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尼瓦爾·米提力甫
摘 要:無機化學是高職化學專業的基礎課程與必須課程,基于社會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要求,高職院校無機化學教學要深化改革,本文結合實踐教學經驗,詳細闡述關于高職院校無機化學教學改革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高職院校;無機化學;教學改革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01.002
無機化學是高職院校化工專業的基礎課程與必修課程,由于無機化學課程內容繁多,因此基于社會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要求,高職院校要改變存在的以知識傳授為主,忽視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教材模式,積極探索具有創新性的無機化學教學體系,體現職業教育的特色,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
多媒體能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刺激和調動學生多種感官,使抽象性的化學符號和化學圖式更加乍動和形象化,能并客現地演示錯綜復雜的化學變化,使學生對整個化學變化過程有一個上感官的認識,從湎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多媒體教學也同時改變了過去教師講,學生聽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并能夠實現課堂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因此高職教師在教學中要結合教學需要盡可能的多選擇多媒體教學。比如化學計算部分,酸堿曲線的形成等需要進行分析和推演的過程最好采用板書形式。教師在黑板上一步一步板演,并引導學生跟隨老師的節奏進行思考,既能培養學生思維的方法,又能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 明確教學目標,構建合理的課程體系
(1)按照“必需、夠用”的原則設置無機化學課程。無機化學是化工類專業學生學習的基礎課程,由于無機化學課程繁多,而高職院校有不同普通本科院校,其主要是以培養社會實用型專業人才為主的,因此在無機化學課程設置過程中要體現出職業動手能力、職業素養的特點,圍繞社會實際崗位要求對課程進行設置:首先課程的理論知識體系要完整性,將無機化學的基礎知識融入到教學中,讓學生系統的掌握基礎理論知識,從而為實踐能力培養奠定基礎。例如可以按照模塊化模式,對課程知識進行優化設計,以此實現課程基礎知識的系統性;其次將社會應用融入到課程理論知識教學設計中。在理論知識教學過程中要將社會生活應用技能等融入到理論教學中,以此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
(2)課程內容要與職業崗位相符合。高職院校是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為主的,因此在無機化學課程設計中要保證課程內容與職業崗位的相符:首先高職院校要將社會中最新的技術引入到教學中,將最新的學術成果等傳遞給學生,讓學生不斷地接觸新知識,以此提高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性。例如在化學反應平衡知識點設計上,可以將人工模擬固氮等融入到課本中;其次優化實踐教學,增加實踐教學內容的時效性。及時跟新實踐教學的內容,體現出職業素質教育的特點。
2 創新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1)創新教學手段,構建“互聯網+教學”模式。“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在無機化學教學中高職院校要改變以往的以“粉筆+黑板”的教學手段,基于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不斷創新教學手段:首先教師要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充分認識到教學手段對教學效果的重要促進作用,及時根據時代的發展不斷創新教學理念;其次遵循互聯網+戰略,積極構建“互聯網+教學”模式。例如基于當前高職學生的特點,根據他們喜歡上網的特點,無機化學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開展教學活動。例如高職院校學生存在不愿學、不想學的特點,對此利用網絡學習平臺,可以發揮學生的網絡情感因素,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
(2)以學生為中心,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無機化學學習是非常枯燥的,尤其是高職院校的學生更不愿意學習無機化學,因此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無機化學教學改革重點與難點:首先要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只有清晰的認識到學生的學習目的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針對化學元素較多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問題,筆者通過實踐調查,找到了問題的根源,為此筆者選擇改進教學方法,加強了趣聞性和新舊內容的聯系性,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性;其次圍繞學生的興趣點開展教學。高職院校普遍存在職業意識,因此教師可以從學生認為自己未來從事崗位的技能要求入手,開展教學。例如學生會對自己未來崗位要求的知識學習比較感興趣,所以教師可以從此方面入手,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 緊扣教學大綱,設計合理的教學過程
(1)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明確教學目標。
(2)授課過程中及時歸納總結課堂內容,做到線索清楚,重點突出,難點突破。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而言非常重要,尤其是對剛進入高職院校的一年級學生更為重要,因為高職院校的學習、上課方式完全不同子高中,高中上一節課往往圍繞某個知識點反復評講,而高職課程的信息量非常大,知識博而廣,不像高中的課精而深。因此,給高職一年級的學生授課要特別注意觀察學生能否跟上教師的思路,掌握情況如何,切忌只顧自己上課,不管學生能否聽懂、能否消化。
(3)教學過程中要融入多種學科知識。例如在無機化學的教學過程中適當引入一些化學史,可以使教學不只局限于現成知識的靜態結論,還可以追溯到它的來源和動態演變。
4 改革教學評價體系
評價是促進教學的重要手段,也是檢驗學生知識儲備的重要依據,基于高職院校所存在的“一張試卷看成績”的弊端,高職院校必須要清晰的認識到應試教育對職業教育的負面影響,為此高職院校要深化教學評價體系:一是構建多元化的教學評價體系,尤其在“校企合作”背景下,要增加合作企業在教學評價主體中的比重,重視企業的意見,圍繞企業要求調整人才培養策略;二是側重學生學習過程的考核。改變傳統的以筆試成績為主的模式,將學生的學習過程納入到教學評價過程中。例如我院校就實現了試卷成績+實驗技能的考核評價模式,側重對學生實踐技能的考核評價;三是將職業大賽等社會實踐融入到評價過程中,突出職業教育的特點。
總之,隨著社會應用型人才需求的不斷增加,高職院校必須要緊緊圍繞化工類職業崗位技能的要求,通過多方面的教學改革,遵循高職無機化學教學目的,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職業素養的綜合提升和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容英霖.試論無機及分析化學教學中學生能力的培養策略[J].教育與職業,2013(36).
[2]王靜,張艷燕,王丹琦.研究型教學中實踐教學評價體系的探究[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03):86-88.
[3]王運玖,高職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教學改革研究[J].化工管理,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