配套的本地化;經開區發揮特色園區和產業基地的聚集和輻射帶動作用,重點扶持大企業、大集團,推動集約化、規模化發展,培育出了以利爾化學、西普化工、美豐化工等為代表的龍頭企業,實現了產業集群和規模經濟效應。
5 環保產業風生水起
大力實施工業強區戰略,建成工業高地,發展和培育支柱產業是關鍵。近年來,經開區努力壯大產業鏈條,改善生態環境,提升承載能力,著力打造國家節能環保產業示范園。堅持規劃先行,注重壯大產業鏈條。規劃面積7400畝的化工環保產業園,重點發展天然氣化工、精細化工、環保材料、環保示范工程基地。依托現有的利爾化學、四川美豐、禾本生物、西普等企業為基礎,加快以原料生產為主向加工制成品的轉變,延長產業鏈,提高產品加工深度和附加值。以現有化學工業為基礎,積極配合中物院技術軍轉民,引進相關企業和資金,努力發展節能環保和新材料產業。
目前,經開區已逐漸形成了以美豐、利爾、東材、日普、西普為代表的化工環保產業。全區現已有各類企業近800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3戶。如今,在經開區,包括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等環保領域產業鏈正在形成并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
[1]汪壽建.大型甲醇合成工藝及甲醇下游產業鏈綜述[J].煤化工, 2016(05).
[2]汪壽建.現代煤化工技術應用及發展綜述[J].煤炭加工與綜合利用,2015(12).
[3]汪壽建.“十三五”現代煤化工創新與發展研討[J].煤炭加工與綜合利用,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