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衛平(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
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建設是我國法治建設的又一重要舉措
張衛平(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
大力推進公共法律服務是維護人民群眾利益、保障社會穩定發展的重要舉措。能夠提供充實、完善的公共法律服務是一個發達法治社會的基本表征。建設法治社會也就必須加強和提升公共法律服務的水平和質量。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本身就是法治建設的一項主要內容。沒有充實和完善的公共法律服務水平,法律也就不能真正有效發揮規范社會、服務于社會的重要作用。
公共法律服務水平和質量的提升必須依賴于相應的硬件和軟件建設。當今社會,硬件的建設及水平還必須依賴于其集約化、數字化和網絡化。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建設的實質是實現公共法律服務的現代化。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則為實現公共法律服務的現代化提供一個堅實的基礎。毫無疑問,打造這樣一個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對于我國法治建設的實質性推進無疑具有里程碑上的意義。
公共法律服務是政府公共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司法行政機關的基本職責任務。各級司法行政機關也有職責全力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平臺的建設。司法部順應我國社會發展的需要,及時提出關于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建設的要求,明確了推進公共法律平臺建設的具體指導思想、目標、基本路徑以及切實可行的操作實施方法。我們從司法部《關于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建設的意見》中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我國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建設的目標,就是打造一種具有體系化、多層次、全覆蓋的平臺。我國目前實際具有的網絡技術條件也為公共法律服務平臺的建設提供相應的保障。一旦完成這一公共法律服務平臺,也就意味著我國法治在法律實際應用層面上了新的臺階,法治建設在實質層面有了大幅度的推進,也將更充分地體現我國法治建設的中國特色和制度自信。
按照司法部的要求,我國將在2020年總體形成覆蓋城鄉、功能完備、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務網絡體系,實現公共法律服務的標準化、精準化、便捷化,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普惠性、公益性、可選擇的公共法律服務。要實現這一目標,可以說任務是很艱巨的,不僅需要有大量的物質投入,更需要人們有實現這一目的的責任感、決心和信心,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協調,萬眾一心,堅持不懈的努力,方能達成這一宏大的目標。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建設最難在于基層建設部分,因為地域分布廣,各地條件差異大,因此,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建設的重點應當在基層。如何保證基層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建設的實效性將是我們必須認真對待的一個問題。另一方面,如何防止平臺建設的形式化、空洞化,實現有效的監管也是我們在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建設中必須要注意的問題。